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主讲:杨志君推荐书目•1、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2、黄仁宇:《万历十五年》•3、黄仁宇:《中国大历史》•4、钱穆:《国史大纲》•5、孟森:《明史讲义》(相比《明朝那些事》)•6、吕思勉:《战国史》•7、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史”系列(晚清、民国)为什么要读史2014年4月2日,尼山孔庙前,甲午年春季祭孔大典。这样的活动越来越隆重。(中新社记者梁犇/图)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光辉历程第一节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众多的史学名家、宏富的史学著作,完备的修史制度,多姿的史学体裁,进步的史学思想,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幅中国古代史学宏伟壮丽的画卷,所以我们说,中国古代史学是中国文化的宝藏。•文字产生以前,口耳相传的传说,乃史学的源头。结绳记事•甲骨文、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尚书》、《诗经》的事件记载,如《牧誓》•孔子的《春秋》就是以鲁国国史编撰而成。第一部编年史,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寓褒贬、别善恶。•中国史学之父•战国时期出现了《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秦汉时期是中国史学成长时期,司马迁与《史记》为纪传体通史,奠定了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基础。•班固的《汉书》为纪传体断代史,开创了皇朝史撰述的先河。•魏晋南北朝,私家修史之风盛行,史书极其繁复,史学摆脱了经学附庸而蔚为大观。•隋唐五代,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书成绩斐然,二十四部正史中有八部完成于唐初。•刘知己《史通》、杜佑《通典》为史学开辟了新路。•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宋元时期,尤其两宋,史学发达,堪称盛世,史体广泛,应有尽有。•袁枢新创纪事本末体,全书42卷,约200万字,上自战国、下迄五代,总括了1362年的历史。•明代史学,方志、稗史增多,经济史撰述繁富,史学通俗化和历史教育广泛展开。•清代学风,以考据为盛。进行最大规模的清理和总结二、史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隋志》(魏征等)著录文化成果,四部分书,确定经史子集的顺序,由此直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总目》,史书一直位居第二位,这一点足可看到史学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历史著作作为史学的社会表现形态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此外,史学之求真、经世的传统还影响着儒家经学。•“中国于各种学问中,惟史学最发达;史学在世界各国中,惟中国最发达”(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二节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一、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正史:纪传体•古史:编年体•杂史:记帝王之事,但内容杂•霸史:特指十六国的记注•起居注:记录君主言行举止•旧事、职官、仪法、刑法:有关制度•杂传:世俗、佛、道人物传记•地理:州郡、山川、物产、风俗•谱系:纪姓氏•簿录:著文献目录•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抄•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二、贯通古今的编年史•编年体是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之一,它以时间为中心,依照年月顺序记述史事。•《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左传》(《左传》)是一部相当完整的编年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荀悦《汉纪》是关于西汉的编年体断代史。袁宏《后汉纪》为东汉编年体断代史。•两《汉纪》完备了编年史体的规模。•司马光《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按年记载,上下贯通,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毕沅《续资治通鉴》为上自宋建隆元年(960),下至元顺帝至正十三年(1370)的宋元编年史。•从《春秋左传》到《明通鉴》,形成了自春秋至明末2400多年前后衔接的编年史。编年的优点•编年的方法,将漫长的历史切分成时间的片段,然后将人物、事件填充各个时间段,这样做的好处是“中国外夷,同年共事,莫不备载其事,形于目前。理尽一言,语无重出。”(刘知几,浦起龙.史通通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9:21.)使历史事件依时间的先后顺序展现在读者眼前,显得条理清晰、秩序井然。编年的不足•但与此同时,它也存在着较大的弊端。杨万里曾批评《资治通鉴》说:“予每读《通鉴》之书,见事之肇于斯,则惜其事之不竟于斯。盖事以年隔,年以事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盖编年系月,其体然也。”(杨万里.通鉴纪事本末叙[M].北京:中华书局,1964.)•毛宗岗也批评编年方法的平铺直叙:“从来实事未尝径遂率直,奈何今之作稗官者,本可任意添设,而反径遂率直耶?”三、列朝相承的纪传史•纪传体史书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一般包括纪、表、志、传四体,纪、传为其主体。•《隋书经籍志》首先以“正史”之名概况纪传史。《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我国古代所谓“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从《史记》到《明史》,总共4000万字左右,3249卷,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明朝末年(1644年)共4000多年的历史。纪传体的优点•这种结构由于是以人物性格为叙事逻辑,故能增强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使结构内部血脉贯通,浑然一体。•“它可以较好地弥补编年体结构以事件为中心,见事不见人,人物为事件所淹没的弊病。所以,将之错综运用于编年体结构之中,就有可能获得既反映了有关政治方面的兴衰治乱之迹,又突出人物在历史运转中之作用的双重效果。”