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茶叶检验规范-(恢复)
温岭市仰天湖茶叶有限公司检验规范编制: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包装材料进货检验规范1目的为保证进厂包装材料符合使用要求,特制定以下包装材料进货检验规范。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对纸箱、纸盒、铝箔内袋进厂时的验收。3工作职责3.1质检科是本制度的具体执行部门。3.2同时对执行本制度的情况实施监督和检查。4验收要求及方法所有用于产品包装的材料皆应在合格供方处采购,必须确认供方具备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资质。4.1纸箱、包装盒4.1.1纸箱规格及验收方法a)大一号箱:长580mm、宽350mm、高370mm,误差范围±5mm;b)大二号箱:长460mm、宽260mm、高400mm,误差范围±5mm;c)大三号箱:长470mm、宽315mm、高360mm,误差范围±5mm;d)小一号箱:长335mm、宽220mm、高350mm,误差范围±5mm;e)小二号箱:长330mm、宽175mm、高245mm,误差范围±5mm;f)大包装盒:长330mm、宽70mm、高240mm,误差范围±3mm;g)小包装盒:长180mm、宽75mm、高245mm,误差范围±3mm;h)小纸盒:长130mm、宽95mm、高40mm,误差范围±3mm;i)八角茶盒:长80mm、宽65mm、高140mm,误差范围±2mm;j)茶听罐:直径Ф65mm、高65mm。k)铁罐:宽90mm高130mm厚66mml)纸罐:宽86mm高130mm厚63mmm)包装盒:210mm高293mm厚80mm按相应规格要求,采用卷尺测量。4.1.2纸箱重量要求及验收方法a)大一号箱:≥1275g/只;b)大二号箱:≥1000g/只;c)小一号箱:≥660g/只;d)小二号箱:≥500g/只。采用经检定合格的电子秤测量(纸盒的重量要求不作规定)。4.1.3强度要求及验收方法将纸箱上口二页折向内、外各翻三次,折口箱板纸不得断裂。其余目测是否有断口。4.1.4外观要求及验收方法外观应清洁、平整,印字清楚、标识内容准确、符合规定。采用目测方法。4.2铝箔内袋及塑料袋4.2.1规格要求及验收方法a)大号内袋:长190mm、宽95mm、厚40mm,误差范围±3mm;b)小号内袋:长160mm、宽75mm、厚30mm,误差范围±3mm。按相应规格要求,采用卷尺测量。4.2.2厚度要求及验收方法按计算单只内袋重量,验收内袋厚度:大号内袋:≥100g/只;小号内袋:≥900g/只。采用经检定合格的电子秤测量。4.2.3强度要求及验收方法以双手拉内袋粘合处,不得开裂。4.2.4外观要求内袋表面应平整,砂眼缺陷应:≤10处/只。采用目测法,拉平内袋朝向光亮处,检查透光处数。5抽样方法及判定采用二次抽样方案,按每1000只纸箱或内袋,抽取样本5只,按上述要求检验后,若5只中出现2只不合格,则再抽取5只,当不合格数大于2只时,则判该批纸箱或内袋为不合格。对有特殊要求的包装材料,验收时按采购合同中规定的要求为准鲜叶进厂验收规范1、目的为保证进厂鲜叶的质量,对所有采摘进厂的鲜叶制定以下质量验收规范。2、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对进厂的鲜叶质量的验收。3、工作职责3.1质检科是本规范的执行部门。3.2主管厂长对本规范的执行情况实施监督和检查。4、验收要求及处置办法4.1一般要求应保持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芽叶完整、色泽鲜绿、新鲜、匀净。4.1.1嫩度按当日工厂的需求鲜叶的数量、级别组织进厂。同一批次鲜叶嫩度要求达到基本一致。不符合要求的拒收。4.1.2匀度当天进厂鲜叶同一级别应匀度一致,不可大小不匀。4.1.3净度鲜叶中不带老梗、老叶及其它非茶类夹杂物。4.1.4鲜度鲜叶采摘后应避免中转环节,及时送到厂内,以避免因鲜度差,从而影响到成品茶的品质,造成汤色混、暗,色泽黄。鲜叶应轻装、避免叶质损伤,不应因紧压造成发热,出现酸、馊味。4.1.5水分露水叶及雨水叶根据叶面水分的多少酌情扣除水分重量。4.2对应不同季节的鲜叶级别4.2.1鲜叶的质量标准(春季)见表1表1茶叶级别鲜叶质量要求精品一芽一叶初展,芽叶肥壮匀齐。特优、特级一芽一叶初展,芽叶匀齐健壮、新鲜,不带鱼叶、鳞片、单片等。特一、一级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含病虫斑点等。