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第7章IT项目质量管理
第7章IT项目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概述7.1IT项目质量计划7.2IT项目质量保证7.3IT项目质量控制7.4学习目标:1.理解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与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2.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与现代质量管理的特点3.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技术和工具4.理解软件质量改进问题和对策5.掌握质量控制过程的主要输出和工具7.1项目质量管理概述7.1.1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1.项目质量的概念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其《质量管理与质量保障术语》中对于质量的定义是:“质量是反映实体(产品、过程或活动等)满足明确和隐含的需要能力及特性的总和”。所谓“实体”是指承载质量属性的具体事物,反映质量的实体,包括产品、过程(服务)和活动(工作)3种。质量本身的含义是指“实体”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对于不同“实体”,质量的实质内容不同,即“实体”满足用户明确和隐含的需求在实质内容上也不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特性又可分为:内在的特性、外在的特性、经济方面的特性、商业方面的特性、环保方面的特性等多种特性。这些不同质量特性的具体内涵如下。内在质量特性。外在质量特性。经济质量特性。商业质量特性。环保质量特性。2.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项目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都认为下述理念是至关重要。(1)使顾客满意是质量管理的目的。(2)质量是干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3)质量管理的责任是全体员工的。3.理解质量成本(1)预防成本。(2)评估成本。(3)内部故障成本。(4)外部故障成本。(5)测量和测试设备成本。7.1.2质量管理的过程1.质量规划2.质量保证3.质量控制7.1.3软件质量1.软件质量定义ANSI/IEEEStd729—1983定义软件质量为:与软件产品满足规定的和隐含的需要的能力有关的特征或特性的组合。评价软件质量应遵循的原则如下。应强调软件总体质量(低成本高质量),而不应片面强调软件正确性,忽略其可维护性与可靠性、可用性与效率等。软件生产的整个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注意软件的质量,而不能只在软件最终产品验收时注意质量。应制定软件质量标准,定量地评价软件质量,使软件产品评价走上评测结合,以测为主的科学轨道。2.软件质量的要素图7-1McCall软件质量模型其中:正确性:系统满足规格说明和用户的程度,即在预定环境下能正确地完成预期功能的程度;健壮性:在硬件发生故障、输入的数据无效或操作错误等意外环境下,系统能够做出适当响应的程度;效率:为了完成预定的功能,系统需要的计算资源的多少;完整性:对未经授权的人使用软件或数据的企图,系统能够控制的程度;可用性:系统在完成预定应该完成的功能时令人满意的概率;风险性:按预定的成本和进度把系统开发出来,并且使用户感到满意;可理解性:理解和使用该系统的容易程度;可维修性:诊断和改正在运行现场发生的错误所需要的概率;灵活性:修改或改正在运行的系统需要的工作量的多少;可测试性:软件容易测试的程度;可移植性:把程序从一种硬件配置和(或)软件环境转移到另一种配置和环境时,需要的工作量多少;可重用性:在其他应用中该程序可以被再次使用的程度(或范围);可运行性:把该系统和另外一个系统结合起来的工作量的多少。3.不同角度对质量的认识(1)对用户重要的属性。有效性。效率。灵活性。完整性(或安全性)。互操作性。可靠性。健壮性。可用性。(2)对开发者重要的属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测试性。(3)属性的取舍。7.1.4IT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图7-2质量管理的概念体系(1)项目型软件企业。(2)产品型软件企业。(3)服务型软件企业。(4)系统集成型IT企业。(5)管理咨询型IT企业。7.2IT项目质量计划7.2.1质量计划的依据1.质量方针2.范围阐述3.IT项目质量标准4.产品说明7.2.2编制质量计划的方法效益/成本分析法,也叫经济质量法。基准法,也叫质量标杆法。流程图法。试验设计。其他质量规划工具。头脑风暴、因果图、力场分析、名义组技术、模块图、优先排序矩阵等。7.2.3质量计划的输出1.质量计划的要求确定应达到的质量目标和所有特性的要求。确定质量活动和质量控制程序。确定项目不同阶段中的职责、权限、交流方式以及资源分配。确定采用控制的手段、合适的验证手段和方法。确定和准备质量记录。在质量计划中应明确项目要达到的质量目标如下。初期故障率。偶然故障率。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缺陷密度(FD)。2.质量计划的编写下面给出一个软件项目质量计划的参考模板。1.导言2.项目概述2.1功能概述2.2项目生命周期模型2.3项目阶段划分及其准则3.实施策略3.1项目特征3.2主要工作4.项目组织4.1项目组织结构4.2SQA组的权利4.3SQA组织及职责5.质量对象分析及选择6.质量任务6.1基本任务6.2活动反馈方式6.3争议上报方式6.4测试计划6.5采购产品的验证和确认6.6客户提供产品的验证7.实施计划7.1工作计划7.2高层管理定期评审安排7.3项目经理定期和基于事件的评审8.