(纪德君)纪传体的不足•尽管如此,但纪传体的结构技巧同样存在一些不足,这点南朝的文艺理论家刘勰早有洞察,他在《文心雕龙·史传》里写道:“然纪传为式,编年缀事,文非泛论,按实而书。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两记则失于重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故张衡摘史班之舛滥,傅玄讥后汉之尤烦,皆此类也。”这段话很精到地道出了纪传体的缺陷。•它能集中笔力刻画人物,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却不利用叙事,尤其是多人一事,却得“数人分功”,有“失于重复”、“病于不周”之弊。•当代香港学者劳悦强还指出:“由于纪传体往往限于传主本身的行事欠缺主题性,而且传主一生经历的不同事迹,其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纪传体本身并不利于环环相扣的叙事结构的发展,而事实上,除开少数例外的作品如《史记·荆轲列传》,纪传体历史也并没能够提供环环相扣的叙事范本。”四、典章制度的渊海•唐杜佑《通典》为我国第一部专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共二百卷,约一百九十万字。三通•南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宋末元初马端临《文献通考》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通典》、《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为“续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合称为“清三通”•“三通”“续三通”“清三通”及《清朝续文献通考》合称为“十通”•“十通”卷帙浩瀚,共2660卷,贯通中国几千年的文物制度历史,实为典章制度的渊海。五、纪事本末与史评•纪事本末体是以历史事件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南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将《通鉴》中千余年史迹,按时间顺序,分编为239个题目。•《绎史》(远古至秦末)•《左传纪事本末》(春秋)•《通鉴纪事本末》(战国至五代)•《续通鉴纪事本末》(北宋至元末)•《宋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清史纪事本末》示例•《通鉴纪事本末》卷八到卷十一,其中每卷各分上下两部分,合共23个主题,详见如下:•卷八上宦官亡汉•卷八下黄巾之乱韩马之叛袁绍讨公孙瓒•卷九上曹操篡汉•卷九下孙氏据江东刘备据蜀•卷十上吴蜀通好诸葛亮出师吴侵淮南魏平辽东•卷十下明帝奢靡•司马懿诛曹爽吴易太子诸葛恪寇淮南•卷十一上魏灭蜀淮南三叛司马氏篡魏•卷十一下晋灭吴羌胡之叛陈敏之叛•拿嘉靖本《三国演义》与之对照,可以发现在回目上,除了其以整齐的七字句作回目外,形式上根《通鉴纪事本末》完全相同。•至于《三国演义》的内容上跟《通鉴纪事本末》的相通之处,更是不言而喻了。而书中“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故事更是鲜明地体现出纪事本末体的特点。纪事本末体的优点•自《左传》以后的编年体史书,多以纪事本末体作为补充的形式,以济编年之有时而穷。但纪事本末之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是从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开始的。•《通鉴纪事本末》把《资治通鉴》一千余年间的大事,归纳成二百多个题目,将“事件的互相关联以及因果关系并不容易一目了然”的通鉴式编年体,改为“根据史事的相互关联和因果关系,直接点出它们之间相承的发展脉络,依照史事的本末先后,重新安排和分卷组织”的纪事本末体。全书脉络清楚,每事首尾明晰。•宋代杨万里评价其书道:“今读子袁子此书,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继之以叹且泣也。嗟乎!有周秦以来,曰诸侯,曰大盗,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权臣,曰夷狄,曰藩镇,国之病亦不一矣,而其源不一哉。盖安史之乱在林甫之为也,藩镇之乱则令孜之为也,其源不一哉。得其病之之源,则得其医之方矣,此书是也。”既指出了纪传体之不足,也道出了纪事本末体的优势。•清代史学家章学诚称《通鉴纪事本末》有“文省于纪传,事豁于编年”的好处,基本符合实情。•《四库全书总目》更将纪事本末体与编年体和纪传体作比较,说:•纪传之法,或一事而复见数篇,宾主莫辨;编年之法,或一事而隔越数年,首尾难稽。枢乃自出新意,因司马光《资治通鉴》,区别门目,以类相篡,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包括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晰,节目详具,前后始末,一览了然,遂使纪传、编年贯通为一,实前古之所未见也。•史评指评论史事或史书的著作。•批评史事者,指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评论;•批评史书者,指对史家、史书或某一种史学现象、史学思想的评论。唐刘知己《史通》宋郑樵《通志总序》清章学诚《文史通义》三大史评著作第三节中国古代史学的优良传统春秋晋,董狐章学诚••一、学兼天人,会通古今•司马迁《史记·太史公序》中明确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宗旨。•历史上的史学家都是通才,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无所不通,人事、天事无所不晓。此谓学兼天人。•会通古今,重视通史著述,是中国史学的又一优良史学优统。•从西周元年(公元前841年)起,中国就出现了编年史。从此以后,中国历史便有了持续不断的记载,上下五千年,几乎每年都有史可查。•二、以古为镜,经世致用•在中国历史上,以史为鉴的思想由来已久。•西周的统治者宣称“我不可不鉴于有夏,亦不可不鉴于有殷。”•《战国策》中指出:“前事之不忘,后世之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得可资,失亦可资也;同可资,异亦可资也。故治之可资,唯在一心,而使特其鉴也。”•中国古代史学家以“经世”为治史目的,以回答和解决社会提出的重大问题为己任。•孔子作《春秋》是为了正世风,救乱世。•司马迁著《史记》是为了探寻“成败兴坏”之理,以“前事为后世之师”。•杜佑著《通典》备述历代典章制度的治事损益和利弊得失,欲寻求解决时蔽之方略,达到安邦济世之目的。•明清之际,针对宋明理学脱离实际,空谈心性的弊端,许多著名史学家高举“经世致用的大旗”,写出了一批重要的史学著作。•顾炎武、黄宗熙、王夫之、章学诚便是其中的代表。•三、求实直书、书法不隐•史学是一门求真、求实的学问。据实直书,不隐恶,不溢美。将历史
本文标题:第十一章-中国古代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65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