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主讲人:刘彩霞副教授政法学院政管系请问您看到了什么?互动游戏1、折纸桌牌,并写上个人信息2、做搭档(今天我会支持你,今天就靠你了)思考讨论中小学教师有没有必要规范教师礼仪?南京教育局发教师礼仪15条不能穿吊带和短裙2010年9月14日,南京市教育局下发了一份《给南京市中小学教师15条礼仪建议》,内容涉及形象与举止礼仪、办公与教学礼仪两部分,涵盖教师的着装、举止、教学、社交、网络等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礼仪建议“15条”(摘要)1、着装的礼仪:教师无论是在教育教学活动,还是公共场合,着装都要体现职业特点:美观大方,有时代感,受学生欢迎,符合教师身份;2、仪容的礼仪:教师仪容要端正、庄重、斯文、雅气。不浓妆艳抹;不佩戴款式夸张的耳环、项链等;不染彩色指甲;不将头发染成怪异颜色;3、举止的礼仪:坐姿须端庄、站姿应挺拔、行姿宜稳健;4、社交的礼仪: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约束自己,自律自重;5、参加聚会的礼仪:教师出席正式晚会,男教师以深色中山装套装、西服套装,女教师以旗袍、连衣裙或西服套裙为宜;参加沙龙交流时不要离题万里,浪费众人宝贵时间;6、网络的礼仪:教师在通过网络、短信等方式与他人交往时,应牢记教师身份;在使用网络语言时要尊重他人;留言板上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7、进出校门的礼仪:进入校门主动向人问好;自行车(电瓶车)推行,摩托车、汽车慢行至指定存放处,整齐排放,离开校园主动道“再见”;8、课堂的礼仪:进教室前准备好上课教材、教具,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讲课不坐着、不靠着,也不过多来回走动;多用敬语“请”字和尊敬手势;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9、办公室的礼仪:举止规范,谈吐文雅,遵守公德,文明办公。不上网聊天,不玩游戏,不下载娱乐影视片。10、打电话的礼仪:上班时间不煲电话,接电话宜内容简洁,声音适度。1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微笑交谈,平等沟通。12、与家长交往的礼仪:接待家长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13、家访的礼仪:家访前应写便条或打电话预约,把家访内容告诉家长。切忌“登门告状”。14、升旗的礼仪:脱帽、摘墨镜,规范立正。15、会场的礼仪:手机置静音或关闭,不接听手机、不发送和阅读短信。教师是一项神圣的职业,古往今来,都对教师给以很高的评价和赞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照亮别人、燃烧自己的蜡烛,是辛勤的园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责任重大集家长、学生、个人梦想于一身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教师礼仪具有强有力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言传身教“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家孙敬修说:“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动。所以教师一定要用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心灵来影响教育学生。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教师必须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象样,鞋袜洁净、双手清洁,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教育者和学生一样,需要说话时才说,需要说多少就说多少,不随便靠在墙上和伏在桌子上,不躺在沙发上,不随地吐痰,不抛掷烟头,不把烟灰烟灰抖在地板上……马卡连柯甚至还认为: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了,最好还是请他到角落里,在那里去擦鼻涕,叫谁也不要看见。学生观察与评价上课时学生注意教师仪表的男生占39.26%,女生占42.95%,有时注意的,男生为48.89%,女生为51.28%,从比例上看,女生均高于男生,这与青春期女生特殊的心理、生理有关。