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贯标ISO > 《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
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规划成果(草案)公告前言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松原市接壤,西与内蒙古毗邻,南与辽宁省相连,北与长春市相依,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因四战四平闻名于世,素有“东方马德里”之称。四平是吉林省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建城已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持续发展,到2009年底,四平中心城区人口已达53万人,建成区已达53平方公里。《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均已实现或突破。经省住建厅同意,四平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在新的时期,四平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实施,对四平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一核三带”发展战略,紧扣“做大一核、开发东南、拓展西北”的主题,充分发挥城市的区位交通、产业、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促进四平快熟隆起,《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提出把四平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新型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为了更好地谋划四平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成果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四平市人民政府2011年12月1日1.总则1.1项目背景《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是1998年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的,自实施以来,较好地指导了四平市的城市建设,对构建良好的城市空间形态、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四平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全球分工和区域化合作日益加深,对城市的专门化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战略的提出,为区域战略格局的划分提供了新思路;沿海地区要素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为欠发达地区带来发展机会;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已经到期,根据吉林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修编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吉建规[2007]11号),四平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年)》。1.2规划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吉林省建设生态省的目标要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健康城镇化道路,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和循环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职能和创新能力,加强在省域南部的区域辐射能力;促进文化繁荣,创造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引导四平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3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3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中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1.4规划层次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市域: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四平市市辖区、公主岭市、双辽市、梨树县、伊通满族自治县,面积14080平方公里。规划区:四平市辖区的范围,包括铁西区、铁东区,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铁西区的站前街、英雄街、地直街、仁兴街、北沟街、平西乡和铁东区的解放街、北门街、四马路街、北市场街、黄土坑街、七马路街、平东街、平南街、城东乡,以及山门镇的塔山村和老城村,总面积331平方公里。2.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2.1城市发展总体目标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以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和城乡协调,建设吉林省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2.2城市发展策略2.2.1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省际层面,加强与辽中南城镇群的联系,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深化与蒙东地区的合作,实现资源互补,产业互促;(2)省域层面,立足区位优势,强化在吉林省南部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促进整体实力提升,积极对接融入长吉一体化区域;(3)市域层面,加强交通联系,便捷中心城区与所辖市、县的交通联系。加强市域的分工合作,引导产业在市域内合理分布,增强整体竞争力。注重生态建设,保护山体林地。2.2.2城乡统筹发展策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非农产业经济,适度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培育服务业,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建立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制度,保护农民利益,促进解决“三农”问题。2.2.3产业发展策略(1)全力提升传统产业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强化换热器、汽车零部件、行走机械和精细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区域性专业物流中心,探索建设区域性玉米期货市场,大力发展品牌店、专卖店、便利店、超市、汽车服务等多种形式商业业态,发展粮食、化纤、钢铁等专业性会展,加强旅游营销,完善景区基础建设;(3)积极培育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引进太阳能等先进技术企业,培育四平光伏产业,加快精选砂、硅灰石、石灰石、膨润土等非金属矿产加工产品的集约化、规模化开发。2.2.4环境保护策略优化产业结构,统筹污染产业布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城市。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3.1市域人口发展预测规划四平市域总人口规模2015年达到350万人,2020年达到360万人,2030年达到380万人。