二级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三叶,茶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带病虫斑点等。三级、四级一芽二、三叶,芽叶尚完整、匀净。4.2.2秋季鲜叶质量的要求由于该季节生产的茶叶相对于春茶而言,属中下档产品,而采摘的鲜叶仍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各级别的鲜叶有所不同,但总体要求:芽叶大小基本一致、完整,有一定的匀净度。4.3鲜叶验收程序4.3.1采工在指定地点排队逐一进行鲜叶验收。4.3.2采工将鲜叶放入称具内,并报采茶号。4.3.3验收员随即抽取100~150g的鲜叶散放在台面,检验其匀净度、芽叶比例、新鲜度等综合因子,然后评定等级或报出价格。4.3.4采工同意认可后,马上过称。4.3.5同一级别的鲜叶摊放在一起,由专人摊放在指定的木架园、方匾或竹蔑上。4.3.6由验收记录员在采工相应的号码上记录重量、等级(价格),然后去记帐。4.3.7若采工对评定有异议暂不过称。待后复评,还有争议的,交质检科裁决。4.3.8发现鲜叶尚有不符合采摘要求,由该采工拣剔后复检。4.3.9对于鲜叶没有及时进厂而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叶温过高所造成的鲜叶变红,检验员应作劣变原料处理。茶叶出厂检验规范1概述出厂检验是产品出厂前对其质量状况所进行的全面检查,是全面考核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本厂每批产品均应做出厂检验,经检验合格签发合格证后,方可出厂。2目的规定茶叶出厂检验的项目、频率、方法和记录等,规范出厂检验活动,提高产品的出厂检验合格率。3职责质检部是产品出厂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出厂检验实施和管理。。4、检验项目茶叶的出厂检验项目如下表,共18项,根据检验项目的易难程度和质量管理的需要,特将检验项目分为两类,以“√”和“*”为区别。序号检验项目出厂序号检验项目出厂1净含量√10粗纤维*2感官品质√11稀土总量*3水分√12氟氰戊菊酯*4总灰分*13氯氰菊酯*5碎茶和粉末√14溴氰菊酯*6水溶性灰分*15氯菊酯*7酸不溶性灰分*16乙酰甲胺磷*8水溶性灰分碱度*17杀螟硫磷*9水浸出物*18顺式氰戊菊酯*5、检验频率带“√”号的检验项目为常规检验项目,应按生产批次逐批检验;带“*”号的检验项目为一般检验项目,一年至少检验两次,一般安排在2月和8月。6、检验方法带“√”号检验项目全部由本公司自行检验;带“*”号的检验项目定期委托省产品监督检验所完成。检验方法如下:净含量检验按JJF1070的规定方法执行;感官品质按GB/T10157规定的方法执行;水分按GB/T8304规定的方法执行;碎茶和粉末按GB/T8311规定的方法执行;卫生指标按GB2762和GB2763中规定的方法执行。检验员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对产品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品质、水分≤7.0%、碎末茶≤6.0%和净含量。感官品质,审评如下五项因子:详见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和GB/T14456.1-2008绿茶第一部分:基本要求。5质管科对各项检验记录、报告进行分析,确认规定的检验项目均已完成,且结果符合要求后,出具成品检验报告。6对检验合格的产品,质管科签发产品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包装、标识,方可入库、出厂。7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质管科会同生产技术科、车间确定需采取的措施,由车间组织实施。8对经返工产品,质管科重新进行检验,并予以记录。经重新检验合格产品,质管科签发产品合格证,方可入库、出厂。检验不合格严禁出厂。9每批成品加工完成后,生产车间或仓库填写申检单,交质管科。10质管科按产品标准或成品检验规程抽样,留样一并抽齐。11检验记录、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应齐全、清晰。检验记录、检验报告由质管科保存。评茶规范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企业、车间(班组)对作为产品验收主要环节的茶叶审评的各项管理要求。本制度适用于评茶室及各车间(班组)的茶叶审评。2.