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孟子三章》PPT优秀课件人教部编版1
作者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存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本文选自《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短论,论述了战争中民心向背的问题,指出民心所向,是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战争胜负中的决定性作用,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章的节奏和气势。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三里之城: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是:方圆三里的内城。古义:外城。今义:姓氏环,围。而,表转折,却。夫fú,句首发语词。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城:池:兵革:坚利:米粟(sù):多:委而去之:城墙护城河。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甲胄。坚固锋利。指粮食。充足弃城而逃。委,古义:放弃。今义:委任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古义:今义:以:本句话的意思是:固国:威:限制。地域凭,靠。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亲戚畔:之:天下顺之:故君子有不战:深入论证“得道”即“得人和”则“战必胜”。古义:内外亲属今义:因婚姻联成的关系之,动词,到。至,极点。通“叛”,背叛。他,代词。顺,归顺,服从。故,所以。有不战:不战则已。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字词小结1.古今异义。郭古义:外城七里之郭今义:姓氏池古义:护城河池非不深也今义:池塘去古义:离开委而去之今义:到……去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亲戚畔之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委古义:放弃委而去之今义:委任域古义:界限,限制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今义:地域是古义:这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今义:判断动词2.通假字。畔通“叛”,背叛。亲戚畔之。3.虚词。之代词他亲戚畔之助词的三里之城动词到寡助之至而表并列并且泉香而酒冽表修饰着、地夫环而攻之表转折却、但是攻之而不胜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中心论点提出来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使用什么论证方法?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后面的内容?读课文,思考讨论下列问题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而环攻之地利不如举例证明论点一:天时不如地利守方守城:城高池深兵革利粮多守方地利攻方委而去之人和举例证明论点二:地利不如人和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分论点天时不如地利——进攻地利不如人和——防御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战争中需要“人和”治国需要“人和”结论得道者多助——顺之失道者寡助——畔之论证施行“仁政”(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明确)第2段从攻方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从守方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弃城而逃,说明“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文章第3、4段运用什么句式?有什么效果?第3段:运用双重否定的排比句,起肯定、加强语言气势的作用,极言防御一方地利条件的优越。第4段:运用排比句,再次强调“地利”不足恃。同时运用对比论证,把“得道者”与“失道者”的后果进行对比,点明文章主旨。(第4段: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分析结构课文按“总——分——总”可分为三部分(一)(1)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二)、(2、3)运用战例证明论点。2段: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3段: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三)、(4)总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课文举了什么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攻城失利和守城失利的战例3、课文的结论是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课文的论证方法有哪些?举例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艺术特色:•1、层次清楚,结构完整,论证严密,并使用类比论证,善于说理。•2、运用排比、对偶、顶真等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召力。•排比•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对偶•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顶真•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语录: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富贵不能淫(一)你读我读,疏通文意1、诵读本文。(小组内以各种形式读文章,推荐读得好的同学,班级展示)2、疏通文本。(先对照课文自主学习,再进行小组交流,有不明白的问题班级内进行互助学习)你读我读,初步感知诵读文章,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做到准确、通顺。公孙衍()天下熄()焉()丈夫之冠()往之女家()淫()yǎnxīyānguànrǔyín疏通文意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无事.”战争平息齐读本文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这怎么您成年男子谨慎告诫丈夫教导去,到顺从正理翻译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居住居所实现固守坚持实行原则,行为准则翻译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归纳整理自主整理《富贵不能淫》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现象,然后小组交流归纳整理。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古义:__________,今义:女子的配偶。成年男子女汝你3.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②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活用意思为:_________。③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使……屈服使……迷惑使……改变戒之曰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得志_____________(1)戒(2)居(3)得4.一词多义实现,获得告诫谨慎居住住宅能,能够(4)道行天下之大道妾妇之道也独行其道道路,孟子用来比喻“义”原则道路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子之嫁也父命之_____________母命之__往送之门往之女家妾妇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男子”代词,指“女子”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动词,到5.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4)往之女家往:______________指战争平息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作冠教导去,到(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______________焉:__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以: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作为指示代词,这怎么介词,把(二)你思我想,理解精髓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哪三句话能概括其精髓?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什么?5.对比分析孟子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6.结合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谈谈对大丈夫的理解。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2.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非大丈夫的原因?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委妇之道”,哪里谈得上是大丈夫呢?3、孟子对大丈夫的阐述精髓是什么?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各代指什么?“是”指代“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指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本文标题:《孟子三章》PPT优秀课件人教部编版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6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