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园林工程 > 古典园林分析之古漪园
古漪园古漪园景区分析目录•古漪园简介•古漪园特色•古漪园整体景区浏览介绍•景区分析古猗园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古漪园,是南翔古猗园的别名。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占地10公顷。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原名猗园,取“绿竹漪漪”之意;后由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营造,又在立柱、椽子、长廊上刻着千姿百态竹景、显得生动典雅;清乾隆11年(1746年)扩建重葺,更名古猗园,因园内绿水涟漪,故又通俗写作:古漪园。园中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尤以珍贵。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漪园简介漪园简介古漪园,位于上海市西北郊嘉定区南翔镇。占地10公顷。大事记古猗园历史悠久,在其近60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经济为其提供了园林发展所必备的物质基础,不同的社会文化则为其注入了园林不可或缺的精神内涵。按照社会历史的发展变迁,古猗园的历史变迁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古代古猗园变迁⑴明代南翔人杰地灵,文人雅士竞建园林,明、清两代建园25座,有“小小南翔赛苏城”之称,其中古猗园就是其中之一。这段时间算是古猗园的建成初期。⑵清初至近代开端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冬,叶锦购得猗园,次年春大兴土木重修和改建,乾隆十三年秋落成,改名古猗园。这段时期是段十分重要的时期,古猗园经历了比较大的变革。先是在乾隆初年经历了一次大的重修与改建,并由于漪园是明代所建而更名为“古猗园”。这个园名便由此沿用至今。这次的改建大致形成的古猗园如今的格局,便是以戏鹅池为中心来组织园内其余空间与建筑的布局。可以说,这次改建是古猗园最为重要的一次改建,像是今后所有改建的基础。其次,这一时期是古猗园从私人化到公众化的一个转型期。大事记近现代古猗园变迁民国21年(1932年)一·二八事变,日军于3月3日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军占用两个多月。逸野堂被作马厩,鸳鸯厅内的明代刻字屏门一堂6扇,其中2扇被作为燃料。日军撤退后,园内房屋残墙断壁,假山倒坍,树木被砍,花草枯败。翌年4月,由当地爱国人士朱寿朋、陈少芸、王荃士、李梁才等60人署名发起,成立古猗园整理委员会,募集银元6000元进行局部修复,并新建补阙亭,此时全园的面积为27亩(1.8万平方米)。民国26年八一三事变,南翔遭受战火,园内大部建筑被毁,仅存的缺角亭(补阙亭)、小云兜、五老峰等假山也伤痕累累,面目全非。抗日战争胜利后,镇政府将其作为公园开放。当地人士又集议修复古猗园,先后筹款重修了缺角亭、不系舟(书画舫),新建了微音阁、南厅、白鹤亭,并种植了一批树木花草。因为仅作局部修复,所以景色已远不如战前。大事记当代古猗园变迁研究当代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为古猗园的发展变迁提供了强劲的动力。1957年,南翔镇集资5807元修缮古猗园,3月开工,当年10月1日竣工开放。1958年,上海市园林管理处拨款13万元,对公园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由市园林处设计科柳绿华负责规划及绿化设计。园界向西、南两面扩展,全园面积增至5.84万平方米。