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卷
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3×20=6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1.人体的体液是指()A.细胞外液和消化液B.细胞内液和血液C.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B.呼吸酶C.葡萄糖D.血浆蛋白4.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渗透压下降C.糖尿病D.细胞代谢紊乱5.下列不能构成人体内环境的是()A.淋巴B.细胞外液C.血浆D.细胞内液6.血浆中的水来自()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7.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8.如果支配左腿的传入神经及中枢完整,而传出神经受损,那么该左腿会()A.能运动,针刺有感觉B.不能运动,针刺有感觉C.能运动,针刺无感觉D.不能运动,针刺无感觉9.下列关于激素的陈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有机分子B.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各种生命活动C.激素是信息分子D.激素只运输给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10.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吞噬细胞B.靶细胞C.T细胞D.浆细胞11.在特异性免疫中主要起作用的细胞是()A.红细胞B.吞噬细胞C.淋巴细胞D.血细胞12.在制备抗蛇毒毒素血清时,需将减毒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反应和所利用的蛇毒分别是()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B.特异性免疫,抗体C.非特异性免疫,抗体D.特异性免疫,抗原13.某人因交通事故脊髓从胸部折断了,一般情况下()A.膝跳反应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B.膝跳反应不存在,针刺足部有感觉C.膝跳反应不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D.膝跳反应存在,针刺足部无感觉14,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因为()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获得了抗体.15.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因为芽和幼叶()A.迅速生长B.进行光合作用C.产生生长素D.储存较多的有机物16.在农业生产上,2,4-D可用于麦田除草,原理是()A.高浓度时促进杂草的衰老B.高浓度时抑制杂草的生长C.低浓度时促进杂草衰老D.高浓度时促进小麦生长17.下列不是植物激素的是()A.乙烯B.吲哚一酸C.吲哚丁酸D.2,4-D18.关于植物激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类化学物质B.在植物体内含量很少C.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D.促进植物生长19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是()(多选)A.只在低浓度时起作用B.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C.既能疏花蔬果,也能防止落花落果D.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20.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绿篦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篦定期修剪,目的是()A.抑制侧芽生长B.抑制其开花结果C.抑制向光性D.促进侧芽生长二。填空题(22)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2)由或分泌的进行调节叫做激素调节。3)免疫系统由,,构成的。4)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时抑制生长(后两个空填“高”或“低”)。5)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6)估算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和()。7)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包括(),()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发送信息,汗腺分泌(),毛细血管();同时,()和()产热()。三。连线题(4分)赤霉素促进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素促进果实的成熟脱落酸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乙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衰老和脱落四,画概念图(9分)五,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5分)淋巴组成细胞内环境稳态温度例如例如例如外环境(不是考试题)1.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D.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2.现有一幼鼠,先天无胸腺,此鼠的免疫状况是()A.有全部的细胞免疫能力B.丧失一切免疫能力C.有全部的体液免疫能力D.保留部分体液免疫能力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B.记忆细胞C.过敏反应D.免疫反应4.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最初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5.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效应T细胞6.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7.血浆中的水来自于()A.组织液B.组织液,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消化道,组织液,淋巴8.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内环境B.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C.人体内所有的体液统称为细胞外液D.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9.与内环境物质交换关系最密切的是()A.消化,呼吸,神经,内分泌B.消化,呼吸,循环,泌尿C.循环,泌尿,消化,神经D.神经,内分泌,免疫,运动10.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A.纤维素B.尿素C.激素D.维生素11.血浆的渗透压主要与什么有关()A.血浆蛋白B.无机盐C.Na+,K+D.A和B12.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的方式从消化道中进入内环境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内的环境就指体液13.内环境的稳态主要是指()A.温度,酸碱度B.血糖,血盐C.成分和理化性质D.细胞数目和大小14.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个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的稳态不能维持,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15.稳态的生理意义是()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B.使兔业的PH保持相对恒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16.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液17.人体细胞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的途径是()A.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体外B.细胞—内环境—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体外C.细胞—循环系统—内环境—呼吸系统—体外20。当人体处在寒冷环境中为抵御严冷,体内激素的分泌会发生变化,其中分泌量增加的是()①促甲状腺激素②胰岛素③生长激素④肾上腺素⑤甲状腺激素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21。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D。抗利尿激素22。单细胞和某些多细胞生物的什么话的调节方式是()A。只有神经调节B。只有体液调节C。以体液调节为主D。以神经调节为主23。与激素调节相比,神经调节具有的特点()①调节速度快②调节速度慢③作用范围广④作用部位准确⑤作用时间短⑥作用时间较长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①④⑤24。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1。右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激素B的名称是.(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3)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激素调节的作用途径是通过运输.下图为人体某组织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都属于细胞外液,请在下列方框中分别填写其名称:(2)请在(1)中用箭头表示出a、b、c三者之间的关系。(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__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因此,只有维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的稳态,机体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长时间行走后,脚底会磨起“水泡”,刺破水泡,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的形式()向传导.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中,只能由()释放释放,然后作用于()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向传导,例如,从一个神经元的()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或().兴奋从一个神经元通过()传导下一个神经元.2.(),()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和()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的主要“作战部队”主要是()。3)免疫系统有(),(),()等功能。4.(),()和()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5)溶液中()对()的吸引力叫做溶液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6)血液的成分是()和().7)正常机体通过(),使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状态叫做().abc③④②①甲乙丙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AB③④②①甲乙丙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AB6)反射弧由(),(),(),(),(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必修三-期中考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67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