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纳兰性德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清朝最有传奇色彩的词人,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惆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他对人间伤心事有特殊体会.乾隆末年,有小说悄悄流行。就是《红楼梦》,据说当时抄本可以卖到几十金。今天还有十一种之多。乾隆晚年时和砷拿来《红楼梦》给乾隆看,乾隆感叹说是明珠家的事。这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名相。为什么乾隆这样认定呢?清代许多人认为贾宝玉的原形是纳兰性德。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我们不能随便下断语,但二者间至少有许多相似之处。三百年过去了,纳兰的名气越来越火爆。纳兰的故事还不断拍成电影电视。他的魅力归纳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相门翩翩公子指他出身高贵,京城缁尘,琐事多。故居在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今天仍然相当繁华,故居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有恩波亭,据说在当年的渌水亭故址上建造的。当年,纳兰在这儿宴饮。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富贵与风流。“乌衣门第”,本来指南京的乌衣巷,本是大家族聚集处。乌衣巷指的是王谢家族集居处。纳兰是认为自己与王谢家相比的地方。王导谢安是当时著名的宰相,纳兰的父亲明珠不亚于东晋的王谢两家的。纳兰明珠是当时的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往上推,更不得了。这是满洲正黄旗。纳兰属于海西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当时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生下皇太极,尊她为孝慈高皇后,纳兰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族的尊贵(纳兰明珠担任内务府总管、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博,在相长达二十年,为康熙立下大功,一直权倾朝野。纳兰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纳兰出生在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同一年,早八个月康熙出生。康熙只比他大八个月,后来亲点他为自己的贴身保镖。除了对纳兰的肯定,也可能是潜意识里对表兄弟有天然的亲情在里面。江湖落落狂生。奇怪的是他偏偏对自己的贵族门第一点不在乎,江湖指的是与在朝相对的在野。父亲是在朝的高官,纳兰就是时刻想流浪江湖的隐士,纳兰不仅在文字里这样表现,实际行动也是这样。纳兰性德的朋友是“皆一时俊升,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不是富家子弟,是江湖文人。像顾贞观就是这样的文人。还有遗民文人。纳兰的朋友竟然有许多不愿意与清合作的遗民文人。纳兰没有在乎这种交往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身在相门,心向江湖,落落寡合。这是他一生最大矛盾,与最大悲剧。清初第—才士,纳兰性德是清初第一才士。有三大证据:—是专家认可,二十世纪有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都有经典评价。梁启超评价是“清初学人第一”,作为学者达到无人企及的地位。王国维都承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能与北宋词人相媲美的只有一个人。有人认为研究纳兰的称为兰学。可以看出在学术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是传世之作。在十九岁时,就开始编印了《通志堂经解》,二十二岁时完成,有一千八百多卷,共一百四十多种。这是学术界备受瞩目的新秀,文学创作是诗词文兼工。有三百多首词与诗,三十一岁的短暂生命留下这么宝贵的遗产。三是粉丝团庞大。百姓心中受欢迎,看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是曹寅,与纳兰是文友。“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是纳兰的词集名字。说明他的词当时是无人不传唱。他词还传到国外,朝鲜有评价,“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千古伤心词人,纳兰词四个特点,一是真情,情感特别充沛,容易引起强烈共鸣。二是自然,像“人生若只如初见”,读来似乎天然。自然是表现特点。