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1/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发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过程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水通电分解是什么变化?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提出问题: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改变呢?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无变化?【假设与猜想】(引导)根据同学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家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思考问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2/3学生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并总结。可能以下几种情况:1.反应前质量总和大于反应后质量总和。2.反应前质量总和小于反应后质量总和。3.反应前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质量总和。在设计方案前,先请同学们讨论与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同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2、实验该怎么做,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3、实验中需称量吗?需称量几次?4、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何要求?方案1、测定白磷燃烧前后的质量学生观察:(1)反应装置及反应物的状态;(2)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及装置的总质量M1;(3)反应现象(4)冷却后称量反应后总质量M2;M1与M2的大小关系分析归纳:反应前总质量M1等于反应后总质量M2。方案2、硫酸铜与铁钉反应学生观察:(1)反应装置及反应物的状态;(2)称量反应前反应物及装置的总质量M1;(3)反应现象(4)称量反应后总质量M2;M1与M2的大小关系分析归纳:反应前总质量M1等于反应后总质量M2。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见课本)(演示实验)P94实验5-1:称量两次,天平平衡吗?为什么?此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分析原因)学生讨论实验5-2;(1)、天平平衡吗?【反应前质量总和与反应后质量总和的大小】为什么?1、探究质量守恒的实质(提问)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的总质量为何相等呢?从微观上该如何分析呢?(学生阅读课本95页)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3/3水电解的微观微观解释(提问)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会变化吗?引导学生共同讨论、思考总结,得出守恒的微观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没有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元素的质量也不变。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课件:练习)3、交流总结二、板书设计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本文标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3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