主要的工程有:园四周围起了竹篱,把原城隍庙前的一对石狮移置于改建过的北大门前;在竹枝山南部开挖新河道,其两端与戏鹅池相通,并重建湖畔的浮筠阁;在新河上架九曲桥,桥中建湖心亭;在桥东筑曲廊联接临湖的新建茶室;挖河的土堆成南山和熊山;园南辟大草坪和儿童乐园;其他原有建筑也修葺一新,并移栽了大雪松、广玉兰、水杉、紫藤等一批乔灌木。大事记一座古典园林的历史变迁总是与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从明代到当今,从私园漪园到现代的公园旅游景点,古猗园经历了很多,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由于战争被毁是必然的,但每一次的改变都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向公园的转型可以说也是必然的,古猗园与其他江南古典园林最不同的就是,它大,所以说这是现代社会发展下的一次成功的转型。园区特色明代建筑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平面形式多种多样,立体造型丰富多变,体现了江南园林建筑精巧、自由、活泼的特点。小瓦覆顶,屋脊镂空,各种斗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具有明代园林建筑艺术风格猗猗绿竹“猗园”之名,乃取意于《诗经》“绿竹猗猗”之意境,明代建园时就植有方竹、紫竹、佛肚竹等诸多竹种,因此猗猗绿竹可谓古猗园之传统特色。《猗园》中有云,“据一园之形胜者,莫如山”,此山便指园内竹枝山,体现了竹叶青山、竹山青青、绿竹猗猗的意境幽静曲水古猗园的园艺布局,自明代起就以戏鹅池为中心。戏鹅池如一面明镜,映现着不系舟与浮筠阁的清晰倒影,倍添幽情。清代至建国后,此园的历次修复和拓扩均注重挖河理水,使戏鹅池、鸳鸯湖、荷花池、龟山湖等水体相互连通,缓流不断园区特色花石小路园林道路地坪,也是园林艺术的组成部分,道路地坪用于行走外,也可当作一种艺术来欣赏。古猗园的路面变化多样,与猗园环境自然和谐,富有情趣,加强了视觉的效果,点拨游人行进、徘徊、停留,动静凝聚甚至引人遐想万千楹联诗词匾额楹联在中国园林中,如人之须眉,是不可或缺的点缀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古猗园中的许多匾额,令人深省遐想,如“白鹤亭”使人联想到南翔镇得名的由来;“微音阁”意为发出呐喊微音,体现了抗日战争时期南翔知识分子在黑暗中的斗争精神园区传统植物竹子它以地栽和盆栽的形式向游客集中展现适合上海地区生长的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竹子,通过拟自然的园艺布局手法,塑造出绿竹成荫的“竹径”、多姿多彩的“竹丛”、浑然天成的的“竹石图”,进一步体现竹子观形、观秆、观叶的景观效果。古猗园内的青清园是一座以竹为主、着力突出“绿竹猗猗”景观的园中园是赏竹、听竹的最佳场所。园区传统植物樱花古猗园中的樱花古猗园中樱花主要有日本早樱和晚樱,大多集中种植于九曲桥边和大草坪东侧。每当春季樱花盛放时节,绚丽异常,远远望去,灿若云霞,园区传统植物牡丹古猗园中的牡丹古猗园中的牡丹大多栽种于曲香廊四周及新园区,以古闻名。园内由市民捐赠的一株百年牡丹和一株90龄牡丹共同组成了一个精致的牡丹园,每年4月中旬盛花期时,形成岸边杨柳垂阴,清风徐来,花在眼前飘,香自岸边来的独特景色。园区传统植物牡丹古猗园中的梅花古猗园内有梅花百余株,位于猗园梅花厅周围及青清园君子堂南侧,主要品种有红梅、绿萼梅、白梅等,多为70年代栽植,整株姿态优美,主干粗壮,小枝花多,花香沁人。交通路线古猗园景点导游图园区布局现在古漪园主要分为四大景区,分别是花香仙苑曲溪鹤影猗园幽篁烟月园艺布局由明代竹刻名家朱三松取《诗经》“绿竹猗猗”之意精心设计,有佛肚竹、紫竹、龟甲竹、方竹、凤尾竹等数十个名贵竹种,猗猗翠竹挺拔端庄、婀娜多姿,三五成群、夹道相拥,形成了古猗园独具的造园艺术特色;唐代石经幢、宋代普同塔、明清建筑逸野堂、不系舟、白鹤亭、南厅、缺角亭、微音阁、小松岗等厅堂、遗迹积淀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幽幽碧水蜿蜒曲折、潋滟悦人,有曲水通幽、洞天别地的感受;花石小路依景绕行,路石花纹随景纹饰,相得益彰;楹联诗词,写景舒怀、文简意深,董其昌、祝枝山等名家书法精妙绝伦、韵味悠长。