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商业街---香港铜锣湾
香港銅鑼灣銅鑼灣(CausewayBay)位於香港最繁華的港島北岸,灣仔與北角之間的心臟地帶,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前身是電車廠改造的時代廣場,作為租金名列世界前列的黃金商業地段,銅鑼灣已成為香港最主要的商業區之一:時代廣場、崇光百貨、三越百貨等大型購物中心新老呼應,酒店、餐廳遍佈街頭巷尾,時尚潮流奢侈品琳琅滿目同時,銅鑼灣也是香港著名的旅遊景點,人們常說這裡極盡巴黎的奢華,米蘭的典雅,倫敦的經典和紐約的簡約,集現代與市井於一身,盡顯國際都市的魅力。簡介關注點一:購物天堂購物地點以時代廣場、崇光百貨、皇室堡等最為聞名,世界各地的名牌時裝、時尚玩意、首飾精品、家俬電器,應有盡有。香港彙集了全球各大知名品牌,而且香港各大商家經常折扣;位於時代廣場的連卡佛是頂級名牌聚集的高級百貨店,不少頂級品牌以店中店的形式在這裡設置分店。銅鑼灣更是世界各大奢侈品牌開設頂級旗艦店的必爭之地,在這裡你幾乎可以找到世界任何一家奢侈品牌的店鋪。同時富有港島特色的本地自主品牌與明星開設的自創品牌店面也在這裡熠熠生輝。銅鑼灣原指今為維多利亞公園的海灣及其東岸。因為該處的海岸線像一個銅鑼,因而得名。而昔日海岸線就在今日銅鑼灣道。銅鑼灣古稱鹽船灣,18世紀戴氏家族於海灣東岸建立了一座“鹽船灣紅香爐廟”,即今日的銅鑼灣天后廟。而現時一般稱為銅鑼灣的位置,則原稱為東角,意思為維多利亞城之東的一個海角。東角的位置大約是現時維多利亞公園與波斯富街之間的地區,即東角道附近。銅鑼灣東部過去有銅鑼灣裁判司署,是一幢富有殖民地色彩的古建築。但由於1980年代地鐵工程影響而變成危樓,於1980年代初拆卸。原址現在變成了港鐵港島線的天后站出口,而順理成章的,一般人亦改口把天后廟一帶改稱為“天后”,而“東角”這舊名則漸漸被人遺忘。過去的地理劃分到現時仍保留了不少痕跡,包括位於天后的銅鑼灣街市、銅鑼灣消防局及再向東行與海逸君綽酒店相對的民政事務總署銅鑼灣社區中心、位於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的東角道,以及東角Laforet商場。關注點二:歷史沿革銅鑼灣是香港最繁忙的購物和飲食區,也是香港不夜市區之一。入夜後,銅鑼灣避風塘顯得熱鬧而繁忙,只見船隻燈火通明,穿唐裝衫褲的艇妹搖櫓,接送遊客往來于海鮮艇、酒吧艇及歌艇這間。遊客在船上品嘗海鮮的同時,也可一邊觀賞海港夜景,一邊領略舢舨風光,別有風味。所以夜遊避風塘是遊客晚上觀光的理想安排。此外銅鑼灣有許多很好的中西菜館。最受歡迎的休息場所維多利亞公園,每天清晨,不少市民會在那裡練太極拳;每逢春節、中秋節、耶誕節及大除夕等重要節日,都會有成千上萬的市民聚集于此舉行慶祝活動。公園裡設有游泳池、慢跑道和網球場,這裡經常是舉行國際網球賽事的場地。銅鑼灣區另一著名的建築物乃香港大球場,其設施達國際標準,可容納觀眾4萬人。位於銅鑼灣和灣仔之間的是跑馬地。每年9月至翌年6月是賽馬季節。旅客更可參觀位於馬場內快活看臺二樓的香港賽馬博物館。關注點三:民俗特色香港銅鑼灣商業中心與維多利亞公園的互補在香港銅鑼灣這塊寸土寸金的寶地,坐落著香港最大的城市公園——維多利亞公園。維多利亞公園位於香港島銅鑼灣高士威道,銅鑼灣商業中心區東側,占地約17hm2。維多利亞公園建於1955年,與銅鑼灣一樣,最初由20世紀50年代大型填海工程得到的土地發展而來,入口處維多利亞女皇的銅像和中央大草坪已成為城市景觀的標誌。維多利亞公園北側以茂密樹林為主,南側以體育運動場地為主,設有游泳池、慢跑道、網球場足球場等球類場地,為人們提供了良好的休閒交流場所。維多利亞公園最初正是基於解決高密度中心城區的人們對休憩環境和公共空間的需求發展而來,它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這一地段超高強度商業資本對城市的侵襲和壟斷,豐富了市民對城市公共生活的體驗和感悟,成為最受市民歡迎的城市中心公園和節日慶典的最佳場所。