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四川省成都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1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写景诗1.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1)请赏析“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点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纷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2)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和时时处处以审美眼光看世界的博大胸襟。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探春黄庶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1)“雪里犹能醉落梅”中的“醉”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2风似剪刀”在描写和表现手法有何相似之处?(1)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2)都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意图。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三衢道中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心情?(2)“黄梅时节家家雨”与本诗的哪一句相似,在表达上有何异同?(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愉悦欢快的心情。(2)梅子黄时日日晴。都写得是梅子快要成熟的季节,但所表述的天气与心情不同,“黄梅时节家家雨”表达了诗人等不到同伴的孤寂心情;“梅子黄时日日晴”表达了诗人与同伴游玩的愉悦心情。4.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秋江道潜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1)前两句诗充满画意,很有色彩感,请简要分析。(2)试从“实”与“虚”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1)第一句将耀眼红枫与青白酒旗相缀,第二句将白沙洲渚与微红夕照相映,而两句之间用火焰般的枫林秋色与绚丽的夕照晚霞相映衬:满天满树的红色,真是绚烂之极,好一幅色彩浓丽、美不胜收的画面。(2)前三句为“实”写,末句为“虚”写。前两句从视觉角度写绚烂的秋3江暮景;第三句从听觉角度写苍茫中的柔橹声声,以上三句似画境,胜乐声,但句句写“实”。结句冷然一问,却是凭空想象,是虚笔,但从景联想到人,由实而虚,却使意境更悠远空灵。咏物诗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题菊花黄巢飒飒①西风满院栽,蕊②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③,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释】①飒飒:形容风声。②蕊:花心儿。③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1)诗人写“蕊寒香冷”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蕊寒香冷”是因为菊花开放在寒冷的季节,诗人为菊花的开不逢时而惋惜、而不平,衬托出菊花的形象。(2)诗人借把菊花“报与桃花”一起在春天开放,表现了诗人朴素的平等思想,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的政治抱负。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早梅张谓一树寒棒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1)自古诗人以梅花入诗者不乏佳篇,有人咏梅的风姿,有人颂梅的神韵,本诗则侧重写梅的什么特点?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本诗与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4要分析其“同工”之处。(1)开放之“早”;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2)都是先疑为雪,本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只因暗香袭来,才知是梅而非雪。7.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1)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且“秋后”与“清霜”重复。8.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绿竹引宋之问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徒生仙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妙年秉逃愿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1)首联中的“同一色”指的是什么?5(2)作者为什么说“何可一日无此君”?结合全诗,请简要分析。(1)潭水和修竹(2)绿竹的高洁品质与诗人自己愤世嫉俗、孤傲遗世心态是一致的,因而他将绿竹视为同类。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1)诗歌第一句“绕”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2)前人评价这首诗时说:“安石遗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之中。”这种悲壮之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1)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了(或赋予)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2)在诗中诗人用“作雪”和“成尘”作喻,形成对比,再以“纵被”和“绝胜”强调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地域诗10.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①郭②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③。【注释】①丹阳:地名。唐天宝间以京口(今江苏镇江)为丹阳郡,曲阿为丹阳县(今江苏丹阳县)。二者地理位置相近。②郭:古代在城外围环城而筑的一道城墙。③悠悠:长久遥远。6(1)请赏析诗歌中第二句,分析“秋”字的妙处。(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所写的情景类似?请简要分析。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秋”字一语双关,给萧瑟的秋景增添了离情愁绪。(2)C“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写诗人独立江边遥望朋友去处不愿离去直到很晚,暗示思念时间之久,可见友情之深。“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诗人一直看到友人骑行到看不见之处,表现了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1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题金陵渡①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注释】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1)请简要分析“潮落”一词在诗中的作用?