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校园礼仪篇学校是一个人成长的地方,校园礼仪是学生和教师应共同遵守的,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因此,学生在校期间的礼节礼仪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尊师礼仪尊师重教是我国传统的礼仪美德。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尊师的动人故事。如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拜程颐为师,有一次他俩去请教老师,正逢老师午睡,为了不惊醒老师,俩人站在门外雪地等候。当老师醒来时,雪已有一尺深,杨、游二人遍身是雪,仍然恭敬地站立在门外。当然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学杨、游二人,但作为学生应对教师有一定的礼仪。(1)尊重教师的劳动。教师的辛勤劳动体现在教学上,学生虚心学习,认真听好老师的每堂课,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这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2)尊重教师的人格。古人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作为学生应从心里敬重老师,尊重老师的人格。学生和老师谈话时,应主动请老师坐,若老师不坐,学生应该和老师一起站着说话。同老师谈话,要集中精神,姿势端正,双目凝视老师,有不同看法时,可及时向老师请教、探讨。要虚心接受老师批评,不可当场顶撞老师。(3)礼仪形式。见到老师应问好、行少先队礼或鞠躬行礼;上下课要起立迎送;进老师办公室时要轻轻敲门或喊报告,然后开门进去,行礼后说明来意;在老师办公室、寝室不能乱翻动老师的物品;休息时间最好不打扰老师;到办公室或老师家不宜逗留过久,办完事应尽快离开等等。二、课堂礼仪学生应在上课铃响前进入教室,做好课前准备,脱帽端坐恭候老师到来。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不得已在老师上课后才进入教室时,应注意礼貌道歉:应先在教室门口轻轻叩门或喊“报告”,得到允许后,才能进入教室,然后要诚实地向老师说明迟到的原因,得到老师谅解和允许后,迅速而轻声地归座。老师走进教室,班长喊“起立”,全体同学立即起立,并向老师问候“老师好!”声音要响亮,待老师回礼后再轻轻坐下。课堂中应保持肃静的气氛,这一方面为老师教学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己专心学习。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积极发言。有问题未经老师允许不要在座位上大声喊,回答老师的问题时,表情要大方,声音要清晰,不要忸忸怩怩或故意做出滑稽的举止引人发笑。2下课铃响,老师说“下课”后,全班同学起立站好,说“老师再见!”,注目老师离去后再自由活动。三、学生仪表在校的学生尚处于求学阶段,因此学生的仪表应以朴素大方、活泼整洁为原则。女生的发式以简洁,易梳理为宜,不宜烫发、盘发,以免破坏了女学生清纯、活泼的形象。女学生在校的仪容应追求自然美,其实青春、天然的少女肌肤是最美的,即使是参加学校举办的舞会、晚会也不要涂脂抹粉地画很浓、很艳的妆。男生的发式也以整齐、干净、富有朝气为宜,不宜留长发、蓄小胡子,以免破坏了青春、健美的形象。学生的服饰应以色彩鲜明、线条流畅、明快简洁为好,以充分显示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在校内,学生不宜穿过高的高跟鞋,穿戴珠光宝气、华丽无比,会显得俗不可耐,与身份不符。当然,衣帽不整、不修边幅或不注意个人卫生,也是不礼貌的。有校服的学生,应按要求穿校服上学。学生进校门或教室门前要检查一下自己的仪表,应衣冠整齐、书包背正、神态严肃,稳步进入。个人礼仪篇3一怎样称谓合理称谓,就是对一个人的称呼。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和他人交谈,开凸的第一个词汇就是要叫别人,喊别人,引起别人对你的注意,才能够与你进行交流。称谓中有尊称(或叫敬称)、谦称(或叫卑称)和通称的区别。在我们汉语中,对称谓更加讲究。一个人会不会正确地使用称谓,不仅可以体现其文化教养,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决定他在人际交往中的成败。1.称呼姓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姓名,按理说,姓名是对一个人的通称,称呼人直呼姓名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可是,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礼仪中,一个人的姓名(指姓和名的全称)一般是只有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上级对下级可以叫,不为矢礼。