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三上书法《第6课-横》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西泠印社)书法教学设计第6课:横【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横,能分辨横画的形态特征并掌握其写法。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解、尝试练习、小组讨论等方法,逐步学会书写“二、三、士、工、上”例字。3、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力求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教学重点】:1、掌握横的写法。2、两种横的写法有所不同,在具体书写中应多加注意。【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准备】:“文房四宝”、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起笔、行笔、收笔的写法,接下去我们就要将这些用笔方法用到每个笔画的书写中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最基本的笔画。(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讲述并举例示范:书法是线条的艺术,写好线条是学习书法的关键一步。横的起笔和收笔有藏锋、露锋两种方式,中锋行笔。不同形状的横有长短、粗细变化。2、观察感受,尝试书写。(1)教师示范课本上第15页中“长横”的书写。师边讲边示范书写要领:藏锋方起,向右上行笔,中间略细,藏锋收笔。(2)教师示范课本上第16页中“露锋横”的写法。师边讲边示范书写要领:露锋尖起,转笔向右,中锋行笔,藏锋收笔,左细右粗。(3)教师再次范写这两种笔画,强化对横的认知。(4)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指导。(5)评议。3、重点临写例字(1)针对性对“二、三、士、工、上”例字进行讲解、分析不同例字中横的异同点及书写注意事项。(2)学生练习例字,师巡视指导。三、拓展延伸。1、通过“找一找”板块,强化学生对横的认知。(1)出示范字,找出其中的横。(2)分析字中横的特点,比较其中的异同。(3)教师小结。2、出示“书法家故事”——《心正则笔正》。(1)简介柳公权的简历。(2)讲述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唐朝有位著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一进华京城,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他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正直不阿(ē)。据说,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边看边连连赞叹,惊诧地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写字的窍诀在于心,心不清净、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3)教师小结。四、整理反思。1.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2.师生交流、汇报。3.清洁、整理学具。【板书设计】:第6课横长横藏锋方起,向右上行笔,中间略细,藏锋收笔。短横露锋尖起,转笔向右,中锋行笔,藏锋收笔,左细右粗。
本文标题:三上书法《第6课-横》教学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4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