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投融资/租赁 > 阿坝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阿坝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阿府发〔2011〕1号各县人民政府,州直各部门,阿坝师专,卧龙管理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州十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9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批准序言“十一五”期间,州委、州政府坚持民生优先,着眼长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在危难中崛起、在困境中奋进,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了抗震救灾、反分裂维稳的伟大胜利,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创造了无愧于时代和历史的骄人业绩,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十二五”时期,是我州推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抢抓机遇,迎接挑战,科学系统地谋划好未来5年的发展,关系着全州各族人民的福祉,关系着阿坝在全省和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地位,关系着与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及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州委九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和《州委关于制定阿坝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基本思路》编制,广泛征求了各县、各部门、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意见。《纲要》是阿坝州“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一五”发展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州委、州政府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改善全州各族人民群众生活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和扩大内需等重大历史机遇,坚持“一体两翼”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生态立州、旅游富州、工业强州、稳定安州”的总体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建设“生态阿坝、魅力阿坝、富裕阿坝、和谐阿坝”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力抗震救灾,奋力推进“两个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赢得了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五”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灾后重建形成新动力。“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我州13县、215个乡镇、69.3万人受灾,2万余人遇难,4.51万人受伤;基础设施严重损毁,产业遭受重创,生态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902.7亿元,是受灾程度最深、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抢险救援最难、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最重的地区之一。全州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从悲壮走向豪迈,经济全面恢复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十一五”末,全州累计投入重建资金逾650亿元,灾区住房重建基本完成,公共服务设施极大提升,重大基础设施恢复重建成效显著,建成一批设计理念新、建筑质量好、民族特色浓、配套设施全的新住房、新学校、新医院;形成了等级高、通达能力强、安全性能好、骨架作用明显的新交通网络;建成融休闲、健身、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紧急疏散避灾场所。给排水、电力、水利、通信等恢复重建统筹推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三次产业得到优化和提升,生态重建进展顺利,对口援建成果丰硕。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期间,全州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8%,2010年达13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达14662元;三次产业年均分别增长0.6%、9.1%和7.1%。地方财力明显增强,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3.8%,达16.7亿元。各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公有和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为58.3∶41.7,与“十五”末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提高了7.5个百分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建成农畜产品加工与营销企业30余家,优质蔬菜等八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建成规模以上企业87家,实现增加值34.9亿元,年均增长9.4%,实现利润13.7亿元,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超过200%;坚持“一园多点、形式多样、扩区强园”原则,部分行业产业集群形成雏形,汶川漩口、茂县土门、成都—阿坝工业园等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服务业全面发展,旅游支柱作用凸显,来州游客年均增长4.3%,达85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8亿元,年均增长9.1%。基础设施迈上新台阶。区域交通网络和骨架初步形成,制约瓶颈基本破解,都江堰至映秀高速建成通车,汶川至马尔康、汶川至川主寺等公路通行能力大幅提高;红原机场,成兰铁路、汶川至马尔康、汶川至川主寺、九寨沟至绵阳等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能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相继建成狮子坪、青龙、古城、晴朗等水电站,水电总装机388万千瓦;建成110千伏、220千伏和500千伏电网输电线路1015千米,变电容量323万千伏安。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油路通乡率、公路通村率分别达97.7%和87.5%;改造中低产田14.48万亩,水利工程总蓄引提水能力1.63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27.68万亩,解决51.7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城镇管理得到加强,特色魅力乡镇建设加快。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宽带接入能力不断提升,移动通信覆盖面不断扩大,乡村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果。“十一五”期间,累计人工造林47万亩、封山育林252万亩、封育草场2120万亩、草原补播625万亩,种植优良牧草32.3万亩,灭鼠治虫2520万亩次,湿地恢复15万亩,治理沙化9.2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5.78平方公里,生态修复草场1000万亩。全州森林覆盖率24.2%,林草覆盖率76%,分别比“十五”末上升0.63和1个百分点,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功能初步显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重点行业、区域污染治理加强,垃圾、污水处理能力达150万立方米/年和8.4万吨/日,岷江、大渡河等重点流域阿坝段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生态优势日益凸显。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州县政府、乡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集体林权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创新工作取得新突破,启动农产品风险金试点和科技型企业创业风险投资试点。维护生态环境安全迈出重要步伐,公布首批禁止水电开发流域。资源就地转化迈出新步伐,资源有偿开发取得重大突破,与国电、华电、中水等央企签订资源入股开发协议,积极探索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益共享新机制,转化决定开发的制度和机制初步形成。