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泊头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
泊头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党中央“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我市优势,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打造我市经济发展升级版和新引擎,特制定本《规划》。一、泊头市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是落实国家、省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部署。当前科技革命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为实现我国“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目标,顺应时代潮流,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多次强调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12月,我省出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将泊头经济开发区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示范园区列为河北省重点建设的20个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园区之一。充分发挥我市基础优势,促进军民融合产业深度发展,既是我市贯彻落实国家、省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部署,又是主动履行职责,提升我市保军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我市“工业强市”的关键举措。我市是传统的工业大市,铸造产业和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在华北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但同时我市仍存在着传统产业结构层次低、产品竞争力弱、产业发展效益差;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少、发展速度慢、关键技术支撑能力弱等问题。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实现结构优化调整,是当前我市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快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在先进装备制造和零部件等方面提升我市“民参军”水平,既是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结构层次的重要手段,又是我市从“工业大市”迈向“工业强市”,提高产业发展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大关键举措。是促进我市经济稳定快速增长的有力抓手。当前我国军事技术突飞猛进,军事需求相对旺盛,这为我市发展壮大军民融合产业提供了难得的有利条件。未来一个时期,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增长仍是我市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发挥历史传统合作优势,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推进我市与军事单位多方面、广领域、深层次的合作,有利于拓宽我市经济发展市场新渠道,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完善产业体系,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促进我市经济稳定快速增长。二、泊头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一)泊头市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基础雄厚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历史悠久。自上世纪50、60年代,凭借着雄厚的铸造和机械加工能力,我市就与军工单位建立起良好的产业发展和生产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泊头市已与中国核工业、中国航天工业、中国航空工业、中国船舶工业、中国兵器工业、中国电子科技等多个军工集团,建立了稳定的配套生产关系,生产相关配套产品达200多种,成为了军工集团相对固定的产品供应基地,在军工单位中赢得了较好的信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模大。目前我市已有40多家企业进入军工生产领域,培育出中航安吉宏业、恒盛泵业、中泊防爆、瑞恒机械等一批军民融合型龙头企业,生产出航空航天配件、舰船用泵、车辆装备、民爆产品、核用部件、军品加工机械和电子配件等一系列军工配套产品,年产值达3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从研发到元器件、部件和系统总成生产等较为完备的产业发展链条。军民融合产业分布在我市交河镇、文庙镇、寺门村镇、四营乡、泊镇、郝村镇、洼里王镇、西辛店乡等多个区域,建成了泊头经济开发区省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园,并在园区内以中航工业河北安吉宏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恒盛泵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心,划定了一期为2平方公里区域,专供军民结合项目入驻。配套军工生产能力强。我市是“中国铸造名城”、“中国汽车冲压模具生产基地”,是中国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具有雄厚的机械装备和零部件铸造、加工和制造能力,在华北乃至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目前,全市拥有铸造和机械装备制造工业企业2500余家,年产值达300多亿元,年铸造生产能力达200多万吨,其中实型铸造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铸件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12.5%。汽车模具产值占全国同行业的20%以上,是全国汽车模具生产企业最密集的地区,拥有全国最大的汽车模具制造民营企业。产业发展特质和强大的生产能力,决定我市产业发展与国防工业发展具有较高的融合度,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仍有较大的潜力。技术装备水平较高。我市生铁冶炼技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传统铸铁工艺基础上又发展了高端精密铸造、铸铝、铸铜、铸镁、铸钛、不锈钢铸造等多种金属铸造工艺,极大地提升了行业发展空间。我市拥有国内乃至世界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五面铣、激光切割机、三坐标测量仪及大型冲压设备、自动半自动铸造生产线等高精尖设备300多台套,其它各种加工设备3000多台套,加工制造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人力资源丰富。辖区有职业学院1所,高中3所,职业中专5所,每年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工人4000余人。全市现有产业工人6万多人,拥有较高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水平。(二)泊头市发展军民融合产业条件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我市处于沿海地市,是重要的军事战略功能区域。同时我市地处京、津、石、济的中心,距北京250公里,距天津160公里,距石家庄190公里,距济南210公里,距天津港180公里,距黄骅港80公里。我市周边地区和京津鲁等地区军事单位密集,军工生产单位较多,军工科技实力雄厚。优越的区位条件,这对我市发展壮大军民融合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交通运输便利。我市境内有京沪铁路及客货站,京沪高铁穿越境内,京沪、石黄两条高速公路和104、106两条国道,有省道3条、县道3条、乡道13条,通车里程1003公里,100%的行政村通了柏油路。未来随着邯黄铁路等一系列国家、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市和周边地区布局,我市交通运输条件将更加优越,对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和有关产品装备的快捷运输具有重要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难得。京津地区尤其是首都北京,既是我国军工科研资源高地,又是各大军工集团总部所在地。