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试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在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中,还原剂是A.CuB.H2SO4C.CuSO4D.SO2选:A分析:试题分析:在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Cu化合价升高,由0价升高到+2价,Cu为还原剂,选A。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B.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一定是△H0、△S0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氢氧化钠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Zn、Fe、Ag、Au等金属选:A分析:试题分析:A、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正确;B、根据△H—△S0,反应自发进行可知:△H0、△S0的反应在低温时,△H0、△S0的反应在高温时,也可能自发进行,错误;C、将碳酸钠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分别蒸干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均为碳酸钠,错误;D、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含有比Cu稳定的Ag、Au等金属,不含Zn、Fe等比Cu活泼的金属,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自发反应的判断、产物的判断。3.下列有关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分散系中可以有一种分散质,也可以有多种分散质B.浊液的分散质都能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C.分散剂一定是液体D.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选:A分析:乳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通过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项错误;分散系中的分散剂可以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C项错误;同一种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其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无法确定,D项错误。4.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验证HCl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NO等C.装置③中X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选:B分析:装置①中HCl极易溶于水,滴入水后气球膨胀,A选项正确;装置②中,左边导管进气,可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如Cl2、HCl、NO2等,右边导管进气,可用于收集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H2、NH3等,但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B选项不正确;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四氯化碳在水的下层,氨气或氯化氢不溶于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以防止倒吸,C选项正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也可用碱石灰干燥,且多余的氨气可通过倒扣的小漏斗用水吸收(NH3极易溶于水),D选项正确。5.有一混合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2)第二份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6mol;(3)第三份加入足量BaCl2溶液后,所得沉淀经洗涤、干燥、称量为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K+一定存在B.100mL溶液中含0.01molCO32—C.Cl-可能存在D.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选:C分析:据(2)知有NH4+0.06mol;据(1)(3)知生成BaSO42.33g(即0.01mol),即有0.01molSO42—;有BaCO33.94g(即0.02mol),即有CO32—0.02mol;Ba2+、Mg2+不会存在,Cl-可能存在;由于n(NH4+)=2n(CO32—)+2n(SO42—),由电荷守恒可知,可能存在K+。6.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温度、同体积的N2和O2B.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C.同压强、同体积的H2和CH4D.同体积、同密度的CO2和N2选:B分析:A项未指明压强;C项未指明温度;D项当密度相同时,CO2的物质的量少。7.的正确名称是()A.2,5二甲基4乙基己烷B.2,5二甲基3乙基己烷C.3异丙基5甲基己烷D.2甲基4异丙基己烷选:B分析:对烷烃的命名关键是选好主链,主链最长且支链最多,然后从支链近的一端编号:,名称为2,5二甲基3乙基己烷。8.2011年冬天,全国多个地区发生持续大雾天气,“PM2.5”数据监测纳入公众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B.持续大雾天气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很大的影响C.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没有关系D.空气中悬浮的细小颗粒物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选:C分析::空气中的水蒸气很容易在空气中的小颗粒(凝结核)上液化为小水滴,进而形成雾。城市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物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尤其是柴油汽车尾气,它们可为雾的形成提供凝结核,故大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关,C错。9.乙醛酸(OHCCOOH)是合成名贵高档香料乙基香兰素的原料之一,可用草酸(HOOCCOOH)电解制备,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时石墨电极应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B.阴极反应式为:HOOCCOOH+2H++2e-=OHCCOOH+H2OC.电解时石墨电极上有O2放出D.