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电子技术》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电子技术》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1)《电子技术》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基于建构主义的《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真正强调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于高职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应具体表现在教学理念、教学准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几个方面。①《电子技术》课程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从当前职业能力内涵及定义来看,学术界主要流行美国(SCANS能力标准)、英国的BTEC、加拿大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德国的双元制等职业能力学说。从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借鉴范围及德国双元制成功教学经验来看,笔者倾向于德国双元制职业能力学说。在德国的职业教育中,职业能力是由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构成。专业能力是指以岗位专业知识技能为背景,顺利完成本岗位所要求的各项生产任务的能力;方法能力强调的是一种事情思维与方法,强调在完成岗位任务的过程中,不仅要会做,而且要如何做的更好的一种能力;社会能力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个体与团队如何有效的完成任务的能力。非专业能力是指在职业能力中除专业能力以外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总和。从当前职业能力学说及内涵来看,不同国家虽然能力表述有所不同,但其把沟通和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运用工具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等非专业能力作为最重要的一种能力,超过了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从企业、行业调研中也可以发现,当前企业行业也把非专业能力作为最重要能力,是选择和用人的重要指标。所以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应把社会能力、方法能力提升更高层次,作为当前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重点能力培养。当前,部分教师认为,专业能力是课程教学所能培养的,而非专业能力应是学生于是具有,是由学生在社会活动中训练、积累所得。对于这点,笔者有不同的观点。非专业能力同专业能力一样,是由许多能力元素堆积而成。在专业能力培养上,通过基于工作工程化的课程体系设计及行动导向的课程实施,实现单项能力及综合专业能力的训练,来实现完成本岗位工作能力的培养。对于非专业能力培养,其过程也是类似的。也就是说,课程能实现专业能力培养,也能实现非专业能力培养,但非专业能力培养是以专业能力培养为载体,形成相关能力要素,通过完整的工作岗位训练实现非专业能力培养。那么如何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如何实现职业能力培养,其关键就是如何把职业能力要素表示具体化,把相关的培养流程转化为可操作、可设计的过程。从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来看,第一,专业课程体系要包含所培养的职业能力知识要素,其中包含了非专业能力要素,这就需要从企业行业生产一线进行调研,分析职业能力要求,以专业能力结构划分为线索,按照工作过程化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并按照非专业能力培养要求,构建相关“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第二,按照课程性质及不同时期学生的“特征”,统筹制定课程体系的课程能力设计,包括每门课程的能力培养及每个子情境的能力设计,它为后续课程实施指明培养方向;第三,在课程实施中,以行动导向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课程情境单项能力设计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现单项能力培养;第四,通过具体化的职业能力测评指标,实现职业能力测评,通过阶段式的职业能力测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有目的的进行能力训练,同时通过测评信息反馈,教师可继续修正、完善课程能力设计及课堂实施方案,促使职业能力有效培养。课程建设与职业能力形成关系如下图1所示。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第二课堂”课程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专业、社会、方法能力)课程体系职业能力设计课程1:职业能力设计课程2:职业能力设计课程N:职业能力设计……课程1:课程实施课程2:课程实施课程N:课程实施课程1:能力测评课程2:能力测评课程N:能力测评…………阶段式能力测评教师信息反馈(1)专业能力目标(2)社会能力目标(3)方法能力目标学生信息反馈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能力设计课程实施能力测评体系以学生为中心课程单元能力分析表图1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从《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及课程特色来看,课程除了专业能力以外,重点培养学生的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分析能力。该课程职业能力培养及单元培养目标如下表所示(部分)。表1课程职业能力分析表序号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1万用表的使用协作观察表达解决问题创新记忆逻辑能力自评2其他仪表使用√√3焊接工艺√4二极管管测试与应用√√5稳压电源制作√√6放电电路应用√√7运放电路应用√√②“目标导向型”的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和过程。建构主义的核心是强调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建构,不是由别人(例如教师或辅导员),而是要由学习者自己完成——要由学习者在适当的学习环境下通过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即通过“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才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因”,学习环境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应实施目标导向型的教学,只有学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目标并形成与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目标时,学习才可能成功。因此,教学中应鼓励和诱导学生在每个教学环节中确立自己的新目标,学生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已有知识经验,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目标,并评定自己在此过程中获得的进步,使之成为主动的建构者,学会创造知识、生产知识,使求知的过程成为不断改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下表为《电子技术》单元设计的结构表。