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新发传染病PPT课件
新发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1主要内容新发传染病的概述1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2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3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42概述•新发传染病的概念–199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医药研究所发表了《新发传染病:细菌对美国公民健康的威胁》,首次提出新发传染病的概念:“新的、刚出现的或呈现抗药性的传染病,其在人群中的发生在过去20年中不断增加或者有迹象表明在将来其发病有增加的可能性。”–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1994年提出“处理新发现传染病的威胁——美国的预防策略”–于1995年创办了《新发传染病》杂志。–1999年又进一步提出预防新发传染病——21世纪的策略–2002年编写“全球传染病控制策略”3•新发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EID)是指近三十年在人群中新认识到的或新发现的那些能造成地域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新识别的和以往未知的传染病。4再现传染病•指发病率已降至低水平,但现在又重新流行的传染病,多由病原体变异或产生多重耐药性引起。•如:结核病、血吸虫病、白喉、疟疾、狂犬病、霍乱、登革热、鼠疫等5新发传染病的特征–新发的传染病同样具有传染病的特征:•有病原体:新发传染病病原包括新发生的、新变异的和新传入的病原•有传染性:不同的传染病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传播•有流行病学特征:即流行性、季节性和地方性•有感染后免疫6新发传染病概述•新发传染病因其不确定性、难以预测性,而使人们无法及时做出决策、采取特异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造成高病死率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7造成传染病蔓延的诸多因素城市人口暴涨,生态环境改变战乱和天灾导致人口流动公共卫生系统差,对疾病缺乏认知航空业和贸易为疾病远距离传播创造条件8霍乱、疟疾和肺结核病等死灰复燃艾滋病、出血热等易传染疾病对人类构成新威胁病原菌出现耐药,疾病防治失效传染病给人类带来了新的严重的威胁9新发传染病概述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已发现的新发传染病多达40余种,如埃博拉出血热、艾滋病、O139型霍乱、口蹄疫、疯牛病、新型克雅氏病、SARS、禽流感等,都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其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社会危害大,已经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中的重点和热点领域。10新发传染病的分类第一类:疾病本身早已为人所知,但未被认为是传染病,近30年来因发现了其病原体才被认为是传染病,如T淋巴细胞瘤白血病、消化性溃疡、手足口病等。第二类:疾病在人间早已或可能早已存在,近30年来才被发现和认识,如莱姆病、戊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第三类:疾病以往在人间可能不存在,确实是人类新出现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艾滋病等。11年份病原疾病1980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HTLV-I)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1982伯氏疏螺旋体莱姆病198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1983大肠杆菌O157:H7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1983幽门螺杆菌胃炎、胃癌1988人类疱疹病毒-6幼儿急疹1989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1990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1992霍乱弧菌O139新型霍乱1993庚型肝炎病毒非A-C肝炎1996朊粒(朊毒体)疯牛病(克-雅氏病)1997甲型流感病毒H5N1人禽流感2003SARS冠状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2009甲型H1N1流感病毒甲流12新传染病不断出现的生物学因素1、生物学因素目前仍不十分清楚2、动物在新传染病的发生上起着巨大作用HIV-I和HIV-II与猿免疫缺陷病毒具有高度同源性。禽流感病毒存在于鸡、猪、马等动物,不同流感病毒在猪等动物体内进行重组,再以新的病毒感染人类。果子狸体内分离的SARS病毒基因序列与人SARS病毒同源性达99.8%。13新传染病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1、人类乱捕乱杀野生动物动物携带病毒,大多为隐性感染人类捕杀动物,导致个别病毒有机会感染人类。2、新开农田,带病毒节肢动物增多,传染人类。3、便捷的交通有利于传染病传播。4、世界都市化,人口集中,居住环境差、拥挤、肮脏为传染病传播提供了条件。5、气候变暖,造成新的降雨格局,空气潮湿,微生物的微观生态学改变,诱导新病原体出现。6、再造森林使鹿增加,鹿是莱姆病主要宿主,导致美国、欧洲莱姆病增多。14主要内容新发传染病的概述1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2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3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415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潜伏期长人兽共患性传播方式的多样性预防和诊治困难传播速度惊人,危害严重病原体具有很强的变异性16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人兽共患性–新发传染病中有超过四分之三是人兽共患病。–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原先仅存在于动物体内,但在与人接触后,发生基因变异,导致人被感染。•艾滋病病原是非洲灵长类动物的疾病•疯牛病是牛、羊的疾病•禽流感是禽类的疾病•埃博拉出血热是非洲猎人吃了得病的野兽肉后患上的;•尼帕病毒脑炎是在马来西亚由带有尼帕病毒的蝙蝠将病毒传给猪又传给人引起的。17•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如西尼罗河出血热是原发于非洲的疾病,鸟类是其储存宿主,由于鸟类的大规模迁徙,将该病毒带至世界各地,1999年美国就发生了西尼罗河出血热的小范围爆发。–2003年12月17日,一名病人因输血感染疯牛病而致死,这是世界上第一例可能通过血液传播的疯牛病。在此之前疯牛病的传播都是经食物链感染,也就是食用了感染病毒动物的肉、脑及内脏等引起,因而,这个全球首例疑似血液感染疯牛病人,打破了人类的常规认识,使人们更加重视新发传染病的传播特点。18•预防和诊治困难–由于缺乏基线资料,对新发传染病进一步流行的趋势很难预测。–新发传染病的病原涉及到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及寄生虫等多种病原微生物,但大部分都是病毒感染所致,而病毒又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传染性。•1981年发现的艾滋病,其病原体可能早在60年前就传染给人类。•病毒来源仍不能确定但具有较强传染性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其感染性极强,叫人防不胜防。19•传播速度惊人,危害严重–人群没有免疫力,而且无有效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的办法,因此新发传染病比已知传染病具有传播快、危害性大。