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文明礼仪”迎世博浦江小学许尧蓉年龄:33良好的道德风气是现代化大都市的“精、气、神”•风气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好的社会风气,可以陶冶、滋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成为城市的“精、气、神”;而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一旦形成风气,就会腐蚀社会的健康肌体。•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上海深入进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指明了方向,从现在起我们应该坚持不懈以“八荣八耻”树公德,“文明礼仪”迎世博。提高公民素质是形成良好道德风气的基础•“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加强公民的道德素质,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基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以清晰的荣辱观为新形势下的公民道德建设树立了是非标杆。改善社会风气,必须从加强公民道德素质着手。千万群众参与才能促进良好道德风气的形成•各界人士普遍认为,长期以来广泛开展群众性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和动员千千万万人共同参与,是促进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对正在开展的“百万家庭学礼仪”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坐而言不如起而行,我们要通过群众性的主题实践活动,把“八荣八耻”教育,落到广大妇女和每个家庭,让大家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做起,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树魂立根”新航标•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申城教育界激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育人新内涵•申城教育界人士谈到,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辟透彻,内容丰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和谐社会进程中,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很有必要。•总书记的讲话将引领申城“树魂立根”教育向纵深发展。“八荣八耻”应成为青少年心中的“航标”,指引学生成长。全程育人新标杆•“八荣八耻”这一道德建设新标杆,应该矗立在小学、中学和大学这一育人整个过程之中。•在不同阶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诚信培养等都有不同特点。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应着重于“用知识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就“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而言,可能在中小学阶段倡导不撒谎、不作弊是关键;而到了大学阶段,处理助学贷款等将赋予“诚信”二字新内涵。合力育人新思路•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更多教育界人士谈到,合力育人,教师和家长是关键。张人利说,荣辱观是一种情感,在育人活动中,教师和家长更应表现出强烈的荣辱观,在学生面前做出表率。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大型网络宣传平台市民公德网正式开通•“市民公德网”集新闻信息发布、网上互动、活动征集与展示、多媒体播放、短信服务等多形式、多功能于一体。这个大型网络宣传平台切合“知荣辱、讲文明、迎世博”的主题,旨在弘扬城市精神,提高市民的综合素质,成为推进上海市民践行公共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网络载体。•值得一提的是,“市民公德网”由东方网的青年党员和团员自发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建设和维护。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真正做到顽症陋习首先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得以纠正,文明礼仪首先在这里倡导,公共道德首先在这里践行,为上海城市精神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本文标题:文明礼仪迎世博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5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