资源计划9.记录的收集、维护与保存9.1记录范围9.2记录的收集、维护和保存3.质量管理计划4.质量核对表7.3IT项目质量保证7.3.1IT项目质量保证的思想以检测为重点。以过程管理为重点。以产品开发为重点。1.平行测试过程2.性能的稳定和集成3.自动化测试4.确保项目成员和项目文化都重视质量7.3.2质量保证体系1.质量保证体系的总体要求识别质量保证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动作和控制所需要的准则和方法。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对于软件项目来说,质量保证体系需要负责调整所有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例如: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应用的标准;对开发和维护过程所进行的组织管理;软件生产环境;软件开发中人员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对工作人员的奖励和工作条件的改善情况;对外部项目转包商交付的产品的质量控制。2.项目质量保证过程质量保证采用的主要工具和技术还有质量审计、过程分析以及质量控制的技术和工具。质量审计是对特定的质量管理活动的结构化审查,以便确定项目活动是否符合组织与项目政策、过程和程序。根据过程改进计划,采用过程分析技术从组织和技术角度识别所需的改进,其中也包括对遇到的问题、约束条件和无价值活动进行检查。3.软件项目质量保证的内容(1)与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QualityAssurance,SQA)计划直接相关的工作。(2)参与项目的阶段性评审和审计。(3)对项目日常活动与规程的符合性进行检查。(4)对配置管理工作的检查和审计。(5)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6)收集新方法,提供过程改进的依据。4.质量审计报告项目名称XX系统项目标识审计人张明审计对象《功能测试报告》审计时间2008-11-24审计次数1审计主题从质量保证管理的角度审计测试报告审计项与结论审计要素审计结果测试报告与产品标准的符合程度与产品标准存在如下不符合项1)封面的标识2)目录3)第2章和第3章(内容与标准有一定出入)测试执行情况本文的第2章基本描述了测试执行情况,但题目应为“测试执行情况”测试情况结论测试总结不存在结论(包括上次审计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测试报告存在上述不符合项,建议修改测试报告,并进行再次审计审核意见不符合项基本属实,审计有效!审核人:审核日期:表7-2产品审计报告7.4IT项目质量控制7.4.1常见的IT项目质量问题违背IT项目规律。技术方案本身的缺陷。基本部件不合格。实施中的管理问题。上述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人的因素。资源要素。方法因素。7.4.2实施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内容(1)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控制。(2)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2.质量控制分类(1)事前质量控制。审查开发组织的技术资源,选择合适的项目承包组织。对所需资源质量进行检查与控制。没有经过适当测试的资源不得在项目中使用。审查技术方案,保证项目质量具有可靠的技术措施。协助开发组织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2)事中质量控制。协助开发组织完善实施控制。严格交接检查。对完成的分项应按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和方法进行检查、验收,并按合同或需求规格说明书行使质量监督权。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评审会议,及时分析、通报项目质量状况,并协调有关组织间的业务活动等。(3)事后质量控制。按规定质量评价标准和办法,组织单元测试和功能测试,并进行检查验收。组织系统测试和集成测试。审核开发组织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文件。整理有关的项目质量的技术文件,并编号、建档。7.4.3IT项目质量控制工具与技术1.帕累托图图7-3帕累托图示例2.因果图图7-4以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因果图3.流程图4.统计抽样5.软件项目质量控制技术为了控制项目全过程中的质量,应该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控制项目所有过程的质量。过程控制的出发点是预防不合格。质量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并实施文档管理的质量体系。持续的质量改进。定期评价质量体系。软件项目质量控制采用的主要方法是技术评审、代码走查、代码会审、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缺陷追踪等。7.4.4质量控制成果(1)质量控制衡量值是质量控制活动的成果,需要反馈给质量保证部门,用于重新评价与分析执行的质量标准与过程。(2)确认缺陷补救。(3)更新的质量基准。(4)推荐的纠正措施。(5)推荐的预防措施。(6)请求的变更。(7)推荐的缺陷补救。(8)更新组织过程资产。(9)确认的可交付成果。(10)更新项目管理计划。
本文标题:第7章IT项目质量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80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