近年来,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京津军工和军民融合产业化重大项目外溢趋势明显,一大批航空航天、武器装备、核电等军民融合产业项目将落户我省,这为我市充分发挥产业基础、交通、区位等优势,抢抓机遇,加速引进京津军工和军民融合产业化项目,大力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政策环境推动有力。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军民融合产业的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工信部出台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我省也出台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并已与工信部、国家国防科工局签署了《深化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我省即将出台一系列政策,在“十三五”期间加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支持。当前,国家正在制定《军民融合法》,这可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根本法律依据,同时,我国军队院所体制、武器装备采购体制、军工能力调整等多项改革正在稳步推进,将为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提供许多新的机遇。三、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我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础雄厚,规模化、体系化发展潜力大,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军民融合产业进一步发展。一是军民融合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大的龙头企业带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竞争力不高。二是军民融合企业布局较为分散,需进一步园区化、聚集化和高效化发展。三是军民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不对称。四是泊头市虽然培育和积累了一批科研人才和成熟技术,但尖端人才和技术缺乏,军民融合产业孵化设施和体系不完善,军民融合产业高端化、现代化发展受到一定制约。四、我市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体制机制改革的历史机遇,围绕“工业强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军带民、以民促军、军民(地)共赢”的原则,按照“统筹规划、高端引领、聚集发展、重点带动”的思路,着力加强与军工集团公司和重点军工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对接,吸引更多的军工技术和项目落户泊头;着力加强军民融合产学研用基地建设,努力构建军民协同创新机制,提升军民两用创新能力;着力加大军民融合发展支持力度,壮大军民融合市场主体,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军民融合龙头企业和中小配套企业;着力完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完善军民融合产业平台和配套设施,推进军民融合产业聚集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努力开创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局面,打造我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为实现泊头市机械装备产业振兴,加快建设华北地区先进机械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做出积极贡献。(二)发展定位——打造全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先行区和示范区。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改革、国防科研生产管理和武器装备采购机制体制改革、国有军工企业投资体制改革等历史机遇,努力构建和完善军民融合发展的机制体制,打造全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引领先行区和示范区。——打造京津冀军转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资战略高地。充分发挥我市区位优势,加强国防知识产权的引领和布局,加强京津冀军工科技资源的引进和产业化建设,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军转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投资战略高地。——打造我省区域性民参军产业发展基地。充分发挥我市工业基础雄厚、产业门类齐全、交通区位优越的特色优势,积极引导我市拥有先进的产品、技术、工艺、设备的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强化军工基础,打造优势和地位明显的区域性民参军产业发展基地。——打造一支军民两用技术合作开发的生力军。发挥军工科技资源优势,加强国防科技成果在我市推广转化,积极推进与我市铸造、汽车模具、环保设备、数控机床、数控冷弯成型机械、防爆工器具、泵阀等民用产品的合作开发和产业化,打造军民两用技术合作开发研究基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增长点,支撑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三)总体目标经过大力培育和发展,争取到2020年实现“11167”的军民融合发展目标。“1”:军民融合产业实现总收入100亿元。军转民发展实现大跨越,军品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6家,培育壮大恒盛泵业、安吉宏业、京泊模具、瑞恒机械、中泊防爆、精达机床等一批重点军工配套企业。“1”:军民融合型企业达到100家。民参军能力和水平取得新提升,在进一步强化泊头市现有的军民融合产业基础上,积极引导我市优势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争取将我市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从40个增加到100个。“1”:把泊头经济开发区建成全国军民结合示范园区。坚持产业、项目、企业、园区、平台“五位一体”发展,积极推动“进区入园”,促进产业聚集,争取将现有的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形成快速、有序、良性、健康的发展格局。“6”:建设安吉宏业、恒盛泵业、中泊防爆、京泊模具、瑞恒机械、精达机床等6个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整合军工和地方科技创新资源,联合开展军工科研和军工技术转民用的再开发、再研究,军民协同创新获得新飞跃。“7”:形成以航空航天产业、船舶装备产业、交通装备产业、防爆设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核用装备产业、后勤装备产业等7大军民融合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五、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重点方向(一)军民融合航空航天产业以京泊汽车模具有限责任公司、瑞恒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精达河北机床制造有限公司、华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华远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超德重型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生产航天器配件、军用发射装置、航天望远镜天线、航空航天产品零部件、航空测试装备等产品为方向,加强大型异形构件、精密机械加工等关键技术攻关,引进技术团队,加强与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带动和培育15至20家企业,2020年产值达到20亿元。(二)军民融合船舶装备产业以河北恒盛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北远东泵业制造有限公司亚奇铸业有限公司、益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鑫亿铸造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生产舰船用泵、军工泵用铸件和舰船用泵铸件、军用舰船用铸件和成品零件等产品为方向,加强精密铸造、标准节流装置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强
本文标题:泊头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56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