表2《电子技术》单元设计结构序号内容序号内容1教学目标:包括能力(技能)目标和知识目标3参考资料(包括课程实施的任务单)2能力训练任务及案例(在案例中,一般体现知识、难度的递进)4教学设计(包括课程实施的步骤、拟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情况)③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可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三种方法。“支架式”教学是教师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形成一种概念框架,以便于学习者更好地建构和理解。“抛锚式”教学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随机进入”教学是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从而使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三种教学方法尽管有着不同的形式,但是又有其共性,即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因此,建构主义的教学过程实际上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因为课程实施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单项职业能力,如何提高学生的单项职业能力,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就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和“随机进入”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这些方法是行动导向课程的“大方法”,在这些“大方法”中,还可以嵌套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在理论知识较多的场合,可以采用“魔法盒”、“木马旋转法”、“合作学习法”、“卡片法”等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学习兴趣。基于构建主义下的高职《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方法改革上,要依据课程特性及课程单元特性,有针对性的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电子技术》课程的“三端稳压管稳压电路制作”单元中,结合课程单元的实施过程可以采用如下表所示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知识内容的掌握。表3《电子技术》教学方法步骤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备注告知(教学内容、目的)告知学生什么是稳压管,稳压管的识别魔法盒道具通过“魔法盒”使学生深刻了解稳压管的特征和外形,认识稳压管引入由上节课电路分析引入课题AC-DC稳压电路设计抛锚式多媒体、课件、仿真引出三端稳压管的作用子项目115VAC-DC三端稳压管稳压电路进行分析支架式多媒体课件分解任务,便于学生的构建和理解训练1完成项目电路参数测试实物制作、产品测试子项目25VDC-DC三端稳压管稳压电路设计与分析支架式多媒体、课件分解任务,便于学生的构建和理解训练25VDC-DC三端稳压管稳压电路制作与测试实物制作、产品测试归纳总结对三端稳压管稳压电路制作进行小结(问题集)探究式多媒体、课件、成功作品展示深化问题,引导项目改进④构建数字化、可视化的课程职业能力评价与考核体系课程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是用于衡量学生职业能力水平和促使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评价系统。测量指标是由每次行动导向课程单元能力分析表组成。为了分析学生职业能力水平与改进,在课程实施阶段(可以以情景设计为分割点),测评内容由学生自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使学生发现能力缺陷,在下阶段有目标性的训练与提高相关职业能力,最终实现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同时教师从阶段性的能力测评结果反思,完善课程能力设计及课程实施方案。在衡量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要注重能力评价的全面性,要把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纳入评价体系,而且要保证能力评价各项指标内涵明确、可操作,能客观衡量学生所掌握的各项能力;同时在保证评价结果全面性、客观性的基础上,指标尽可能简化,力求用较少的指标获取更多信息,提高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学习领域课程中的项目量化指标来衡量各项能力,便于数据的量化采集,提高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例如在每次课程能力评价中,在学生接受学习任务的同时,就会有一份学习评价手册,任务学习结束,相应评价也结束。同时为了获取更加准确的信息,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责就是激发、引领、记录、评价课堂教学。(2)实施方法①课程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课程职业能力体系是课程实施的目标和方向。《电子技术》课程职业能力包括了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主要有课程实施单元的知识结构能力组成,而非主业能力主要依据课程特色、课程内容特点有目标的重点培养1-2项能力。所以对于课程职业能力体系构建要以专业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针对课程进行细化,并且要做好每次课程、每个项目培养计划。②“目标导向型”的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课程单元教学设计要组织全体项目成员,对项目情景和教学方法进行整体设计。项目情景设置是以课程专业技能培养为基础,结合所要培养的非专业能力,细化情景设置,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达到在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实现非专业能力的培养。③教学方法的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采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而采用什么的教学方法和所述课程单元的内容和课程实施步骤有直接的关联性。例如对于理论课程较强部分,可以选用“探究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单元可以采用“支架式”、“抛锚式”的教学方法。所以在教学方法改革过程中要对课程单元内容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④构建数字化、可视化的课程职业能力评价与考核体系要实现课程职业能力评价与考核体系数字化和可视化,必须做好课程实施过程纪录与考核,并且要设计具体的考核方法和成绩分布。从课程职业能力评价与考核体系的构成来看,主要完成测量指标制定。测量指标是由每次课程单元能力分析表组成,测评成绩由学生自评和教师测评相结合。测量内容包括了课前准备、课堂参与、项目实施等各项内容。并且在项目合作化的前提下,做好个人成绩和团队成绩的区分,并且最终将以数字量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情况。(3)具体实施计划本项目实施包括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总结阶段。其中项目实施阶段将通过2
本文标题:《电子技术》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46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