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欧洲•西欧:包括英国、爱尔兰、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摩纳哥。•北欧: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冰岛。•中欧:包括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东欧:包括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摩尔多瓦。•南欧:位于阿尔卑斯山以南,包括三大半岛上的国家。17个。德国简介中文名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所属洲:欧洲官方语言:德语、英语主要民族:德意志人社交礼仪服饰礼仪餐饮礼仪社交礼仪一、记录严明,法制观念极强。二、讲究信誉,重视时间观念。三、极端自尊,非常尊重传统。四、待人热情,十分注重感情。一.社交礼仪1•相见礼仪:①.称谓礼仪②.介绍礼仪③.见面礼仪2•聚会礼仪3•赠送礼物礼仪1.1德国的称谓礼仪•重视称呼,是德国人在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鲜明特点。对德国人称呼不当,通常会令对方大为不快。•一般情况下,切勿直呼德国人的名字。称其全称,或仅称其姓。握手称呼对方多用“先生”、“女士”等。•由于德语语言自身的特点,在与德国人交往中还会遇到一个是用尊称还是用友称的问题。一般与陌生人、长者以及关系一般的人交往,通常用尊称“您”;而对私交较深、关系密切者,如同窗好友、共事多年关系不错的同事,往往用友称“你”来称呼对方。交换称谓的主动权通常在女士和长者手中。称谓的变换,标志着两者之间关系的远近亲疏。对此必须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地与德国人交往。1.2德国的介绍礼仪•德国人之间初次见面,如果需要第三者的介绍,作为介绍人要注意:不能不论男女长幼、地位高低而随便把一人介绍给另一人,一般的习惯是从老者和女士开始。向老年人引见年轻人,向女士引见男士,向地位高的人引见地位低的人。双方握手时,要友好地注视对方,以表示尊重对方,如果这时把眼光移向别处,东张西望,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初相识的双方在互报姓名时,要注意听清和记住对方的姓名,以免发生忘记和叫错名字的尴尬局面。在许多人相互介绍时,要做到尽量简洁,避免拖泥带水。•在正式的场合,不总是有一位熟人在那里为你介绍别人,你必须自己称呼自己和别人的姓名,但是怎么称呼呢?根据《重要的行为准则》一书的顾问编辑而言,为了展现良好的行为举止,自我介绍时应注意4点。•①姓和名都要说。如今的自我介绍中包括了名,即:“我是沙碧娜·迈尔”或“我的名字是李斌”。•·MitVor-undNachnamen.BeidermodernenSelbstvorstellunggehörtderVornamedazu.Also:,,IchbinSabineMeier‘‘oder,,MeinNameistLiBin.‘‘•②不要出现“先生”和“女士”。即不可以这样说:“我是迈尔女士”或“我是李先生”。•·OhneHerrundFrau.Alsonicht:‚‚IchbinFrauMeier‘‘oder‚‚IchbinHerrLi.‘‘•③不要出现头衔。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通常不称呼自己的头衔和学术职务的等级,王教授称呼自己为“王齐”,穆勒部长称呼自己为“格雷特·穆勒”即可。只要人们还不知道自己在和一位教授或部长交谈,称呼对方为“王先生”或“穆勒女士”是没有问题的,然而一旦知道了对方的头衔,人们应该礼貌地称呼其“王教授”或“穆勒部长”。但是,当人们拥有同等头衔时,就不必称呼对方的头衔了,比如一位教授称呼自己的同事时,应该说“库斌女士”而不是“库斌教授”。•④头衔的称呼不是强制性的。称呼某人的学术头衔代表尊敬和礼貌(有时也是聪明的体现);但是这在德国不是义务。如果有人称呼他为“HerrGross”,那么他也不应该跟人家说,请叫我“HerrDoktorGross”。这比出于不礼貌而不称呼其头衔而言还要糟糕。1.3德国的见面礼仪•德国人比较注重礼节形式。