王国维说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三是追忆,纳兰似乎总在往事的回忆中。追忆是基本思路。四是伤心,很多人都这样评价,“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我们读来,也会被感染,甚至也不忍读下去。这样的出身相门的翩翩公子,应该生活在温柔富贵乡,却有人生几大悲剧。一是仕与隐的矛盾,二是三次爱情的悲剧,初恋的失败、与卢氏的婚姻、与沈宛的爱情。许多词是为初恋写的,后来这段恋情夭折了,第二次最令他一生忠情的是卢氏,婚姻只三年,卢氏难产去世了。许多悼亡词是为她而写的。纳兰的词对她的追忆成了后半生的爱情主旋律。卢氏去世后,爱情生活是长期的空白,直到与沈宛相遇,才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向往。纳她为外室,不过很快发现爱情不能替代,只有卢氏是唯一爱情,任何人不能替代。最后以痛苦结束。了解了他一生悲剧人生,我们才体会到他词中的痛惋。纳兰三十一岁的生命在清的文坛上像流星一样划过。纳兰因病去世,正是妻子死后八年的日子。卢氏去世八周年的忌日里,他追随妻子去世。他的词为人们留下伤心的理由。情感的共鸣是没有时空阻隔的。多情自古原多病纳兰出身相门,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富贵和才华,但拥有锦衣玉食物质生活的纳兰,在精神世界中却常常愁绪满怀,非常痛苦。“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长期哀怨惆怅的心情也给纳兰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纳兰是八旗子弟,从小练习骑射的他的身体应该很强壮才对,但纳兰却从小体弱多病,多情自古原多病。后来有人指出,正是因为纳兰多情善感的天性,才导致了他的多情多病,并为他的“情深不寿”的结局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他早年希望成功,而多情与多病是他的重要障碍。先看看他的雄心勃勃,他一生是在父亲事业蒸蒸日上的过程中度过的。纳兰明珠不是清官,是贪污受贿的官员。他家的财富多到“货贿山积”的地步。收的贿赂多,奇珍到处都是。每年拿公家的工程款中饱私囊。田产丰盈就不过分了。他家富可敌国。青少年时代,他一度有两大梦想。一是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二是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他17岁进入国子监读书,十八岁中了举人。当时名声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说他不是凡人,如果持续发展,应该前途不可估量,他有发展平台,有出众才华,有信心与雄心。可是,他的前程没有一帆风顺下去,不到二十岁时,遭到两次严重的打击。一帆风顺时,许多缺点被掩盖,遇到挫折时就暴露出来。十九岁时,名落孙山。明珠被提为正三品的内务总管,他后来掌管全国文官的升降等。有这样的父亲做靠山,纳兰在十八岁,乡试,成了举人,第二年,十九岁时,会试,去博取进士功名,进入殿试。事情出现变故,纳兰得了重病,寒疾,不能受风寒。纳兰寒疾彻底打垮了他,一病不起,他只能卧病在床。更具悲剧性的是这次寒疾看似突然,却暴露出来的是他从小多病的体质。而且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成为他成功的障碍。他偏偏多情自古原多病,双重打击下,几乎一蹶不振。一生一代一双人纳兰一生写下了近四百首词,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他的爱情词,尤其是写给妻子卢氏的那些清丽哀婉之词。纳兰19岁这一年,卢氏来到了他的身边,她的出现犹如冬夜的一盏灯,温暖着纳兰凄冷的人生旅途,卢氏凭借着自己的特有魅力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不仅把纳兰从情感悲痛中解脱出来,而且还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因为卢氏,纳兰性德年轻的生命中绽放出了一生中最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因为有爱,纳兰彻底走出了情绪低落、惆怅满怀的心理阴影。作为一代权相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出身高贵又才华横溢,身为翩翩相门公子,他几乎是那个时代男人中的极品,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贵族公子,他对终生伴侣的心理期待一定也会与众不同。卢氏的出身背景,大家闺秀,父亲是卢兴祖,兵部尚书,广东巡抚,两广总督。他是满族入关后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到广东后,上奏章请求允许自己在当地办教育。卢氏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好的教育。卢氏跟着父亲到广东,后来父亲调回北京,卢氏也跟着回到北京。卢氏不是足不出户的小姐,她有七年在广东长大的。所以她是“行万里路”了。卢氏成了纳兰的事业上的贤内助。所以,一生一代一双人,包含多方的内容。