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高中地理必修一)郑浩0911060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前部,主要内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的能量的传递流动及其带来的影响和效应。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与前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相呼应,又对后面的大气运动、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天气和气候等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铺垫的作用。大气的受热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能量传递过程,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所呈现的资源非常少,只有两段文字和一幅图。仅用教材的资源学生很难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要合理补充。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大气保温作用及基本原理,分析具体的地理现象,解释具体地理问题等。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节内容对于高一同学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而且专业名词较多(如地面反射、大气逆辐射、长波辐射、短波辐射等)这对于高一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所以不宜以平白直叙讲解的方式来教授。可以将复杂的过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过程分别图示讲解,这样同学们比较容易接受。又由于本节内容主要是比较抽象的空间能量传递的过程,所以用图示法和演示法来教授是很好的方式。另外高一同学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可以用拟人或者比喻的方式来解释引导。如可以讲太阳、地球、大气比作小人,将能量的传递和吸收比作吃饭获得能量。另外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同学们对于新知识“看的着”、“摸得到”。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通过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能画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2)学生能说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之间的关系,明确地面才是大气的直接热源。(3)学生能够利用本节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过程与方法:(1)利用图表法引导学生利用大气受热示意图等图表进行识图和绘图,培养学生图形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通过拟人、比喻等形象生动的讲解法,学生能从新的角度对地理事物进行从新认识和体会。(3)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对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同学们初步了解全球温室效应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环保、低碳意识。(2)通过对大气受热过程的生动形象学习,学生从探究和学习地理事物和现象中获得乐趣,陶冶豁达、积极的情操。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大气受热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点。(2)由于与后面的热力环流等知识相呼应,故地球表面不同区域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的差异性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重点。(3)明确地球表面是大气的主要和直接热源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重点。教学难点:(1)由于高一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读图能力欠缺,故学生真正理解大气受热过程的空间环节是难点。(2)由于本节内容牵涉到物理学知识,学生对能量的传递理解较吃力,故能量传递机理是难点。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中结合PPT演示和板书【导入】相信同学们都知道天气预报总会播报每天的气温是多少度,如今天气温大概28℃,我们知道温度是能量的一种表征,那么大气的能量是来自哪里呢?噢,我听到有的同学说这还不简单吗不就是太阳晒热的吗?那么事实是这样吗?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小实验。【老师】首先我们在炎炎烈日下放四块摞起来的面包,那么太阳晒一段时间后是最上面的一块面包热一些还是最下面面包热一些呢?【学生】上面的。【老师】好,现在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很紧张,那么相信同学们肯定听过日本有一座美丽的山叫做富士山。富士山是什么特点呢?