而在平辈之间、下对上之间,只要不是关系十分亲近,这种姓名全称就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直到今天,这种礼俗仍然未变。那么怎样称呼名字才不失礼呢?(1)不称姓只称名例如对方叫李海洋,不称李只称海洋。这种称呼一般是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一种爱称,平辈之间则在关系很亲近的人之间使用。(2)只称姓不称名比较熟悉或关系密切的人之间町以把名字省略掉,比如老王、小宋等等,显得亲切随和。只认识尚不熟悉的人也可以使用,可以拉近彼此的距离,但一定要注意当时的场合和气氛,不可过于唐突。2.尊称我国历来就有很多可以用于通称的尊称,也有很多用于卑谦时的谦称。广泛使用的有:(1)先生对男士的尊称,如赵先生、钱先生,只要是成年男子称其为先生都不失礼。妻子也可称丈夫为先生,这是受了海外称谓的影响才流行起来的:(2)老对长者和师长的尊称,如“李老”、“周老”等,对老首长、老上级也可以称老,如对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尊称为“陆老”,对大数学家华罗庚称为“华老”,对季羡林称为“季老”,既体现一种尊敬,还表达了内心的敬重和崇拜。4(3)兄男性之间的一种尊称,无论对方的午龄比自己大还是比自己小。这种称呼都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如吴兄、诸葛兄、洪亮兄等,也可以沿用古人的称法,“仁兄”、“尊兄”、“贤兄”。与此相类,如果自己的年龄明显要比对方大,也町以称对方为“贤弟”,(4)女士、小姐对女性的尊称,已婚女性多称“女士”,未婚女件多称为“小姐”,如不确定对方婚否,都可以“女士”相称。(4)夫人、太太是有身份人家对妻子的称呼,后来作为对所有已婚妇女的尊称,现在使用已经相当普遍。(5)师傅古代对老师的称呼,后来成为徒弟对师傅的称呼,再发展为对工人的泛称。今天仍然对体力劳动者尊称为师傅,如“司机师傅”、“理发师傅”等。3.通称与谦称除了姓名的尊称外,用得最多的是人称代词,也就是你、我、他。其中用得员为广泛的是“您”。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闪,只要对对方表示敬意的情况下,都可以使用这个“您”字。但是,如果对方不是一个人的话,是不可以说“您们”的,如果对方是两人,町以说“您二位”、“您二老”;如果对力是几个人,可以说“您几位”。第一人称的人称代词只有一个“我”。在与别人淡话时,如果感到应当谦恭一些,可以在谈活中把“我”改为“我们”,这样的语气就会显得缓和一些。有些时候,为了谦虚可自称为“晚辈”或“学生”,在书面语言中还可以自称为“弟”。4.职务称呼对对方以职务相称,是一种礼貌用语。所以,在社会交际的各种场合,都应当尽可能地以职务相称,如张主任、李经理、张总、李工之类,这没什么讲究。需要注意的是,对有些担任副职的人尽量不要以副职相称。如,张副厂长直接称呼为张厂长;李副总经理直接称呼为李总。在这种时候,完全适用一句占话:“礼多人不怪:”也可以以职称、学位乃至职业相称。如韩教授、于工程师、郑博士等,以职业相称的如张医生、李法官、王律师等。总之,无论何时何地,对别人都不能指5名道姓、直呼其名,这就是讲礼貌;5.亲属称谓在中国,对亲属称谓很复杂,在此只介绍双方之间比较常用的词汇。对方的父亲:“令尊”;对方的母亲:“令堂”;对方的妻子:“大人”、“尊夫人”、”令正”、“令室”;对方的兄弟:“令兄”、“贤兄”、“尊兄”、“令弟”、“贤弟”;对方的儿子:“令郎”;对方的女儿:“令爱”、“令嫒”;对方的女婿:“令婿”、“令坦”、“东床”;对方两夫妻:“贤伉俪”;对方的岳父、岳母:“令岳”、“令泰山”、“令岳母”、“令丈母”;自己的父亲:“家父”、“家严”(如父亲已故,则称:“先父”、“先严”、“先君”);自己的母亲:“家母”、“家慈”(如母亲已故,则称:“先母”、“先慈”);自己的兄弟姐妹:“家兄”、“舍弟”、“家姐”、“舍妹”;自己的妻子:“内人”、“内子”;自己的子女:“犬子”、“小女”;自己的女婿:“小婿”。6.称谓时的几点注意上面的几种称谓在实际运用中还应注意如下几点:(1)记住对方的姓名争取主动,以免在想打招呼却又想不起对方是谁时,引起不必要的尴尬。(2)符合年龄身份,不卑不亢称呼必须符合对方的年龄、性别、身份和职业等具体情况。对年长的人称呼时态度一定要谦和,千万不可让人产生表里不一言不由衷的感觉;对于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同龄人,称呼的时候要自然诚恳,让对方挑不出你的毛病来;对于比自己辈分小的最好电不要“小李”“小千”地叫,称呼全名就是比较尊重他人的表现。(3)灵活掌握比如上文所说的张副厂长,应去掉副字,直接称呼张厂长:如果正副职都在6场,就要有所区别。对于已经离退休的老领导、老上级也可以沿用原来的称呼。虽然没有既定的规则,但是灵活机动再加上尊重就会让你的礼仪周到而完美。