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合同/协议 > 大学生科技创新可行性策略分析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可行性策略分析摘要:针对目前高等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完全相符,学生科技创新水平亟待提高的问题。采用市场调研及理论分析相互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指出了如何以人的自身需求为本,从学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情况入手,改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科技创新可行性策略,构建创新型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实践证明,从市场反馈角度出发改善原有的学生科研管理,相机抉择构建有效可行的方法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是大有裨益的。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证分析相机抉择可行性策略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026-02对于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毋庸置疑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中国高等教育以其特色的模式曾经并一直为社会输送着不竭的人才,与此同时,所显现的滞后理念及教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却愈加突出,体现在教育主体上的后果就是:培养的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科研能力不足甚至很差,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大学毕业生满腹经纶却无的放矢。1提高科技创新现状的可行性模式构想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但截至目前很多高等教育依然按部就班的习惯于已有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尽管教育者们也试图改变这种现状,但效果似乎还未彰显。按照三层调研法后的统计改善策略分析,笔者较浅显地构建了下图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图(见图1)。图示表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科技实践平台,为学生科技创新搭架子,找位子,出点子,提供较好的硬件设施及软环境配套机制。2新模式构思下的可行性策略可行性策略基于现状,注重差别化,时间化,不过分强调以得名次的竞技科技创新理念,而要重视培养。学习的基础是研究,研究的过程就是学习,要以研促学,研学互动,克服学生科研能力真正不足的短板。2.1多平台、多视角、多举措所谓的多平台指的是科技创新必须既注重群体也要关注个体。针对以往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覆盖面较低,参与人数较少的问题,要首先构建全员参与的兴趣平台,要求每位教师每年必须按照相关要求组建本人研究方向的多人一组的兴趣组。要求学生每人每年至少选取一方面兴趣科研创新作为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选择环节,鼓励学生参与校外课题,特别是与本专业学科发展相关联的科技项目。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二级学院要成立兴趣小组结合平台,就某一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研究并以此为依托突出抓好拔高平台,这一平台建设是出成绩见效果的关键,要普及与选拔并重、质量与效益并存。多视角就是多角度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比如:科技创新要强化诚信治学教育,倡导学术文明;要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研究方法,研究习惯,研究态度及研究意识等制定探讨研究计划方法;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上要引入目标管理、精细化管理、项目管理等科学性管理方法与理念等等。多举措就是激励机制效果突出,实施机制切实可行。比如:浓厚学术氛围开办“博士及教授讲坛”;研究生与本科生“结对子”实行一帮一,一助一,多帮一创新团队建设;实行学分置换制度,参加“全国计算机嵌入式设计大赛”并取得名次的同学在相关课程学习时候可以免修;要有一批甚至是一大批有热情肯投入的教师,学校要通过制度建要求并鼓励教师引导带动学生搞科研搞创新;每年投入相对较多资金支持学生进行科研立项并按照科研立项正规程序引导学生撰写立项书及答辩,获得学校资金项目支持的要进行过程监控与管理,要出成果见东西。2.2注重成果积累与转化,形成学、研、产良性循环不看广告,看疗效。科技的事情最终还是体现在应用上,理论源于实践而最终应用于实践并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重在培养,但绝不是只开花不结果,因此,成果必须要积累,可以面向市场的必须经过合理的包装进行转化。高校应该建立自己的“大学生创业中心”[2]实现大学生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变。可以考虑引进实力雄厚企业的实验科研基地,弥补学生科研实习的不足,依托实验室建立学生科技创新的孵化基地,打造学、研、产相结合的良性循环互动机制。取得收益的科技产品要把效益的一部分反馈到学校科技创新的平台建设中,增强学生创新的硬件设施,设立专项“科技奖学金”,从制度上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的热情,从实际上让那些具备并为之不懈努力的学生们从成就感上得到应有的回报,以群体提拔个体,以个体典型示范群体。同时,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无疑会对毕业生就业与求职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对具备创新能力的同学是情有独钟的。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是创新,一个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创新,那么学生的创新就是学校发展的外在显现。2.3拓宽渠道,完善可持续性培育体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低,他们将来的发展空间就会受到限制,生存就要受到威胁,学校声誉就会受到影响,学校品牌就会被拖累,学校发展就要面临从新洗牌,这是一个我们教育者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因此,学生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必须着眼于未来,面向社会,可持续可发展,要变“阶段性”为“长期性”、变“局部性”为“全局性”。学校上下应该牢固树立素质能力教育思想,全员参与科技创新培养体系的实施过程;全方位开展,做到学生科技创新“六进”即:进课堂、进公寓、进实习、进社会、进设计、进人心;建立学生与教师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术梯队,形成科技创新“传、帮、带”。实施过程要课程化不要课余化;一手抓科技创新指导与服务,一手科技创新市场的培育与服务;走出去,开拓科技创新市场,项目与社会热点结合紧密,请进来,广开科技创新渠道,真正把教育融入社会,溶于时代进步。3结语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可行性策略是解决传统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能力与市场需求不适应等问题的一种有效办法,国内部分高校实施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sresearchtraining,简称“srt”计划)也是可以借鉴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率先实行urop(undergraduateresearchopportunitiesprogram)计划[3],为本科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也有独到之处。除此之外,学校各社团组织特别是科技类社团应该重点扶植并应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成为学生科技创新与教育创新,教师创新的播种机。诚然,没有一劳永逸的方法,更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在相对情况下适合的只是暂时的,可行性策略也要相机抉择,学会改变实现自我创新。参考文献[1]蒋云飞.赢在创业[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6):127.[2]廖泉文.人力资源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99.[3]田必琴.我国职业生涯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m].法制出版社,2010:154.
本文标题:大学生科技创新可行性策略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68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