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行握手礼。与熟人朋友和亲人相见时,一般行拥抱礼。握手礼致意举手礼•握手时务必要用右手,伸手动作要大方,坦然地注视对方,双方的手应该在虎口处交叉相接,握手要有力度以显示真诚,握手的时间宜稍长一些,晃动的次数宜稍多一些,握手时所用的力量宜稍大一些。握手礼致意举手礼•作为女士在人们向她打招呼时不一定非要站起来,但站起来更有礼貌;而男士在某位女士向他打招呼时一定要站起。握手礼致意举手礼•举手礼方式为高抬右臂45度,手指并拢向前。意为“德意志及其人民和利益高于一切”。这种举手示意礼源于古罗马时代。它其实是由古罗马敬礼手势演变而来的,右手伸直,手掌朝下,意思是:Tocover-upforsocialism保护社会主义。•举手礼要诀:下级对上级手(右手)的高度要超过头,上级对下级的举手礼较特殊,上臂不动,前臂向上,不超过头。即使敬一般举手礼也不会超过头。元首有自己的举手礼,敬一般举手礼也不会超过头。2.聚会礼仪•德语中有一句话:“准时就是帝王的礼貌。”德国人邀请客人,往往提前一周发邀请信或打电话通知被邀请者。如果是打电话,被邀请者可以马上口头作出答复;如果是书面邀请,也可通过电话口头答复。但不管接受与否,回复应尽可能早一点儿,以便主人作准备,迟迟不回复会使主人不知所措。如果不能赴约,应客气地说明理由。既不赴约,又不说明理由是很不礼貌的。在德国,官方或半官方的邀请信,往往还注明衣着要求。接受邀请之后如中途有变不能如约前往,应早日通知主人,以便主人另作安排。如因临时的原因,迟到10分钟以上,也应提前打电话通知一声,因为在德国私人宴请的场合,等候迟到客人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客人迟到,要向主人和其他客人表示歉意。••电影院中的迟到,人们可以习以为常,但对于音乐会的迟到,则是令人讨厌的。这时迟到者最好等到一幕或一个乐章结束后再入座。如等不及,需慢慢走到座位上,千万别走错排数,并且要对站起来让路的人轻说“谢谢”。•赴约赴宴,如遇交通高峰期,一定要提早出门,以免迟到。迟到固然不礼貌,但早到人家,也欠妥当。德国人如遇正式邀请,往往提前出门,如果到达时间早,便在附近等一等,到时再进主人家。3.赠送礼物礼仪•德国人不习惯送重礼,所送礼物多为价钱不贵、但有纪念意义的物品,以此来表示慰问、致贺或感谢之情,去友人家赴宴,客人带上点儿小礼物,俗话说礼轻情意重,一束鲜花、一盒巧克力糖果或一瓶酒足矣。当然,去德国朋友家做客的中国人如能送给女主人一件富有民族风格的小纪念品,那定会受到主人由衷的赞赏。如果只是顺便看望,那就不必带什么礼物了,最多给小孩子带点儿小玩意儿。如果是业务的聚会,双方往来都是公事,只要按时应邀出席,不必另有表示。•在德国,如遇朋友乔迁或新婚,你可以事先同受礼者开诚布公地谈谈送些什么礼物好。有的德国新婚夫妇会把自己所需的日常用品列一份清单,送礼的朋友可在此单上划上自己送的东西,这样既可使新婚夫妇得到实惠,又令馈赠者高兴。•对送报员、清洁工、看门人或照顾病人的护士,德国人一般也会送些礼品,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不过对他们送钱更为实惠。你可把一张钞票装在信封里或直接塞到他们手中,同时对他们的劳动表示感谢。二.服饰礼仪•德国人在穿着打扮上的总体风格,是庄重、朴素、整洁。•在一般情况之下,德国人的衣着较为简朴。男士大多爱穿西装、夹克,并喜欢戴呢帽。妇女们则大多爱穿翻领长衫和色彩、图案淡雅的长裙。•德国人在正式场合露面时,必须要穿戴的整整齐齐,衣着一般多为深色。•在商务交往中,他们讲究男士穿三件套西装,女士穿裙式服装。•德国人对发型较为重视。在德国,男士不宜剃光头免得被人当作“新纳粹”分子。德国少女的发式多为短发或披肩发,烫发的妇女大半都是已婚者。三.•德国人是十分讲究饮食的。•在肉类方面,德国人最爱吃猪肉,其次才能轮到牛肉。以猪肉制成的各种香肠,令德国人百吃不厌。•德国人一般胃口较大,喜食油腻之物,所以德国的胖人极多。•在饮料方面,德国人最欣赏的是啤酒。其一,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其二,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其三,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其四,不得用餐巾扇风。其五,忌吃核桃。