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71—73页的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从条件出发展开思考,分析并解决相关问题。2.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归纳和简单推理能力。3.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体会“从条件想起”的策略。教学难点:体会策略的使用条件和适用范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前黑板出示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我们今天和小猴一家去果园摘桃.二、教学例题,感悟策略1.理解条件的含义。出示例1: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师:在这道题中,你能找到哪些条件?哪个条件需要我们重点分析?你是怎么理解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第四天比第三天多摘5个……接下来,我们就帮助小猴算一算,它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呢?2.不同方法解答(1)列表表格中的后一个数和前一个数有什么联系?为什么一直在加5?第二天是根据哪两个条件得到的?第三天是根据哪两个条件得到的?第四天呢?第五天呢?(2)分步列式你能说说这位同学是怎样想的吗?(教师板书)(3)乘法算式:这里的2×5表示什么?哪来的2个5?第二道算式中的4×5又怎么理解呢?3.比较2解决问题的方法各不相同,但我们在思考、分析问题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小结我们是根据第一天和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先求出第一天的;再根据第二天和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求出第三天的。像这样,读一读条件,想一想条件之间的联系,顺着条件往下想,这样的方法叫做从条件想起。三、巩固深化,提升策略1.想想做做第1题师:根据这个条件,你能求什么问题呢会解答吗?师:我们看第二幅图,仔细看,又看出了什么条件?师:苹果的重量我们已经知道了,是多少?那根据这两个条件,又能求出什么?(橙子的克数)小结:刚才,我们先根据4个苹果重400克求出了每个苹果重多少克;再根据橙子比苹果重20克求出了橙子的重量。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从条件想起。2.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一个皮球从16米的高处落下,如果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第3次弹起多少米?第4次呢?师:你是怎么理解“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半”这句话?假设皮球从一个高度落下,让学生指一指第一次和第二次弹起的高度大约在哪?师:咱们借助动画让其他同学也来看一看这个过程。(课件演示)皮球下落以后会弹起,弹到哪呢?(8米)也就是几米的一半?(16米的一半)第二次呢?(4米)是根据哪个条件知道的呀?3.想想做做第3题。(1)指名读题。(2)我们可以画些什么来帮助我们理解呢?(3)谁来汇报一下。苹果和桃子之间有几个水果?四、自主实践,导悟提升1.选择合适条件解决问题①猴小弟摘了3篮桃②猴小妹摘的比猴小弟少6个③猴妈妈摘了40个桃④每篮装了10个桃学生同桌讨论,说一说选择哪些条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学生列式计算。2.选择合适条件解决问题3每个魔盒里的彩球个数都比前一个少4个。想要求出3号魔盒里有多少个彩球,你想先知道哪个魔盒里球的数量?学生选择任意一个魔盒,根据魔盒里球的数量求出3号魔盒球的数量。五、回顾总结,反思策略师:看我们前面解决的这些问题,虽然条件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同,但在思考的时候,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读一读条件,想一想条件之间的联系,顺着条件往下想,这种从条件想起的方法,是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策略还有很多,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和大家一起继续探索。
本文标题:三上《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792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