古猗园具有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园艺特色及江南园林独特风格,引人探古问胜。园区划分花香仙苑大事记幽篁烟月猗园猗园猗园立意古猗园按不同景观划分为逸野堂、戏鹅池、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6个景区,各具独到精巧的艺术构思,散发着古猗园特有的古朴、素雅、清淡、洗练的气质。园中保存的唐代经幢、宋代普同塔,引人探古问胜。园中因“8·13”事变,当地爱国人士重修补阙亭,独缺一角,以志国耻的“缺角亭”,象征着中国反帝民族之魂。古猗园,以猗猗绿竹、幽静曲水。典雅的明代建筑、韵味隽永的楹联诗词及优美的花石小路等五大特色闻名于世。园区分析古猗园的亭台楼阁多临水而建,与水景配合,体现了“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的意境。以曲折长廊花墙分隔,形成大小不等的自由变化的自然空间,使游人常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园区分析框景——有透景线使得空间层次极为丰富园区分析不系舟与缺角亭隔水互成对景园区分析色彩与质感的对比使整个景观看起来更具特色,充满了对比园区分析尺寸与比例的对比园区分析幽静曲水——层次感高低起伏园区分析逸野堂原为园内主厅,系园主接待宾客的场所。堂名“逸野”,表达了园主平静安逸的生活追求及隐逸为高的思想境界。此堂初建于明代,1937年毁于战火,1980年重建,因初建时以楠木为柱,且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览全园之胜,故俗称“楠木厅”、“四面厅”。清代沈元禄《猗园》中有记载:“奠一园之体势者,莫如堂,堂后植桂,中秋赏月,庭中桂香,疑身在广寒宫中”。堂外“逸野堂”三字匾额由著名书法家唐云所书,拾阶走入堂内,抬头可见明代著名书法家董其昌题额“华岩墨海”,反映了当时文人相聚的盛况。逸野堂前对植盘槐,北侧一株已近480高龄,为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盘槐。而四周的道路地坪上饰有碧玉如意、无字天书、暗八仙等图案,游人经过,似踏织锦,如入仙境。逸野堂建于明代,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原是园中主厅,是园主招待宾客和休息之处,因以楠木为柱,又称之为楠木厅。又因四面道路相通,登堂可览全园之胜,俗称四面厅景区分析「唐經幢」建於唐咸通八年,是園區內最古老的文物,曾遭受雷擊,上部三分之一被毀。景区分析古人素有賞竹、詠竹、寫竹、種竹、伴竹而居的傳統,這種虛心有節的植物,寄託了人們高風亮節、清廉正直的情操。景区分析「古猗園」的廳堂、亭廊連片相接,佈局上曲折多變,漫步其間,景物幽深、富有詩意。景区分析「湖心亭」猶如一顆寶石鑲嵌在橋中,鴛鴦湖以「九曲橋」分隔為東西二湖,湖岸垂柳拂波,生機盎然。「鴛鴦湖」水波瀲灩,遊船點點,四周,亭、堂、閣、軒高低錯落,山水相連、視野開闊,給人以天高湖闊之感。景区分析「戲鵝池」景區以水為中心,環湖漫步,分别可看到白鶴亭、不系舟、浮筠閣、和缺角亭,是古猗園老景區之一。景区分析「古猗園」的亭台樓閣,建築型式多種多樣,造型變化多端,體現了江南園林建築精巧、自由活潑的特點。园区分析明代江宏《遊猗園》詩:「煙花霧植古槎橋,湧出珠宮倚碧霄;風度猗園竹影靜,水依殿靄石幢高」。大事记大事记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古典园林分析之古漪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91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