学生课堂上注意教师的示范和讲解,在观察教师的行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注意到教师的仪表。教师形象是由教师人格、学识、感情、道德、情趣、能力、语言、仪表等多方面元素构成的,是教师内在精神和外在形体的高度完美结合,即包括内在特征和外在特征二方面。教师形象教师形象的外显特征教师形象的外显特征表现在教师的容貌、体态、穿着、谈吐等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步态手势、面部表情、衣着仪容等方面表现出的一种外在行为方式和特征。互动讨论请各位老师思考怎样的面容是最能让人接受的?请您写下来请和您的搭档分享请把您的信息在全班分享微笑的魅力与训练微笑表现了对他人的理解、关心和爱,是礼貌与修养的外在表现和谦恭、友善、含蓄、自信的反映。微笑的魅力笑口常开好事自然来抬手不打笑脸人和气生财笑一笑十年少微笑训练法一微笑的基本做法是:不发声,肌肉放松,嘴角两端向上略微提起,面含笑意,使人如沐春风。微笑的要求是:自然、大方,发自内心并显示出亲切。微笑时,嘴角两端应向上翘起。微笑的练习练习时,使双颊肌肉向上抬,口中发出普通话的“一”字音。甜美的微笑就自然呈现了!微笑时要把眼睛睁开,要使眼睛烔烔有神。要做到眉开眼笑。微笑的三结合A.与眼睛的结合当你微笑时,你的眼睛也要“微笑”,否则,会给人“皮笑肉不笑”的感觉。眼睛会说话,也会笑。眼睛的笑容有两种:一是“眼形笑,”一是“眼神笑。”B.与语言的结合微笑着说“早上好”、“您好”、“欢迎光临”等礼貌用语,不要光笑不说,或光说不笑。C.与身体的结合微笑要与正确的身体语言、礼仪动作相结合,才会相得益彰,给人以最佳印象。①把手举到脸前:1.①把手指放在嘴角并向脸的上方轻轻上提:②一边上提,一边使嘴充满笑意。以下是几种训练微笑的方式。①把手举到脸前:②双手按箭头方向做“拉”的动作,一边想象笑的形象,一边使嘴笑起来。①把手指放在嘴角并向脸的上方轻轻上提:②一边上提,一边使嘴充满笑意。①手张开举在眼前,手掌向上提,并且两手展开:②随着手掌上提,打开,眼睛一下子睁大。或者,人在说“七”、“茄子”、“威士忌”时,嘴角会露出笑意。如果我们用微笑对待他人,得到的也必将是一张张热情、温馨的笑脸。古人说:“诚于中而形于外。”董仲舒说:“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教师形象的内在特征表现在教师的人格、性格、气质、道德、学识、感情、情绪和能力等方面,是构成教师形象的主要层面,起着决定性、支配性的作用,可概括为容貌仪表因素、语言表达因素、行为举止因素、职业道德因素、业务水平因素。这五个因素,彼此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只有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美的教师形象。黑格尔曾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偶像.”基本内容:一、礼仪与教师礼仪概述二、个人礼仪(仪表美、体态美)三、交往礼仪(握手、电话、乘车、用餐等)一、礼仪与教师礼仪概述(一)礼仪概述——概念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以表示尊敬、善意、友好的方式、程序、行为、规范和惯用形式以及实施交往行为过程中体现于语言、仪表、仪态、气质、风度等外在表象等等各种符合礼的精神及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对礼仪的深层理解之一:礼仪是内在礼和外在仪的结合内在礼是指尊敬和礼貌,要知礼、守礼礼仪是社交中的礼貌、尊敬、尊重如:称呼你和您的区别表达尊重不把泥水溅到他人身上尊重他人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外在仪既指容貌和外表,也指礼节和仪式对礼仪的深层理解之二礼仪是规则,是约束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以右为上女士优先对礼仪的深层理解之三礼仪展示细节细节体现教养小故事:从细节中赢得人心一位先生要雇一名勤杂工到他的办公室做事,他最后挑了一个男童。“我想知道,”他的一位朋友问,“你为什么挑他,他既没有带介绍信,也没有人推荐。”“你错了。”这位先生说,“他带了很多介绍信。他进门口时擦去了鞋上的泥,进门时随手关门,进了办公室,他先脱去帽子,这说明他懂礼貌有教养。回答我的问题干脆果断,证明他有能力,有自信。其他所有的人直接坐到椅子上准备回答我的问题,而他却把我故意扔在椅子边的纸团拾起来,放到废纸篓中。他衣着整洁,头发整齐,指甲干净。难道这些小节不是极好的介绍信吗?”眼色在细节中表露一天,小曹和几个新结识的朋友聚会,吃完饭大家坐在一起闲谈。