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颜氏家训》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学语文》学习目标2、了解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考核的办法(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熟练解古代经典典籍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学习古代家训当中关于做人的道理和精神教学重点:1、了解《颜氏家训》全貌2、通过学习,了解《颜氏家训·涉务》的现实针对性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难点:1、了解《颜氏家训》全貌2、通过学习,了解《颜氏家训·涉务》的现实针对性在今天的借鉴意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2教学设计:《颜氏家训》1、导语:中国人常说“子不教,父之过”,老百姓也经常说这个孩子“有教养”,那个孩子“没教养”,其实都说出了生活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理:一个人从小就要进行严格的教育,只有这样,以后才能长大成人,才能有所作为。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有“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的关于教育人成长成才的道理吧。2、《颜氏家训》的作者介绍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他是当时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人颇有影响,《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影响很大。3、《颜氏家训》简介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颜之推撰。七卷,共二十篇。之推(531~591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3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家训一书在隋灭陈(589)以后完成。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阐述立身治家的方法,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强调教育体系应与儒学为核心,尤其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对儒学、文学、佛学、历史、文字、民俗、社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文章内容切实,语言流畅,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4.《颜氏家训》涉及到的故事梁代的士大夫,都崇尚宽衣博带,大帽子高底鞋,出门就乘车,进门就有人扶侍,郊区城内,没有乘马的人。周弘正被宣城王所爱,给他一匹果下马,经常骑骑它,满朝官员都认为他太放荡。至于尚书郎如果乘马,就纠察弹劾他。等到侯景作之乱,皮肤脆骨头软,不能行步,体差气弱,忍耐不了寒暑,突然之间只好坐着等死,往往都是这样的人。建康守令王复性格很儒雅,不曾乘骑过马,见到马嘶叫跳跃,无不震惊害怕,就对人说:“这正是老虎,为何取名为马呢?”那时的风气都到这地步。给我们的启示:那些纨绔子弟都糜烂到这地步了,怪不得候景带了几万兵,就轻易入南京,把梁朝给整垮了。奢侈生活是人生的腐蚀剂,贪图荣华富贵,一味追求享受,其结果不仅仅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表现在治国兴邦,理家修身上,则只能落得个坐以待毙的下场。历史的教训,值得我们时刻谨记。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也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消息。如今大多数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有一种是“421”溺爱综合症,也就是四个老人钳制着一对父母,这种教育的结果,使独生子女形成了享乐、怕苦、自私的纨绔式的溺爱综合症。如果这种症状不在学4校得到有效的诊治,只怕社会是无力解决的。一代纨绔子弟,就必将形成。上面颜子所记述的梁代出现过的情况,必将重演。5.《颜氏家训·涉务》节选讲解第一段:士君子为人处世,贵在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不是只是高谈阔论,左手抚琴,右手持书,尸位素餐。国家使用人材,大体不外六个方面:一是朝廷的臣子,用他能通晓治理国家的体制纲要,经纶博雅;二是文史的臣子,用他能撰写典章,不忘古先;三是军旅的臣子,用他能决斯有谋,强干习事;四是藩屏的臣於,用他能熟悉风俗,廉洁爱民;五是使命的臣子,用他能随机应变,不辱君命;六是兴造的臣子,用他能考核工程节省费用,多出主意:这都是勤奋学习、认真工作的人所能办到的。只是人的秉性各有短长,怎可以强求这六个方面都做好呢?只要对这些都通晓大意,而做好其中的一个方面,也就无所惭愧了。第二段:我见过有些武文弄墨的人,谈故论今,头头是道,易如反掌,到了任用他们的时候,大多数人确不能胜任。他们处在太平盛世,不知道耕田种地的劳苦;地位处在吏民之上,不知道劳役的辛苦。所以,这样的人难以适应社会,不会处理事务。晋朝南渡之后,朝廷优待士族,有才干的江南人士,都担任尚书令,左右仆射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的官职,掌管机要。而其他那些只会武文弄墨的士人,大多迂阔荒诞,华而不实,不参与世事;如果他们有了一些过失,君王又不忍心用鞭鞑捶打来处罚他们,因此,就将他安排在轻闲的职位上,这就是庇护他们的短处。台阁令史,主书监帅,各个王府。军府的签帅、省事等中下级官吏,都熟悉日常食物,办事准确,如果他们犯了错误,都可以鞭鞑捶打,严加惩罚。所以他们常委以重任,这是要发挥他们的长处。当时许多人5都怨恨梁武帝爱惜小人而疏远士大夫,这种看法就像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看不到自身的短处。第三段:梁朝的士大夫,都崇尚着宽衣,系阔腰带,戴大帽子,穿高跟木屐,出门就以车代步,进门就又人侍侯,城里城外,见不着骑马的士大夫。宣城王很喜欢周弘正,送给他们一匹果下吗,他常常骑着这匹马。朝廷上下都认为他放纵豁旷达,不拘礼俗。如果尚书郎骑马,就会遭到弹劾。到了候景之乱的时候,士大夫一个个细皮嫰肉,不能承受步行的辛苦,体质虚弱,又不能耐受寒冷或酷热。暴病而死的人,往往是由于这个原因。建康令王复,性情温文尔雅,从未骑过马,一看见马嘶鸣跳跃,就惊慌害怕,他对人说道:“这是老虎,为什么叫马呢?”当时的风气竟然颓废到这种程度。6.《颜氏家训》的影响《颜氏家训》对后世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宋代以后,影响更大。宋代朱熹之《小学》,清代陈宏谋之《养正遗规》,都曾取材于《颜氏家训》。不唯朱陈二人,唐代以后出现的数十种家训,莫不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颜氏家训》的影响,所以,王三聘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从《颜氏家训》之多次重刻,虽历千余年而不佚,更可见其影响深远。历代学者对《颜氏家训》评价很高。诸如:“六朝颜之推家法最正,相传最远”。“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盲言龟鉴,凡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此书虽辞质义直,然皆本之孝弟,推以事君上,处朋友乡党之间,其归要不悖六经,而旁贯百氏。至辨析援证,咸有根据。6自当启悟来世,不但可训思鲁、愍楚辈(即颜之推之子辈)而已”。“乃若书之传,以褆身,以范俗,为今代人文风化之助,则不独颜氏一家之训乎尔!”“余观《颜氏家训》……,其谊正,其意备,其为言也,近而不俚,切而不激。……足令顽秀并遵,贤愚共晓”。从这些历代学者对《颜氏家训》的评价上,我们也可以看出《颜氏家训》对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地位。7.思考与练习(1)《颜氏家训·涉务》节选的这段文字。的现实针对性在今天有何借鉴意义?(2)后代类似《颜氏家训》的家书有哪些?选代表性的家书与《颜氏家训》作比较。7
本文标题:《颜氏家训》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1999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