3.2市域城镇化水平预测规划市域城镇化水平2015年达到43%左右,城镇人口约为148万人;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4%左右,城镇人口约为190万;203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63%左右,城镇人口约为240万人。3.3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主、两副、四带”“一主”是指四平市中心城区这一主中心;“两副”是指培育公主岭和双辽的中心城区作为市域副中心城市;“四带”是指沿哈大轴线、105省道、长春外环高速公路(规划)和吉林南部次区域高速公路(规划),形成城镇发展带。3.4市域城镇规模结构规模结构规划为特大城市(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10-20万人)—小城镇(10万人)四个等级;特大城市为四平市中心城区;中等城市为公主岭市中心城区和双辽市中心城区;小城市为梨树县城(梨树镇)、伊通县城(伊通镇)和范家屯镇;小城镇包括5-10万人的小城镇3个,1-5万人的小城镇15个,1万以下的小城镇36个。3.5市域城镇等级体系规划规划形成“市域中心城市-市域副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镇-市域重点镇-一般镇”的五级等级体系。3.6市域主要城镇职能分工四平中心城市是全市的综合性中心,是省域南部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以农畜产品加工、化学工业和机械制造(包括换热器、汽车零部件等)为主要基本职能;公主岭城区是服务市域北部的副中心城市,以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物流商贸、农畜产品加工为主要基本职能,同时为公主岭市域及邻近地区提供部分公共服务职能;双辽城区是服务市域西部,沟通四平与蒙东地区联系的副中心城市,以电力、建材、交通和商贸物流为主要基本职能。随着交通区位的显著提升,物流职能是双辽的重点发展领域;梨树县城为县域提供公共服务职能,以农畜产品加工、建材和农用机械制造为主要基本职能;伊通县城为县域提供公共服务、农畜产品加工等职能外,同时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和紧邻长春的区位优势,主要发展风景旅游和度假休闲、汽车零配件生产加工等基本职能,同时随着交通区位的不断提升,逐步发挥交通枢纽的职能。范家屯镇为市域东北部地区提供综合服务职能,是周边地区商贸中心,也是长春都市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和居住为主要基本职能。其它城镇职能详见“四平市域城镇职能结构一览表”3.7市域产业空间结构:“一核三带”“一核”:由城市区和城市周边区构成的产业发展核心。城市区即以四平市建成区为主体,涵盖铁东区、铁西区。包含四平经济开发区、红嘴经济开发区,铁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铁东经济开发区;城市周边区包括梨树县城及城东乡、平西乡、山门镇、叶赫满族镇、石岭镇、十家堡镇共6个乡镇的区域;“一核”的建设重点是“开发东南、拓展西北”,东南重生态宜居,西南重生态建设,西北重装备制造,东北打造汽车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港。把四平市建设成为吉林省中南部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三带”:即四平至长春经济发展带(长平带)、四平(经辽河垦区)至郑家屯经济发展带(四郑带)、长春外环经济发展带(环长带);“三带”建设要以县城为支撑、节点镇为重点,突出产业特色,加快城镇化步伐,建设成为区域性特色经济走廊。通过“南接北融”,使产业不断集聚、结构不断优化、实力不断攀升,形成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4.城市性质、职能与城市规模4.1城市性质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吉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省域南部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4.2城市职能四平市的城市职能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新型产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4.3人口规模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2015年,中心城区人口67万人;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76万人;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107万人。4.4用地规模中心城区到2015年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8平方公里以内,2020年的建设用地控制在77平方公里以内,2030年的建设用地控制在119平方公里以内。5.中心城区规划5.1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规划期内主要发展方向向北,向东、东南和西侧发展为辅。5.2规划结构2030年四平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城两翼,两心三带”。一城:指四平中心主城区,也就是城市环路内发展的城市建设用地。一城是中心城区的各项职能综合发展结合的地区,也是四平作为中心城市和宜居城市的服务中心。两翼:指四平市向西北、东北两个方向发展的产业组团。其中西北方向主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型产业的工业组团,东北方向主要是发展以物流加工业、汽车零部件、行走机械为主导产业的物流产业组团。两心:指传统商业中心和高铁商务中心两个市级综合性中心。传统商业中心由原铁西、铁东的商业区结合发展而成;高铁商务中心依托高铁站设立带来的人流,开展现在城市功能中缺失的高端金融、商务职能。三带:指规划期内北河、南河、中轴绿化带三个城市生态走廊。5.3用地布局中心城区构建城市5类功能片区,包括:居住生活片区:主要位于中心城区复兴路以南区域,是居住生活与公共服务各项职能综合发展的地区工业片区:主要是位于城市西北部的四平红嘴高新技术开发区、吉林四平循环经济园区,重点发展换热器、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化工、建材等产业;位于城市东北部的铁东经济开发区,以汽车零部件、行走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另外保留位于城市东南的平东老工业基地的大部分工业用地,对现有产业腾笼换鸟,实现产业门类和环境品质的提升。研发服务片区:依托中心城西北、东北两个开发区分别设立一处研发服务中心,重点研究循环经济、行走机械、农产品深加工等前沿科技,并提供大型批发市场、商务办公等生产性服务设施。物流片区:结合中心城东北部高速公路和铁路编组站、货站的优势,建设集运输、存储、配送、装卸、物流信息管理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仓储中心。教育片区:依托吉林师范大学,建设高等教育中心,并积极发展职业教育。5.4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两个综合性中心:旧城商业中心、高铁商务中心;1个专业型中心:平东文化创意产业中心。旧城商业中心:以商贸、旅游、大型商业零售等功能为主;高铁商务中心:结合高铁站和市级行政中心的建设,打造以商务办公、金融服务、会议展览等功能为主,同时完善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平东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结合平东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南河景观带建设,开发服务于全市的剧院、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及动漫创意产业项目。规划设置9个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其中7个居住片区服务中心集中了相应级别的商业、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为周边居住的区市民服务;2个研发服务中心,分别位于中心城区西北的红嘴开发区
本文标题:《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30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