不一会儿,茶几上的烟灰缸便盛满了烟头、橘子皮和果核,再无法往里放东西。但是大家只顾说笑,除了小曹谁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小曹忙走到茶几旁,准备把烟灰缸里的东西倒掉,由于太满了,直接端起来可能会洒出来,有失雅观,于是小曹又找来一空烟灰缸盖在原来的烟灰缸上,下面托着上面按着将烟灰缸轻轻拿起,走到垃圾桶旁倒掉。小曹的举动引起朋友的啧啧称赞,其中一女孩小声说:“我怎么没有想到?”周到在细节中流露一天,小王见同事张腾的朋友来访,就过去给客人倒了一杯茶。他把茶杯放下后,又把茶杯转了转,使茶杯把手正对着客人右手的方向。看到小王这个动作,客人微笑着点点头。之后朋友对张腾说:“你这位同事办事真周到呀,把茶杯把手正对我的右手方向,我可以伸手端起就喝,不用再把右手绕过去,也不至于碰倒茶杯。”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被在土耳其参观一所寺庙时,被拍到穿破袜露脚趾的尴尬一幕,形象大打折扣“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像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恩来的行为标准:关于礼仪细节就像有一首名为《钉子》的小诗中写的: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礼仪是对内在美与外在美结合。文明礼仪爱心篇(央视主持人)(二)教师礼仪教师礼仪: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应遵循的礼仪规范和程序,具体表现这礼貌、礼节、仪式等。礼貌指教师与他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礼节指教师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表示问候、致意、祝愿等惯用形式;仪式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教师礼仪规范不仅拥有公民共同的礼仪,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角色、身份、地位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礼仪。教师礼仪的内容校内礼仪和校外礼仪校内礼仪包括:仪表、仪容、仪态礼仪,课堂礼仪,办公室礼仪,参加学生集会礼仪,与学生交往的礼仪等;校外礼仪包括:与学生家长交往的礼仪,通迅礼仪,人际交往的一般礼仪,涉外礼仪等。(三)教师礼仪的原则1、讲究场合社交中的不同场合分为两类: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正式场合:接待、谈判、会议、演讲、社交(宴会、舞会、晚会、聚会)、办公等场合在公务场合要庄重保守、端庄大方、严守传统,不能强调个性、过于时髦、显得随便,最好穿深色毛料的套装、套裙或制服,不允许身穿夹克衫、牛仔装、运动装、健美裤、背心、短裤、旅游鞋和凉鞋,衣服不能过于肮脏、折皱、残破、暴露、透视、过大、过小或紧身。非正式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社交场合:服装应突出时尚个性,可穿时装、礼服或民族服装,最好不要穿制服或便装。非正式场合:包括非正式的休闲(逛街购物、公共场合)、居家、旅游场合休闲场合穿着应舒适自然,忌正正规规。非正式场合的规范要求2、讲究对象不同的社交对象礼仪的适用方式不同如:用餐中在握手中握手的规范与练习握手场合:见面、告别、欢迎、祝贺、慰问、尊重等。1、握手的具体实施:握手时两人相距约一步,上身稍向前侧,大方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两人的手掌与地面垂直相握,上下轻摇,不能左右摇手法:手掌垂直与地面,与对方右手虎口相握时间长短:三秒结束力度:七分寒喧:要说话、要表情配合;2、出手顺序:基本原则:尊者有优先出手权;握手的顺序当人多时,握手的顺序是:先贵宾、老人、,后同事、晚辈,先女士后男士。不交叉握手,不隔着门坎或跨门坎时握手。在外交场合,遇见身份高的领导人,应有礼貌的点头致意或表示欢迎,不主动上前握手,只有当对方伸手时,才可向前握手问候。不恰当的手法——手心向下:不恰当的手法——双手握他人右手:不恰当的手法:禁忌:心不在焉、不看对方、表情呆板、眼神四顾、不说话等;不伸左手、不戴手套、不交
本文标题:课讲教师礼仪-8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6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