评茶类别及要求2.1车间(班组)对各工序在制品审评,以及时发现该工序操作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2.2车间初评2.2.1车间(班组)评审,以断定当日各车间(班组)之间加工质量优劣,为各车间(班组)的考核提供依据。2.2.2等级初评。对当天各条生产线的匀堆样严格对照标准样进行定级。2.3审评室复评2.3.1审评室定期对各车间的产品进行复评,以断定每条生产线每天不同堆号茶叶的级别,作为工厂对车间考核的重要依据。2.3.2审评室复评还要求将发现的青叶原料、加工工艺等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各车间乃至车间(班组),作为改进的依据。2.3.3审评室复评必要时可聘请有关专家共同参加,以便使审评结果更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2.3.4争议处置2.3.4.1各车间(班组)如对审评结果有异议,可向审评室提出申诉,并要求复评。2.3.4.2必要时,可向厂长提出申诉,并要求重评。3标准样制定3.1标准样等级确定审评室按照本企业各级别产品制定实物标准样,作为评定产品等级的标准,应严格执行。3.2标准样的定期更换3.2.1实物标准样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失去标准作用,规定每二年更换一次。3.2.2标准样更换时,由审评室组织召集有关专家,会同技术人员制定新的实物标准样,经厂长批准后执行。4评茶程序4.1审评程序按企业制定的标准进行,分干看、开汤湿看、八大因子等。4.2各级感官审评指标必须符合标准实物样。若发现汤色的色泽和茶叶的新鲜度等项目有缺陷时,应作降级处理。5审评室及其卫生要求5.1审评室按照要求放置评茶桌,配备评审器具,以便开汤评审。5.2审评室卫生制度5.2.1保持评茶用具清洁卫生、定期消毒。5.2.2室内不准存放与审评无关的物品。5.2.3严禁在审评室内吸烟、饮食。5.2.4外来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审评室。仓库管理制度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对仓库对进场的各类物资的验收入库、贮存保管、物资发放、安全卫生等各项管理要求。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仓库的管理。2管理职责2.1供销科对仓库实施归口管理。2.2仓库保管员负责实施物资的具体管理。3管理要求3.1工作程序3.2物资验收入库3.2.1凭证验收。核对采购计划(或采购合同)、发货票、入库单、合格证等。3.2.2数量验收。大件物品应拆包进行实物清点,需检斤、检尺的应复验。3.2.3质量验收。检验包装物有无破损,外观有否损伤,物品与发货票、合格证是否相符等。3.2.4在上述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对验收中发现的不合格品,应及时通知采购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妥善处理。3.2.5物资验收应做到“四不入库”,即手续不符、质量不好、数量不对、规格不清不入库。3.2.6对于特殊购入物资因不便入库而直接送到现场的,可凭领料单办理入库手续。3.3物资入库保管3.3.1物资分类本企业仓库物资主要分为:a)成品;b)生产用原、辅材料;验收入库保管贮存清仓盘点领料出库c)零星采购物品—生产工具、农具、设备维修零部配件等。3.3.2仓库物资保管a)物资保管应建立专门台账。b)物资按手续办理入库后,应分类、分品种存放,不同物资不得混放。c)入库物品皆应标识清楚,摆放整齐,井然有序,并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合理存放。d)仓库保管坚持日清,每月盘点一次,做到账、卡、物、资金相符。e)对露天存放的物品,仍需按b)、c)、d)条要求保管。f)遵守物资装卸、搬运操作规程,做到安全搬运,确保人身、设备的安全。3.4物资发放出库3.4.1物资发放时做到:对手续不符、去向不清、未经验收的物资不出库。3.4.2发放坚持“先进先出、易损先发”的原则。3.4.3对应收回的物资容器、包装物或以旧换新的物资,均应做到先回收、后发料。3.4.4对退库物资,由退料部门办理退库手续。仓库保管员负责核对所退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等,对手续不符、材质不清的,不予验收。3.
本文标题:茶叶检验规范-(恢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39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