电力体制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组建四川阿坝州电力有限责任公司。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取得突破,清理规范行政审批项目,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制度。组建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对外开放开创新局面,5年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6个,累计投资1861万美元;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72亿元。旅游对外协作加强,进入通道多元化,九黄机场相继直航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年吞吐量达180余万人次;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全国首个地震灾后异地产业重建项目——成都—阿坝工业园区,经省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开发区,入驻企业已达47家;对口援建取得新进展,建立起长效帮扶合作机制。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3‰以内。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增强,科技成果转化率54%。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由2005年的5.86年提高到6.5年,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1%和58.8%,“9+3”教育成为全国职业教育亮点。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1%。广播电视等公共文化事业迅速发展,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依法治州进程加快,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成果。反分裂维稳效果显著,民族团结、和谐发展局面基本形成。人民生活达到新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5.3%、14.7%,达15939元和3741元。就业规模持续扩大,政策促进就业力度继续加大,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逐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5年城镇新增就业1.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75.24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6.19亿元。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规范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就业人员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城乡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基本覆盖各类群体,农村社会保障较快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至全州范围。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提高,建立了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全面提高,住房、旅游、汽车等消费处于上升态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城镇恩格尔系数分别由2005年的57.6%、49%下降到46%、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2%,达33.1亿元。人居环境呈现新面貌。整体推进灾后重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高半山“四改两建调结构”、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和“三百”示范工程,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功能配套的特色魅力乡镇、精品旅游村寨和幸福美丽家园,农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至42.84平方米。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达31.3%,较“十五”末提升3.4个百分点,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8%,人均公共绿地5.28平方米,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增至23.26平方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人居环境全面优化。专栏1“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指标2005年实际“十一五”目标2010年实际“十一五”年均增长(%)全州生产总值(亿元)76.2130132.86.8人均生产总值(元)8603150006.41466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5.710.516.723.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78.2157362.43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22.32833.18.2外贸出口总额(万美元)600700856.37.4城镇化率(%)27.93531.3年均提高0.68个百分点非公有制经济比重(%)34.25041.7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年)5.866.56.5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7830104781593915.3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18812894374114.7城镇登计失业率(%)4.14.54.1控制目标以下森林覆盖率(%)22.82524.2年均提高0.28个百分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100100100——主要流域出境断面水质Ш类Ш类Ш类——工业重复用水率(%)22.958019.73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35.68018.06第二节“十二五”面临的机遇战略机遇。国家明确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的优先地位,给予了特殊政策支持。州委、州政府建设四川经济西进的桥头堡的重大部署与国家支持的重点和方向高度吻合,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是我州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推进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搞好生态建设和改善民生的战略机遇。长期机遇。中央明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的长期战略方针。扩大内需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我州来讲,潜力巨大,将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推进重点产业项目,是我州发展新型经济,建设民族地区新的增长极的长期机遇。独特机遇。国家和省正在研究制定促进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的专项规划。这将有利于保持地震灾区支持政策的连续性,用好这些政策,放大政策效应,不仅有利于灾区恢复振兴,也有利于解决全州的发展难题。通过对口援建,我州与援建省、市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发展好友好合作关系,必将有力增强我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机遇。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四川藏区工作座谈会后,中央和省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投入,把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央大力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开展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州的发展,为我州与全国人民同步实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有
本文标题:阿坝州十二五规划纲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690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