德国人在用餐时,有以下几条特殊的规矩:饮食习惯•德意志人很讲究食物的含热量,所以肉食在一日三餐中占据了突出的地位。他们注重摄取维生素,也吃些蔬菜,但比起肉类的兴趣来,那可就差多了。大餐的主食大多为炖或煮的肉类。除北部沿海地区外,大多数人不习惯吃鱼。他们有个特有的饮食风俗,就是吃鱼不准说话,这恐怕是怕鱼刺扎嗓子或其他原因。他们对早、午餐较为重视,早餐不喜欢喝牛奶,爱喝咖啡或可可,晚餐较为简单,一般都是香肠或火腿吐司。他们用餐时喜欢关掉电灯,只点些小蜡烛,在幽淡的烛光下促膝谈心、进餐饮酒。•德意志人用餐讲究餐具,宴请宾客时,桌上要摆满酒杯、刀叉、盘碟。德国人习惯不同的酒要使用不同的酒杯,吃鱼的刀叉不能用来吃肉和奶酪等。•德意志人饮葡萄酒要分不同场合不同饮法:一般在大型宴会前,人们习惯喝甜葡萄酒;吃鱼、蛋或烤肉时,惯饮红葡萄酒;吃野味时,要喝红葡萄酒;宴会时,应再喝一杯白葡萄酒或低度红葡萄酒,也可以喝上一杯啤酒,外加干酪;最后人们还能喝一杯香槟酒。他们习惯吃西餐,用餐使用刀叉;也非常喜欢吃中餐。•德意志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①注重讲究菜肴与酒的搭配,注重菜肴质量要精。•②口味一般不喜太咸,爱酸、甜味道。•③主食以面食为主,很爱吃蛋糕和巧克力点心等。•④副食爱吃鸡、鸭、蛋类、牛肉、猪肉、香肠、火腿及火鸡、鹿肉等野味品;蔬菜喜欢土豆、洋葱、胡萝卜、青豆、豌豆、西红柿、豆苗等;调味品爱用咖啡、胡椒面、芥末、番茄酱、味精等。•⑤制法对红烧、煎、煮、清蒸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⑥中餐喜爱中国的京菜、鲁菜、苏菜。•⑦菜谱很欣赏什锦拼盘、叉烧肉、北京烤鸭、奶油黄瓜、香酥鸡、中式牛排、咕噜肉、烩果羹、汾酒牛肉、灌肠、拔丝苹果、冬瓜盅等风味菜肴。•⑧水酒喜欢酒,而最喜欢的要属啤酒;饮料中还爱喝咖啡、可可、牛奶等;对红茶也爱喝。•⑨果品喜欢水果中的荔枝、苹果、巴梨、香蕉、瓜类等水果;干果爱吃花生米、腰果等。德国的礼仪习俗•德国法定结婚年龄为16岁,而且男女平等。但有一条:若未满18岁,必须有家长同意方可结婚。如果家长不同意,则不能结婚。年满18岁后拥有公民权,自己有权决定,无需征的父母同意,就可登记结婚。•许多德国人信奉基督,因此他们要进行三次结婚仪式。首先,到政府部门领取结婚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夫妻。然后去教堂举行婚礼,最后是家里举办婚礼。•领取结婚证时,除个人身份证外,按法律规定还得有证人。证人不得是结婚双方中任一方的亲属,而且该证人也得在留档文件上签字。故在德国的电影电视剧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父母陪子女去领结婚证路行人来当证人。发证的政府办事员要按规定询问双方是否自愿结婚等。•第二步就是到教堂。许多人选在周末。开上车来到教堂附近,然后新娘新郎乘坐双轮马车在教堂附近的街上绕一周才进教堂,由教堂神职人员为其主持。新娘着白色婚纱,新郎穿黑色礼服。完后,乘车回家举行家庭婚礼。•回家后,一进院子,婆婆公公就将早已准备好的碗和碟子等从楼上扔下来,弄的满地都是。数量很多,来宾们也帮着扔。有些客人来拿的就是碟子盘子等,一并扔到地上。新娘子就赶紧去拾,扔到垃圾筒里。意思是从今天起,媳妇就进门了,日后难免有不愉快,摔碗摔碟子。现在就把碗碟子等摔了,日后就不摔了,和睦相处。当新娘捡的差不多时,新郎也上场了。在院子里早已准备好了一堆垃圾杂物等,新郎拿铁锨铲,新娘用扫把扫。把庭院打扫的干干净净。以表明一对新人日后爱劳动爱整洁。然后双双来到一事先早已准备好的地方,低下埋藏有许多硬币。新郎新娘要用双手把土或沙子挖开,把所有的硬币全都找出来。寓意要靠自己的双手来使自己富。•从第二天起度蜜月,大多外出旅行。回来后择一日子,在单位请同事们吃点心,喝葡萄酒,及看旅行中拍的照片等。自然了,有人结婚大家都得凑份子,一般由秘书出面收钱,买礼物,具体操办。法国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法国的国石是珍珠。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
本文标题:欧洲礼仪德国,法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0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