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幼儿心理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1、前言1.1课程性质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课程。本课程主要探讨幼儿心理发展中主要问题。教材分为8个章节。内容分别为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概述。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分别讨论,强调幼儿园的活动设计、游戏更多地是为促使其心智健康发育服务,本着更好地突出教材的时代性、职业性、专业性,进一步强化和完善学生能力培养的思想,教材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本在教材中,不仅增加了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反映幼儿教育时代精神的内容,而且对原教材过时的内容那个了删减,力求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本课程参考学时为72学时。2、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教学工作必需的心理学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的年龄特点、发展趋势,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初步能力,逐步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了解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以及幼儿的活动心理。能依据幼儿特点,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初步具备幼儿园基层岗位幼儿老师的工作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达到以下主要职业能力目标:了解幼儿心理学的一般问题,建立理论框架熟悉幼儿的认知和言语发展的有关知识了解幼儿的情绪、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熟悉幼儿在活动中的心理3、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工作任务课程内容与要求活动设计参考课时1绪论1.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知识2.掌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3.理解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和实验法(难点)活动一:认识心理现象查阅资料,讨论对什么是心理现象活动二:幼儿心理的影响因素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学生讨论2幼儿认知的发展1.掌握幼儿认知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能运用相关知识解析幼儿在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活动一:幼儿感知觉特征和幼儿注意发展活动二:幼儿记忆的发展活动三:幼儿想象的发展活动四:幼儿思维的发展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幼儿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的特点,讨论感知觉发展、记忆发展、想象发展、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3幼儿的情绪和情感1.了解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2.如何保证幼儿情绪的健康3.教师如何发现并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活动一:情绪情感发展的主要特征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幼儿情绪情感的特点,讨论言语发展的影响因素活动二:克服不良情绪视频展示幼儿园实际场景,讨论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4幼儿的社会化1.了解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理论2.掌握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及重要性3.掌握依恋的特点和发展规律4.理解同伴关系对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5.掌握社会行为与道德的发展特点6.学会应用有关知识帮助幼儿改善社会化发展中的不良处境和不良行为特征活动一:幼儿语言发展规律、依恋的特点、同伴关系的重要作用、道德的发展特点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幼儿社会化并进行讨论5幼儿的个性1.熟悉幼儿的个性有哪些特点2.了解个性与幼儿活动和发展有什么关系3.会评价幼儿个性活动一幼儿个性特征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幼儿个性特点,讨论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活动二幼儿个性与活动和发展的关系视频展示幼儿个性,讨论个性和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个性6幼儿的心理健康1.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和标准2.掌握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及其影响因素3.掌握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方法活动:幼儿活动中的心理分别展示幼儿园不同课程的活动片段,讨论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哪些心理特点7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几种主要理论1.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主要观点2.学会分析学前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活动:上网查找相关心理学家的流派及他的成就8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1.了解幼儿心理知识对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的作用2.学会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释学前教育中的问题活动:幼儿的心理分别展示幼儿园的活动片段和生活片段,讨论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哪些心理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4、实施建议1教材编写(1)本课程教材编写应打破传统的学科式内容体系,构建以任务引领和职业能力培养以及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课程内容体系。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编写。(2)教材编写应以行业专家对物流业务流程所涵盖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和开拓性相统一的课程思想,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热爱与追求,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并应为教师留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的空间。(3)教材内容应凸显实践性、应用性和层次性的特征,不求体系的完整性,强调与岗位业务相吻合,并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接受。(4)教材提倡图文并茂,增加直观性,有利于初学者引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持续性。2教学建议(1)精讲与见习实践相结合。(2)加强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理解儿文基本概念、启发幼儿思维和培养幼儿语言表达。(3)注重“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活动项目,由教师提出要求或做出示范,组织学生进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幼儿园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掌握本课程要求的职业能力。(4)应注重工作情境的模拟,以挂图、多媒体、微课、案例分析、现场见习实习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5)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探索职业教育的新方法、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教学评价(1)以学习目标为评价标准,坚持用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习评价宜以过程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引导,过程评价以鼓励为主。(3)教学效果评价重点评价学习者的职业能力。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资源,通过搭建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联合各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2)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3)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4)利用幼儿园实训中心,将教学与培训相结合、教学与实训相结合,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5学习评价与考核1.考核在第一学年末进行。2.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注重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实作能力。3.考核具体内容、标准(待定)6、教材使用说明使用幼儿师范学校教学用书《幼儿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年4月第二版)幼儿心理学专项能力细目表任务专项能力能力目标知识技能态度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判断其心理发展特征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熟悉幼儿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热爱本专业勤于实践、富于创造,责任感强、活泼热情、充满自信、科学、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幼儿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特征以及如何在活动中发展这些幼儿注意、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特征以及如何在活动中发展这些特征的措施掌握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认知和言语的技巧。掌握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学会处理幼儿常见疾病幼儿常见的传染病、非传染病知识及预防熟练掌握科学有效的常见病预防、患儿护理措施细心认真、富有爱心学会处理幼儿情绪、情感和个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幼儿情绪、情感和个性的发展特点以及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知识学会处理幼儿情绪、情感和个性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技巧掌握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运用所学知识在活动中促使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活动心理的相关知识初步学会在艺术、教育等活动中发展幼儿心理好学上进、积极进取。
本文标题:幼儿心理学》课程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33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