(2)本诗中的“愁”与“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在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1)该诗在描绘景色的同时,通过“潮落”一词,点明了时间是在即将天亮的落潮之际。(2)相同。诗中的“愁”字都贯穿全篇。衬托出诗人孤独落寞的羁旅情怀。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7台城①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②,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③十里堤。【注释】①台城:旧址在南京玄武湖旁,六朝时是帝王淫乐场所。中唐时,昔日的繁华已是“万户千门成野草”;到唐末更荒废不堪了。②江雨、江草:因金陵滨江故有此说。③笼:笼罩。(1)在前两句中,诗人是怎样用“梦”来体现台城的?请简要地概括出来。(2)诗歌的后两句历来千古传诵,请赏析其中的妙处。(1)首句“霏霏”的雨丝一片迷蒙,烟笼雾罩,如梦似幻的意境暗含着“梦”,隐藏着荒破的台城;次句再现三百多年先后有六个王朝一个个衰亡,变换速度快,如梦一般。眼前的台城已荒废不堪,曾经的豪华早已销声匿迹。“空”由对鸟啼的感受,进一步烘托“梦”。(2)两句中的“无情”和“依旧”通贯全篇写景,与江雨、江草、啼鸟与堤柳融合映衬,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而“最是”则突出强调了堤柳的“无情”,以此反衬诗人的感伤和惆怅。爱国诗13.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金陵驿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1)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8(2)诗中多处化用典故,化用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句是哪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1)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暗喻南宋王朝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2)旧家燕子傍谁飞诗人道尽了国家巨变的沧桑之感和黍离之悲。14.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陆游秋到边城角声①哀,烽火照高台②。悲歌击筑③,凭高酹酒④,此兴悠哉。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⑤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注释】①角声:行军打仗用的鼓角之声。②高台:本处指高兴亭。③筑:古代的一种弦乐器。④酹(lèi)酒:把酒洒在地上的祭祀仪式。⑤灞桥:在今陕西西安城东。唐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为唐代长安名胜。(1)本词运用了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简要概括虚写了哪些景物,实写了哪些景物?(2)词的下阙用形象生动的笔墨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词中实写的景物有角声、烽火(高台)等,虚写的景物有灞桥烟柳、曲江池馆等。(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抒发了词人决心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壮志豪情。1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题临安邸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9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1)赏析“西湖歌舞几时休”一句。(2)结合全诗,请简要谈谈你对“暖风”一词的理解。(1)这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强烈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苟且偷安、纵情声色的愤慨之情。(2)“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的淫靡之风。16.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病起抒怀陆游病骨支离①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②。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③。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④。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注释】①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支离:憔悴;衰疲。②孤臣:孤立无助或不受重用的远臣。江干:江边;江岸。③阖(hé)棺:指死亡,诗中意指:盖棺定论。④和銮(luán):同“和鸾”。诗中代指“君主御驾亲征,收复祖国河山”的美好景象。(1)这首诗的尾联提到了前人的一篇千古名文,关于这篇文章的作者和出处请做以简要回答?(2)“出师一表通今古”和下面哪句运用的表现手法相同,请作简要分析。A.闲来垂钓碧溪上B.胡琴琵琶与羌笛C.衣冠简朴古风存(1)诸葛亮;《出师表》(2)A“出师一表通古今”用诸葛亮出师表的典故,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忠心报国的愿望;“闲来垂钓碧溪上”暗用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10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行旅诗17.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绝句石柔来时万缕弄轻黄,去日飞球满路旁。我比杨花更飘荡,杨花只是一春忙。(1)诗的前两句用到了“来时”“去日”两个词,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这首诗与“杨花落尽子规啼”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它们的“同工”之处。(1)“来时”和“去日”形成对比,更突出了驻留时间的短暂,奔波的辛劳。(2)都借杨花的随风飘荡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苦,写尽了作者的思念之感。18.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过杨村杨万里石桥两畔好人烟,匹似诸村别一川。杨柳荫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渔船。红红白白花临水,碧碧黄黄麦际天。政尔清和①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注释】①清和:农历四月。(1)请从“绘色”“立意”两个角度对诗歌的中间两联进行赏析。(2)诗歌的最后一联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1)①从绘色的角度看,绿色的杨柳、葡萄架,红白相间的鲜花,金黄的麦田,碧蓝的天空,色彩鲜明,构成一幅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②从立意11的角度看,田园美景如画,田园生活充满乐趣,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向往。(2)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在农历的四月天,作者还在赶往异地做官的路上,农村
本文标题:四川省成都市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课外古诗词鉴赏(20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88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