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高一年级第三次诊断性调研考试
1山西大学附中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三次诊断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武永芳一.语言基础知识(24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前仆(pū)后继潸(shān)然泪下荫(yìn)庇青冢(zhǒng)B.衣(yī)锦还乡针砭(biān)时弊埋(mán)怨绵亘(gèng)C.人心叵(pǒ)测箪食(sì)壶浆慰藉(jì)投奔(bèn)D.爱憎(zēng)分明淆(xiáo)乱乾坤梦魇(yǎn)熨(yùn)帖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之若素膺品无庸置疑弥天大罪B.玉砌雕栏相片游目骋怀终成眷属C.与时俱进吹虚不言而喻波澜壮阔D.至理名言荒僻蛊惑人心震臂一呼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蓝宝石球队__很强,这场比赛我们一定要认真准备,不可掉以轻心。(2)直到今天,遭天旱,农村里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__龙王降2雨,保佑丰收。(3)面对大量涌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要主动选择自己要的,__那些不要的,这样才能构建好社会主义的新文化。A.实力祈求摒除B.势力祈求驱除C.实力乞求摒除D.势力乞求驱除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学校里教学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改弦更张....了。B.面对无数个“豆腐渣”工程的无辜牺牲者,面对亲人撕心裂肺....的痛苦,我们无法再保持沉默!C.就民族矛盾和冲突而言,科索沃问题与北爱尔兰问题在性质上是相同的,而美国与北约对二者的态度何止天壤之别....!D.最近微软的盖茨先生访问中国并推出“维纳斯”计划,这在我国信息产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5.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什么是路?作者胸中早有定见,只是故意提问,以引起别人对问题的注意,接着给出答案,给人的印象鲜明深刻。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有的悲秋伤逝、嗟老叹卑……——用排比句的方式,将抒情的种种内容列举出来,读起来酣畅淋漓。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3——“插根筷子都会发芽”的说法是在打比方,以写土地的“肥沃”,表现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形象鲜明生动。D.“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句中“横眉”与“俯首”,“冷对”与“甘为”,“千夫指”与“孺子牛”都是相对的,整个句子形式匀称,谈起来声音和谐,给人以美感。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的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B.“9•11”事件后,随着美国和欧洲经济的萎缩,一些国际基金组织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将目光转向亚洲尤其是中国这个日益扩大的市场。C.以网络技术为重要支撑的知识经济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了社会文明。D.我认为,应该尽可能使用简化字,不要滥用繁体字,这样会给汉字规范和青少年学习增加困难。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C、去上海,还是去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D.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演讲词又叫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集会和某些公共场所发表讲话的文稿。它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演讲词除了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之外,还要使用多种手法和技巧,以唤起听众的情绪与共鸣,4使其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B.《我有一个梦想》被誉为近百年来演讲的“经典之作”。这次演讲是1963年8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的一次25万人的集会上做的,要求种族平等。C.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D.李乐薇在《我的空中楼阁》中,致力于潜意识与自我情绪的表达,从而使作品给人一种境界超然的空灵美和遗世独立的超越感。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新人文主义的视野新人文主义,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强调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的高度来理解和把握“人文”概念。“人文”之“人”,应是唯物史观意义上的“现实的人”;“文”,应是“现实的人”的文化与精神生活。狭隘的人文主义者,则将“人文”仅仅局限在文化生活或精神生活的范围内,离开“现实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精神生活(当然,只关注人的物质生活而忽视精神生活,则是对“人文”的另一种扭曲)。在对待“科学”的观念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的人文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狭隘的人文主义,把科学及其价值归结为“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因此将其置于人文主义的对立面予以批判,于是进一步加剧了科学世界与人文世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事实上,科学的诸多价值在本质上都是人文的。科学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使科学具有极为深刻的人文意义的基础,不能将其归结为狭隘的“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事实证明,它对于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对于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具有根本性的积极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的,科学不仅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而且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这里已经包含5了对科学技术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的深刻的理解。在新的人文观念的视野中,科学不仅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前者的重大作用显而易见。后者的作用也被无数事实所证明:它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关注和推动了人和文化的发展,从而给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注入更加完整更加深刻的意义。遗憾的是,有许多人文主义者在科学之于人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上持否定的态度。他们认为,只有诸如文学艺术等所谓“人文文化”才具有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净化社会环境的价值,而科学的精神实质是“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剖析实质,他们恰恰是在用狭隘的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科学,自然会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了;他们对于人的精神生活的理解也是十分狭隘的,只将其局限在人的非理性活动层面上。显然。狭隘人文主义的种种观点,障蔽了审视现代“科学文化”的视野。一旦超越上述狭隘视野,我们便会清楚地发现“科学文化”与所谓“人文文化”一样,对于人的精神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更一步领悟科学文化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即认识价值、思想价值、智力价值、和狭隘人文主义所否认的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等。科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艺术在不断追求美和发现美,而科学在不断追求和发现真理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光彩熠熠的美的轨迹,它们都抚慰着、震撼着、净化着人的心灵。因此,可以这样结论:科学同艺术一样具有不可否认的、重要的人文意义和人文价值。显然,树立新人文主义观念,不仅有助于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促进和共同发展,而且有助于二者更充分地实现各自的价值。9.对文中所说的“在对待‘科学’的观念上,新人文主义与狭隘人文主义有着的本质的区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6A.前者重视科学价值,关注人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后者加剧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和对立。B.前者强调人的生存、发展、自由和解放,后者将“人文”局限在文化生活、精神生活的范围内。C.前者认为科学同艺术一样都是人类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后者则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D.前者肯定并强调科学的诸多价值具有人文意义,后者则认为科学及其价值与人文精神是对立的。10.对狭隘人文主义观点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只有文学艺术才是“人文文化”,才具有精神生活的意义和净化社会生活的价值。B.将科学及其价值等同于“实证主义”或“功利主义”,否认科学价值中的人文性。C.离开“现实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精神生活,扭曲了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D.将人的精神生活局限在人的非理性活动层面上,无视科学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11.解说第二段中“前者的重大作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对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B.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引发了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C.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推动了人和文化的发展。D.科学的技术价值与经济价值,是使科学具有极力深刻的人文意义的7基础。三.默写出下面句子中横线上的空缺部分。(任选四小题)(4分)(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_____________________。(2)度尽劫波兄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业精于勤荒于嬉,_____________。(4)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_。(5)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翻译句子。(15分)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12.未也,犹应向景。译文:13.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译文:14.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译文:凿壁借光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15.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16.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8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阕《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的源头,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与诗人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暗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不可能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身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烟尘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勃王维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勿忙了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过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共同的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酿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谜底揭开9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通过千遍之后,熟稔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新鲜的刺激了,这似乎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刘禹锡的“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王
本文标题:高一年级第三次诊断性调研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8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