•被人类形容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的艾滋病,自1981年被确诊以来,其在全球范围传播速度极其惊人。•2003年春季在全球发生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疫情。•2003年12月中旬后,由H5N1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暴发,均造成人员的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除此之外,发达便捷的交通工具和国际间的密切往来也是新发传染病能迅速在全球蔓延的重要因素。20•病原体具有较强的变异性–病原微生物为了生存会不断变异,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出现新的宿主,可以抵抗人体的免疫系统和抗病毒药物的攻击,使人类在新的病原体面前表现得格外无力。•如现在的流感病毒变异的速度之快,甚至使流感疫苗跟不上形势,并逐渐呈现对已有药物的抗药性。21•潜伏期长–如疯牛病是由朊粒引起的,朊粒对理化因素有很强的抵抗力,其在134℃高压蒸汽2h以上才能灭活,从感染到发病平均28年,一旦出现症状,半年到一年内死亡。22新发传染病的表现形式–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导致新发传染病–原已存在的疾病,因致病病原体的发现而被确认的传染病–来自动物的病原体感染人并致病–原来极少发生或散发、近来出现流行的传染病–发病区域改变或明显扩大的区域性传染病–原来临床症状较轻现在变的严重或出现新的症状的传染病–曾经得到控制,但出现抗药性或重新流行的传染病–出现了慢性病症23主要内容新发传染病的概述1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特点2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3新发传染病的防控策略424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疯牛病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蜱虫和无形体病25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疯牛病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蜱传相关疾病26禽流感禽流感(BirdFlu或AvianInfluenza)是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性疾病,1878年在意大利首先发现,1955年证实其病原国际兽疫局规定为甲类传染病,高致病性,高传染性,通常只感染鸟类,其次是感染猪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不仅是鸡,其它一些鸭、鹅、鸽子等家禽和野鸟都能感染禽流感。三种类型:高致病性、低致病性、非致病性27流行病学•传染源(Sourceofinfection):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传播途径(Routeoftransmission):主要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动物的肉、蛋,污染的水和食物等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易感人群(Susceptiblepopulation):–人类普遍易感,就现有病例,儿童较为多见–从事家禽业或在发病前1周内去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的人为高危人群2829人禽流感的临床特点•潜伏期:一般为1~7天,通常为2~4天。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流感,主要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有些患者可见眼结膜炎;部分患者: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可有肺部实变体征。血常规:WBC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WBC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可出现单侧或双侧肺炎,少数伴胸腔积液。•确诊依靠病原学30人禽流感的治疗一、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二、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三、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达菲)31几种常见的新发传染病人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疯牛病丙型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蜱传相关疾病323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概述目前认为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SARS)。主要通过短距离飞沫传播,临床上以起病急、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干咳少痰和乏力、腹泻为特征,严重者出现气促或呼吸窘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于2002年11月首先在我国广东省发现,其临床表现与其他非典型肺炎相似,但传染性强,故将其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34SARS的流行病学1、传染源:患者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传染源。2、传播途径(1)飞沫传播(2)接触传播3、易感性和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儿童较少见。4、流行特征本病本次流行发生于冬末春初。有明显的家庭和医院聚集发病现象。社区发病以散发为主35临床表现•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有畏寒,体温常超过38℃,呈不规则热或弛张热,稽留热等,热程多为1~2周;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全身乏力和腹泻,常无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起病3~7天后出现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肺部体征不明显,病情于10~14天达到高峰,发热、乏力等感染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频繁咳嗽,气促和呼吸困难。36影像学检查•绝大部分患者在起病早期即有胸部X线检查异常,多呈斑片状或网状改变。起病初期常呈单灶病变,短期内病灶迅速增多,常累及双肺或单肺多叶。对于胸片无病变而临床又怀疑为本病的患者,1~2天内要复查胸部X线检查。胸部CT检查以玻璃样改变最多见。37SARS38SARS39SARS40治疗1、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和护理2、一般治疗(1)卧床休息(2)避免剧烈咳嗽、咳嗽剧烈者给予镇咳;咳痰者给予祛痰药。(3)发热超过38.5℃者,可使用解热镇痛药,儿童忌用阿司匹林。(4)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应该作相应的处理。3、氧疗41治疗4、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指征(1)有严重中毒症状,高热持续3天不退;(2)48h内肺部阴影面积扩大超过50%;(3)有急性肺损伤(ALI)或出现ARDS。5、治疗并发症和(或)继发细菌感染6、早期可试用抗病毒药物7、重症患者可试用增强免疫功能的药物8、可选用中药辅助治疗42
本文标题:新发传染病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1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