只有正确而顺耳的称呼才会让对方在第一时间就接受你这个人。二怎样谈吐得体常见到这种情况,有的同学说了不该说的话,自己还不知道,还在继续说,而听者早就快忍不住了。人际交往中,虽然说“以诚相见,万无一失”,但诚并不是完全把内心的话都说出来,特别是一些虽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却不能说,更不要说去评论了。那么,和别人谈话的过程中,一般应该注意哪些语言的问题呢?1.多用敬语、谦语、雅语,不用粗言滥语。下面我们列举一些常用的敬词:请——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赐教——请人给予指教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寿——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拜访——访问拜望——探望拜托——托人办事敬请——恭敬地请恭候——恭敬地等候光临——请客人到来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用奉字:奉陪——陪伴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告——告诉奉劝——劝告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恭喜——祝贺人的喜事雅正——把自己的诗文和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时表示请人指教7常用的客气话:恕——请求别人不要计较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某人帮助难为——感谢某人帮助做事久仰——敬仰思慕已久久违—叫艮久未见劳驾——用于请某人做某事借光——请人给予方便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指教——请人对自己的工作或作品提出批评,指出错误多谢——很感谢失敬——向对方致歉失陪——表示因故不能陪伴别人上述这些礼貌用语只是代表了言语谦恭的一部分,明白了意思,内心一定要有同样的观念,否则虽然说的是敬语,但语气语调不诚恳,一样没有效果。1.说话时学会在不同场合控制自己的仪态,切忌有失仪行为。如:大哭大笑、大吵大闹、窃窃私语、指手画脚、怒目圆睁,或者左顾右盼、哈欠连连、萎靡不振、拉拉扯扯等都是失态的行为。在和老师同学说话的过程中,不但要仪态保持端庄,还要和颜悦色专注他人,不论讲话的环境、情绪怎样,都能做到心定神至,条理分明,温文儒雅,这是谦谦君子、温顺淑女必须要具备的良好仪态。2.不要探测他人隐私。在我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隐私权的重视逐年提高,同学们在学校或在校外与人相处,切记以下话题是必须避免的:●问他人年龄,尤其是女性的年龄。●问他人的薪水或探询财产以及薪水的分配和财产的价值。●好奇地问他人身体的残障或缺陷。●人家赠送礼品,冒失地问价钱多少。●别总和朋友说自己的不幸,因为大多数人不是非常愿意和一个总是诉苦的人在一起。●有什么可以吹嘘的成绩,不必见人就提,正如不要吹嘘自己的金钱、财产一样。●对别人有意见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去表达,不要在公共场合对别人说三道8四,这样反而露出你的短处。将道听途说的闲话在同学之间散布,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会让你的形象大打折扣。●对老师或一些高年级的学生干部,可以尊重,但不必用毕恭毕敬的语气说奉承话,对一般同学或有缺陷的同学,更不能用轻视、冷淡的口吻说话。●谈话间要留意对方的反应,如果发现对方心不在焉,就应中断自己的话,即使你觉得所讲的非常重要或对方必定会感兴趣,因为对方可能此刻并不愿意耐心倾听你的话。●不要过分关心关于别人自身的其他问题,即使是别人真想让你提供参考意见。因为如果你的意见他(她)采纳后的结果不理想,那么你恐怕就得受些委屈了。语言是人类沟通思想、交流情感、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交谈是人际交往中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式,因此必须十分重视交谈中的礼仪。1.交谈的礼仪原则在任何社交场合,诚恳与热情都是交谈的基础,只有坦诚相见的谈话才能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气氛才能融洽和谐。交谈时要注意倾听,不要轻易打断或插话。万一需要插话或打断对方的话时,应先征得对方同意。用商量的口气问一声:“对不起
本文标题:校园礼仪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0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