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
第七章刑法第七章刑法第七章刑法第一节刑法概述第二节犯罪第三节刑罚第四节犯罪的种类及其罪名第七章刑法一、刑法的概念和任务第一节刑法概述第七章刑法刑法的概念统治阶级为维护本阶级政治统治和经济利益,根据本阶级意志,通过国家立法程序制定的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的基本法律。第七章刑法我国刑法的任务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第七章刑法二、刑法的基本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法律一律平等原则第七章刑法下列哪一选项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A.禁止习惯法的适用B.禁止类推制度C.新法有溯及既往的效力D.法律规定必须规范、具体C第七章刑法三、刑法的适用范围第七章刑法刑法的适用范围空间效力时间效力一般规定特殊规定生效时间失效时间溯及力享有外交特权豁免权民族自治地方单行法与附属法特别行政区从旧兼从轻第七章刑法1.新刑法在溯及力上是采取()A.有条件的从新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C第七章刑法2.李某因倒卖外汇于1995年9月被法院以投机倒把罪判处5年徒刑。新刑法实施后李某以现行刑法无此罪名为由要求改判无罪。法院应当()A.改判无罪B.释放并给予国家赔偿C.驳回申诉D.改判为2年徒刑并予释放C第七章刑法一、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第二节犯罪第七章刑法概念犯罪,指危害统治阶级利益和统治秩序,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第七章刑法犯罪的基本特征具有刑事违法性具有社会危害性劫匪以枪杀人质来胁迫警方答应其条件第七章刑法犯罪的基本特征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第七章刑法二、犯罪构成第七章刑法犯罪犯罪犯罪犯罪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第七章刑法试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分析本案中刘某是否构成犯罪第七章刑法被告人刘某,男,25岁,农民第七章刑法1991年5月,刘某因家境贫寒而萌生以气功和“祖传秘方”主治不治之症等欺骗手段生财的念头。同年8月开始外出行骗。1995年9月,2名病人因接受刘某气功治疗延误病情而死亡。第七章刑法问题一:本案的犯罪客体是什么第七章刑法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复杂客体简单客体类型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犯罪客体犯罪客体的法理分析第七章刑法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联系区别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内在与外在表现行为内在本质呈现事物外部特征犯罪分类的依据非犯罪分类的依据犯罪中必受损害犯罪中未必受损害决定犯罪性质不能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客体的法理分析第七章刑法本案的犯罪客体公民的人身健康和生命权利公共安全第七章刑法问题二:本案的犯罪客观方面是什么第七章刑法犯罪客观方面的法理分析第七章刑法因果关系犯罪对象时间地点必然因果关系偶然因果关系犯罪行为犯罪结果不作为作为物质性损害非物质性损害犯罪客观方面第七章刑法本案的犯罪客观方面非法行医的行为导致两人死亡的结果第七章刑法问题三:本案的刘某是否符合犯罪主体要件第七章刑法犯罪主体的法理分析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第七章刑法自然人犯罪主体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自然人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犯罪主体的法理分析第七章刑法单位犯罪主体由集体决定或负责人授权范围以刑法规定为限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犯罪主体的法理分析第七章刑法本案的犯罪主体刘某,25岁,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第七章刑法问题四:本案的犯罪主观方面是什么第七章刑法故意过失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主观方面的法理分析第七章刑法犯罪目的与动机犯罪目的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动机刺激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推动力量犯罪主观方面的法理分析第七章刑法本案刘某的犯罪主观方面为骗取钱财具有非法行医的故意第七章刑法本案小结被告人刘某符合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因而构成非法行医罪第七章刑法1.某医院妇产科护士甲值夜班,一新生儿啼哭不止。为止住其哭闹,甲将仰卧的婴儿翻转成俯卧。半小时后甲再查看时,发现该婴儿已经死亡。甲对该婴儿的死亡有何主观罪过()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C第七章刑法2.一善捕蛇者王某,一日捕到一条毒蛇刚回到家中,邻居有急事找,遂将毒蛇放在门口一水缸内。不久,一过路者经过王某家门前,因口渴欲讨水喝,发现家中无人,便用勺从水缸中舀水,不幸被蛇咬。几分钟后,过路者因毒性发作而死亡。本案王某对过路者的死亡有何主观过错()A.间接故意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A第七章刑法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因而不构成犯罪。第七章刑法某部队司机李某到一仓库拉雷管,返回部队途中遇到战士高某步行回部队,李某见天要下雨便停车让高某上车。十分钟后,一闪电导致雷管爆炸,致使李某重伤,高某死亡。试分析李某应否负刑事责任。第七章刑法要点提示本案中,雷管爆炸导致战士高某死亡属意外事件,李某不构成犯罪。第七章刑法三、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第七章刑法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对不法侵害人所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第七章刑法正当防卫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不法侵害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实行防卫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的限度第七章刑法被告人薛某,某大学体育教师。1999年11月8日11时许,该校校长将薛某叫出,要其将持刀入校闹事的陈某送交派出所。因陈某拒不交刀,继续持刀准备行凶。薛某朝其头部打两拳,将陈某打伤致死。试分析薛某是否负刑事责任。第七章刑法要点提示本案中,薛某的行为属正当防卫,不不负刑事责任。第七章刑法宋某持三角刮刀抢劫王某的财物,王某夺下三角刀,并将宋某推倒在水泥地,宋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王某随后持三角刀将宋某杀死。关于王某行为的性质认定正确的是()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防卫过当D.前面是正当防卫,后面是故意杀人D第七章刑法生活中所遇到的见义勇为是否属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请思考第七章刑法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第七章刑法紧急避险的条件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合法利益免遭危险而采取必须是面临着正在发生的实际危险必须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能采取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第七章刑法武某驾车行使时突见前方五米处一人挑担向右横穿马路,武某一面紧急刹车,一面向右急打方向盘,车身将路边一电线杆撞断,将路边一行人砸成重伤。