电解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pH不变化选:D分析:试题分析:由题目提供的信息可知草酸(HOOCCOOH)在电解时被还原得到乙醛酸(OHCCOOH)。还原反应应该是在阴极发生的。所以石墨电极应该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产生氧气。Pb电极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HOOCCOOH+2H++2e-=OHCCOOH+H2O。由上述电极反应式可以看出,H2SO4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水的物质的量也没有变化,但是草酸要不断的消耗,所以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会增大。因此错误的选项为D.考点:考查用电解草酸制取乙醛酸的反应原理。包括电极的名称、电极式及溶液的酸碱性是知识。10.以下变化后物质的总能量升高的是A.钢铁生锈B.气态SO3变成固态三聚物C.水电解D.1,3-环己二烯生成苯选:C分析:试题分析:物质的总能量升高说明是吸热反应。A.钢铁生锈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B.气态SO3变成固态三聚物,要发出热量,错误;C.水电解是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正确;D.1,3-环己二烯生成苯是加成反应,要放出热量,错误;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评卷人得分二、实验题11.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C等。实验室模拟工业从粉煤灰提取活性Al2O3,其流程如下图:已知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NaAlO2、Ca2SiO4、NaFeO2和Na2SiO3等。(1)写出烧结过程中铝元素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a为冷却、研磨,其中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浸出过程中,NaFeO2可完全水解,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4)操作b的名称是_________,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烧杯。(5)“碳化”时生成沉淀,沉淀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6)上述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选:(1)Al2O3+Na2CO32NaAlO2+CO2↑;(2)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3)FeO2-+2H2O=Fe(OH)3↓+OH-;(4)过滤;漏斗、玻璃棒;(5)Al(OH)3;(6)碳酸钙和二氧化碳。分析:试题分析:粉煤灰是燃煤电厂的废渣,主要成分为SiO2、Al2O3、Fe2O3和C等,当加CaCO3、Na2CO3进行烧结,发生Al2O3+Na2CO32NaAlO2+CO2↑、Na2CO3+SiO2Na2SiO3+CO2↑、2CaCO3+SiO2Ca2SiO4+2CO2↑、Fe2O3+Na2CO32NaFeO2+CO2↑、C+O2CO2,所以气体X为CO2,操作a为冷却、研磨,加入碳酸钠溶液浸出,AlO2-+2H2O⇌Al(OH)3+OH-,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抑制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NaFeO2可完全水解,FeO2-+2H2O=Fe(OH)3↓+OH-,操作b过滤出Fe(OH)3、Ca2SiO4,加入氧化钙脱硅,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硅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硅酸钙沉淀,操作b过滤出硅酸钙沉淀,滤液为NaAlO2,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发生:NaAlO2+CO2+2H2O=NaHCO3+Al(OH)3↓,过滤出沉淀氢氧化铝,加热氢氧化铝生成氧化铝和水,电解氧化铝得到铝和氧气。(1)“烧结“过程中氧化铝和碳酸钠反应:Al2O3+Na2CO32NaAlO2+CO2↑,故答案为:Al2O3+Na2CO32NaAlO2+CO2↑;(2)“烧结”过程的产物主要是:NaAlO2、Ca2SiO4、NaFeO2和Na2SiO3等,操作a的下一步为浸出,操作a为冷却、研磨,所以研磨的目的是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故答案为:提高烧结产物浸出率;(3)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抑制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NaFeO2可完全水解,FeO2-+2H2O=Fe(OH)3↓+OH-,故答案为:FeO2-+2H2O=Fe(OH)3↓+OH-;(4)浸出液经过两次操作b分离沉淀,所以b为过滤,过滤时需要制作过滤器的漏斗、固定仪器的铁架台、引流用的玻璃棒、承接滤液的烧杯;所以还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过滤;漏斗、玻璃棒;(5)操作b过滤出硅酸钙沉淀,滤液为NaAlO2,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酸性强于氢氧化铝,所以发生:NaAlO2+CO2+2H2O=NaHCO3+Al(OH)3↓,所以“碳化”时生成沉淀氢氧化铝,故答案为:Al(OH)3;(6)根据流程图,上述过程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有碳酸钙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碳酸钙和二氧化碳。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离、提纯的方法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12.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NO+4H++3e-=NO↑+2H2O;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1)14HNO3+3Cu2O=6Cu(NO3)2+2NO↑+7H2O(2)酸性氧化性(3)0.6(4)使用了较浓的硝酸,产物中有部分二氧化氮生成分析:(1)题给的半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另一反应应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题中所给的KMnO4、Fe2(SO4)3是常见的氧化剂,Na2CO3无氧化性和还原性,因此只有Cu2O作还原剂,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氧化还原反
本文标题:2019年重庆高中会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4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