卢氏不求自己风光无限,不求自己青史留名,她存在的重大意义就是深深地爱着丈夫,这是纳兰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激发了纳兰所有的爱情理想,促使他事业走向最高潮。纳兰的生前好友顾贞观对纳兰词有这样一个评价,他说:“纳兰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今天当我们品读纳兰词时,感受最深的就是他的真情,他的伤感,而这种情感表达最充分的就是他为妻子写下的悼亡词。康熙十六年,纳兰遭遇了他人生最残酷的一次打击,陪伴他度过三年幸福时光,他一生最钟爱的女人——妻子卢氏永远地离开了他,才貌双全、善解人意的妻子走了,纳兰的人生从此陷入了痛苦的黑暗之中,从今以后,夫妻天人永隔,相思相望却不能相亲相守,纳兰只能从记忆的碎片中搜寻妻子的点点讯息,彻骨的思念无情地吞噬着他的心,他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来宣泄对爱妻的永恒追忆,那一首首哀感顽艳的悼亡词成了他们绝望爱情的见证。爱妻的突然离去带走了纳兰所有关于爱情的美好记忆,他不愿相信眼前发生的这一切是真的,他始终固执地以为妻子只是像往常一样睡着了,他无数次沉浸在梦中与妻子重逢的甜蜜。然而,梦醒后的凄冷与孤独却更残忍地折磨着他的心。卢氏去世以后纳兰的种种表现,强烈地反映出他的悲痛与依依不舍,这个巨大的变故令纳兰深陷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绝望中,纳兰写下了大量悼亡词,来倾吐他对妻子缠绵悱恻的思念之情。纳兰对爱妻的离去到底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古代有礼制,人去世后不会马上下葬,得停灵。有地位的,可能停在寺庙里,越长时间,越说明身份尊贵,活着的人对他的依恋。古代皇帝最尊贵,天子一般停三年。清…自治时,新规定,亲王停灵一年,郡王七个月。平民百姓根据经济条件,由三天到四十九天不等。卢氏安放在双林禅院,停的时候有一年多。超过了亲王贝勒的身份。这是违反礼制的。这只能说明,他始终不愿意相信卢氏离开了自己。停灵的时间里,纳兰一有空就去看望妻子,甚至一住几天。一次在词中写道,突然看到卢氏笑盈盈地来披衣服到他身上。纳兰感到幻觉,没有心爱的人,耳中是和尚的经声,天亮了,他想不明白,妻子明明在身边,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未梦已先疑”,这种幻觉持续了他的后半生。有人这样评价纳兰:“以承平贵公子,而憔悴忧伤,常若不可终日,虽性情有独至,亦年命不永之征也。”意思是早早出现不长寿的征兆。情深不寿。一个人太多情太执著,抑郁,难长寿。养生就是养心,活泼开朗才能长寿。这样的忧伤,早就显示出不能长寿的征兆。卢氏的去世就成了纳兰生命的分水岭。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最根本的是他跟父亲纳兰明珠间的矛盾,纳兰明珠给了他一身份,可是纳兰性德自己看来却是束缚自己的枷锁。他越来越厌倦。对于大多男孩来说,第一个最依赖的人肯定是父亲。在童年的纳兰性德眼中,父亲曾是他最崇拜与依赖的人物。纳兰最感到骄傲的是,明珠在政治上的成就,二是在文化上的成就。先看看政治上的成就,值得儿子骄傲呢?有两件事,一是打击鳌拜。康熙登基时,明珠升任内务府一把手,当时有四位著名的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明珠跟他们的关系特别微妙。后来,扳倒了鳌拜的同党,明珠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这是明珠第一件政治成就。这过程中,纳兰是从八岁到十五岁,对朝中的政治斗争没有清醒认识,但是父亲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他一定感受深。二是平定三藩叛乱。当时三藩主动提出撤藩的要求,不过是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康熙把这事交给大臣议论。当时人们反对,害怕吴三桂。在明珠的坚持下,康熙下定决心同意撤藩,这个命令一下,吴三桂首先起兵反清。朝中炸了锅,有人主张处死明珠,向吴三桂求和。幸亏康熙站出来。明珠也越发感恩戴德。投入平叛的战争中。纳兰明珠功不可没。纳兰明珠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智擒螯拜、平定三藩叛乱等重大事件中立下大功,也赢得了康熙皇帝的宠信,个人的威望和事业一度达到了巅峰。父亲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成就、以及他在政坛上越来越高大的形象,成为年轻纳兰仰慕的偶像。一向文质彬彬的纳兰性德居然请求到前线去冲锋陷阵,在康熙十五年,双方对峙时,清兵与吴三桂处于拉锯时,西线战场上,清军处于守势。当时满朝文武为些捏了一把汗,纳兰性德要求上前线去。这得康熙意。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去上疏,都被康熙驳了回来。一可能是因为康熙担心纳兰白白送上性命。二可能是康
本文标题:纳兰性德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12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