維多利亞公園在混凝土森林中劈開一塊綠洲,與銅鑼灣商業中心相得益彰,使得這一地段更加活力十足,得到了公眾的普遍認同。維多利亞公園概況關注點四:景觀空間設計動感的維多利亞公園香港的銅鑼灣商業中心區是世界上地價最高、建築密度最大的城市商業中心之一;而位於同一地段的維多利亞公園則在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開一塊綠洲,成為香港面積最大同時也最受市民歡迎的城市公園。兩個組團占地規模相當,卻一密一疏、一緊一弛、一商業一休閒、一資本一公共,無論在城市功能、還是空間形態等方面都完美地實現了互補。這種最初源于英國田園城市的理念,在香港的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區,率先開創了華人社區綠色高效活力動感的典範,成為亞洲擁擠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區空間設計的成功模型。1、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匱乏的資源,多山的地形,眾多的人口——為高密度、緊湊型城市發展提供良好的先天優勢。2、香港獨特的城市發展歷程:香港的城市發展因地制宜,既受到英國等西方國家的規劃思想的直接影響,又吸收了中國文化傳統和華人社會結構的影響。中西融會貫通。3、華人社區高密度的先天優勢:1)、高密度是許多亞洲東南部城市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重要特徵之一,高密度的城市形態成為發展的必然。2)、千百年來鍾情于繁華市井風俗的華人社會,其社區在現當代高密度特徵和擁擠文化背景下,仍然保持高度融合性和交流需求(圖7)。而香港、新加坡等城市某些地段發展模式的成功,恰恰為緊湊型城市組團和單元提供了研究的範本。銅鑼灣綠色高效、動感活力城市社區的形成與亞洲東南部客觀的人口地理條件密切相銅鑼灣空間模式形成的背景和條件高密度的人群1、黃金區位和便捷交通:核心城區的黃金區位和便利高效的公共交通是形成高密度、複合型城市核心單元的先決條件。銅鑼灣空間模式的特徵和啟示購物中心和公共交通緊密結合2、超高密度和容積率:銅鑼灣為了實現真正的高密度與集約化效益,往往形成下層商鋪,上層寫字樓、居住、旅館等複合功能,不僅擺脫了規劃建設立法中容積率的限制,而且混合的模式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務設施的效率,同時辦公和居住也由於配套設施的保證而更加便利。容積率占到了11.9的高密度銅鑼灣空間模式的特徵和啟示3、功能複合、形態互補的空間模式:銅鑼灣高密度的商業中心區與維多利亞公園在面積上幾乎形成1:1的對應關係,然而兩者一密一疏、一緊一弛、一商業一休閒、一資本一無償、一消費一公共,無論在城市功能還是空間形態上都形成了良好的互補關係,因而解決了很多的城市銅鑼灣空間模式的特徵和啟示4、集中式綠地的綠色城市模組:高密度並不意味著低品質,銅鑼灣城市空間模式的另外一大成功之處就在於實現高密度高效率的同時,通過集中綠地保證了地段高品質的綜合價值。銅鑼灣空間模式的特徵和啟示香港銅鑼灣這一地段的高效和活力已經向我們展示出這種發展模式的成功之處。這種最初源于英國田園城市的理念,在香港銅鑼灣這片不足1km2的核心城區,率先開創了華人社區綠色高效活力動感的典範,成為亞洲擁擠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區空間設計的成功模型。銅鑼灣城市中心區空間發展的模式,因為符合高密度的華人社會生活特徵,同時為城市核心地段的空間發展提供了較好的借鑒,也必然成為中國城市未來發展的重要走向。小結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商业街---香港铜锣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81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