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新课导入横看侧看?【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踢醒沉睡之心》等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走近作者掌握下列词语根深蒂固(dì)孜孜不倦(zī)汲取(jí)渊博(yuān)锲而不舍(qiè)【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锲而不舍】指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后比喻做事有恒心,有毅力。出自《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省事。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首先告诉了我们什么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整体感知浏览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论点是什么?本文论述了哪几个问题?•要做有创造精神的人。1.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3.怎样成为有创造性的人。1-3段4-8段9-13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阅读1-3段本文怎样开头?这种开头方法有什么好处?画出四个图形,提出一个问题。用问题引出论点,结合问题讲道理。好处:1、引出本文要论述的话题。2、新颖别致,使抽象的议论显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什么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由于背景的不同,考虑问题角度的变化,知识积累的差异等原因,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阅读4-8自然段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观点:1.渊博的学识2.有探求新事物、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事实论据: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第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第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阅读9-13段第二、三部分之间有一个过渡段,这个过渡段是:•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设问:引人注意,引出下文。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区别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依据是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没有拥有创造力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结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非凡的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往往”一词可以删除吗?为什么?•不可。“往往”表示常常如此,但又不都如此。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什么?•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口,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之一”可否去掉?为什么?•不可。因为还有其他“主要根据”。小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2.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3.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4.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提出论点创造性思维的要素区分有无创造力得出结论深入论证人人都有创造力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文章结构你能看出的有什么?拓展一个圆,你会把它想象成什么?天文学家:这是新发现的天体的运行轨道。数学家:这是正负数的分界点。艺术家:这正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图形。饥饿的人:充其量是一只喷香的大饼。
本文标题:谈创造性思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76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