武某导致他人受伤的行为属于()A.过失重伤罪B.紧急避险C.不可抗力D.意外事件B第七章刑法四、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第七章刑法犯罪的预备行为人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第七章刑法犯罪预备的特征行为人已经实行了犯罪预备行为,即为了犯罪而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犯罪预备行为在犯罪的预备阶段停止下来,即是说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第七章刑法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的行为。犯罪的未遂第七章刑法犯罪未遂的特征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能得逞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使得犯罪未遂第七章刑法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第七章刑法自动放弃犯罪犯罪中止的类型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及时放弃了犯罪自动放弃了犯罪彻底放弃了犯罪第七章刑法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报复。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携匕首前往。途中遇联防人员巡逻,某甲深感害怕,便打消念头折返家中。某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不构成犯罪C第七章刑法五、共同犯罪第七章刑法共同犯罪的构成条件犯罪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在客观方面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第七章刑法共同犯罪的形式一般共同犯罪犯罪集团3人或3人以上组成具有一定组织性具有共同实施犯罪的目的性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具有特别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第七章刑法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犯罪分子故意引起他人犯罪意图和唆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共同犯罪人的种类第七章刑法郭某与梁某是否构成共同犯罪郭某与梁某为某商场仓库的保管员,各自都有从仓库偷些东西的想法。一日郭某与梁某值夜班。晚11时许,郭某与梁某入仓库分头巡视。郭某将一金表和一条金项链放入怀中,梁某将两部摩托罗拉手机放入口袋中。第七章刑法第三节刑罚一、刑罚概述第七章刑法一、刑罚概述最严厉的强制措施只对犯罪人适用只能由人民法院依法适用刑罚的特征第七章刑法刑罚的目的国家预先确定的,通过适用和执行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第七章刑法我国刑罚的目的预防犯罪一般预防特殊预防通过刑罚的适用和执行,警戒社会上不稳定者,防止其犯罪,并使人民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地同犯罪作斗争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以预防其重新犯罪第七章刑法末代皇帝重新做人第七章刑法宣判大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者第七章刑法二、刑罚的种类第七章刑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附加刑主刑第七章刑法青海省副省长韩福财索贿受贿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第七章刑法下列关于刑种的表述不正确的有()A.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不能独立适用B.主刑与附加刑在轻重程度上不具有可比性C.死刑与剥夺政治权利必须同时适用D.死缓不是一个独立的刑种A第七章刑法三、刑罚的具体运用第七章刑法人民法院依照刑法的规定对犯罪分子裁量决定刑罚的审判活动被称为量刑。量刑的情节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两种。第七章刑法法定情节酌定情节从重处罚从轻处罚减轻处罚免除处罚犯罪目的犯罪手段犯罪后果罪后态度犯罪动机第七章刑法因故意犯罪被判处一定的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再犯应当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是累犯。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第七章刑法一般累犯特别累犯前后罪都是故意犯罪所受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5年内前后罪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的任何时间内第七章刑法犯罪分子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是自首。第七章刑法自首的条件犯罪后必须是自动投案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第七章刑法下列情节可构成自首的有()A.在投案途中被司法人员抓获B.电话投案后未逃逸C.在羁押期间交代司法机关未掌握的罪行D.向所在单位领导交代罪行ABCD第七章刑法犯罪分子归案之后,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使其他案件得以侦破的,或者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罪犯以及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行为是立功。第七章刑法请思考马某杀人后向司法机关自首。他认为,他具有自首情节,肯定不会被判处死刑。马某的这种看法是否有充分的法律根据。第七章刑法请思考如果马某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情节,他的这种观点是否有充分的法律根据。第七章刑法数罪并罚人民法院对一人所犯数罪按照法定原则和方法合并处罚的一种刑罚制度。第七章刑法近日,某检察院以盗窃罪和抢劫罪对信某提起公诉。受案法院认定罪名成立,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和5年。试分析对信某执行刑罚的期限。第七章刑法观点提示本案执行刑罚的期限应在5-8年的范围内适当确定。第七章刑法1997年11月,杨某被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1999年11月,法院对杨某于1997年5月所犯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9年。试分析对杨某的执行刑期如何确定。第七章刑法观点提示本案执行刑期的确定应采用“先并后减”的方法,而不应采用“先减后并”的方法,故本案对杨某的执行刑期可在7-14年范围内适当确定。第七章刑法缓刑是对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当其具备法定条件时,在一定期限内暂缓执行其原判刑罚的一种刑罚制度。缓刑分为一般缓刑和战时缓刑。缓刑、减刑和假释第七章刑法我国刑法为什么要规定战时缓刑制度。请思考第七章
本文标题:《刑事法律制度》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1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