大家一起来看看这张图片,可以看到富士山山顶白雪皑皑,山脚下绿树如茵、鸟语花香、、、、、、(学生肯定发现了)那就奇怪了,按照刚才的逻辑,富士山顶应该被太阳晒的更热一些才对,现在情况却正好截然相反、大相径庭。难道这不奇怪吗?好,同学们先带着这样的疑问,待今天的课学完以后我们就能解释它啦!大气的受热过程[板书]【老师】我们知道能量在自然界中传播方式有很多种,如传导、对流。今天和同学们介绍另一种传递能量的方式—辐射。同学们都听过哪些辐射呢?【学生】电脑辐射、手机辐射、核辐射、、、、、、【老师】其实我们今天说讲的太阳、地球和大气传递能量的主要方式也是辐射。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来传播的,我们知道波都是有波长的,波有短波、长波之分,相应的辐射方式就有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那么太阳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呢?太阳表面的温度高不高啊?【学生】那肯定很高了。【老师】太阳表面温度大概6000K,连钢铁都能瞬间变成蒸汽。[下面边写板书]太阳的能量高,单位时间内释放的能量就多,也就是频率很高,由物理知识知道频率与波长成反比,频率高所以电磁波是短波,所以太阳辐射是什么辐射?【学生】短波辐射雷同说明地表辐射和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老师转承】下面我将学习今天最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学习最最重要的内容之前呢先聊一聊比较轻松的话题:不知道同学们偏不偏食?【学生】偏食、我也偏食、、、、【老师】其实老师我呢也偏食,老师我是怎么偏食的呢?我吃饭喜欢吃肉不喜欢吃蔬菜,喜欢喝饮料不喜欢喝白开水。其实我和大气蛮像的,也可以说大气和我蛮像的。【学生】笑。。。。【老师】那大气怎么和我像的呢?大气呢喜欢吸收长波辐射,不怎么吸收短波辐射,也就是说大气喜欢吃长波辐射,不喜欢吃短波辐射,呵呵。【学生】哈哈哈。。。。【老师切入】呵呵呵,那么我们来看看今天最最重要的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大气受热过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那么我们将它分为三个相对简单的过程来学习。【老师】第一个过程,太阳开始向地球进行短波辐射,首先到达大气,那大气一看是短波辐射他会怎么办?【学生】肯定不吃啦【老师】同学们真聪明,大气讲我才懒得吃你短波辐射,所以短波辐射就这样透过大气到达了地面。地面一看短波辐射,对大气说你不吃我吃,就这样地表吸收的太阳主要的短波辐射,地球吸收了辐射温度升高了。地面想想说,我这样吃掉是不是有点独吞了,不行我也要向外辐射,于是就进入了第二个过程。【老师】首先地表向大气进行辐射,地球的辐射是什么辐射啊?【学生】地表的辐射是长波辐射。【老师】大气这次高兴了,大气一看到好多长波辐射会怎么样啊?【学生】大气肯定想吃啊。【老师】那么大气这次开心地把主要的地表长波辐射吃掉了,大气获得了能量温度也升高了。大气想了想说:地表兄弟你真够义气,我也不能忘恩负义,我也要报答你。于是大气又向地面进行辐射,这就进入了第三个过程。那大气辐射是什么辐射呢?【学生】是长波辐射啦【老师】对,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因为这支大气辐射是返向地面进行辐射的,所以我们将这支长波辐射称作大气逆辐射。那么我们回头看可以将这三个过程看成一个大写的“倒N”字型。第一条线是由太阳指向地球,地球被太阳加热,所以我们将这个过程形象地称为“太阳暖大地”。第二条线是由地球指向大气,大气被地球加热,这个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为“大地暖大气”。第三条线是由大气指向大地,以至于大地温度降低的不多,这个过程我们形象地称为“大气返大地”。【老师】刚才我们讲的这三个过程呢就是大气受热过程中能量的主要流动方向。那么还有少量的能量是到哪里去了呢?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过程,当太阳经过大气时大气中的云层会反射一部分太阳辐射。另外大气虽然不喜欢吃短波辐射但还是会吸收少量的太阳辐射。其次,当大地向大气进行长波辐射时也有一小部分的地面长波辐射没被大气吸收,跑到了宇宙空间里去了。最后,大气在进行大气辐射的同时与大气逆辐射相反的方向会有少部分大气辐射跑到了宇宙空间去了。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大气的受热全过程!那我们来看这样几个小问题:1、太阳和地表哪个才是把大气加热的直接热源?【学生】哦,是地球表面2、大气受热过程中主要能量流动是从__到___,再从___到什么___,再从___到什么___?【学生】先从太阳到地面,再从地面到大气,最后从大气到大地。3、大气受热过程中少部分的能量是怎么流动的?分别从三个过程来讲。【学生】。。。。。。。。。。。。。。。。。。4、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的时间来画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马上请几名同学上黑板来画画。【学生】画画中。。。。老师下去指导。……这部分结束【首尾呼应】同学们还记得课开始时的那个小实验吗?【学生】记得【老师】那同学们知道原因了吗?【学生】知道啦【老师】那请XX同学来解释下。……本部分结束【老师】这节课就上到这,同学们课后好好复习,完成练习作业,然后互相讨论交流以下几个问题:1.夜晚大气受热过程是如何进行的?试着分析大地的温度的收支状况,得出什么结论?2.月球上大气很稀薄,试解释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较地球很大?3.太阳直射点周年在赤道附近移动,但赤道温度较赤道附近的低纬地区却不是最高的,试分析其原因。4.课下合作探究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本文标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40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