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丽人行》教案一、杜甫简介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汉族,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盛唐大诗人,世称“诗圣”,现实主义诗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二、杜甫生平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与漫游期(35岁前)(711-746)①这一时期,杜甫所作之事不外乎四件:读书、漫游、求官、交友。可以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②读书方面:“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出身于“奉儒守官”之家庭,家教极好,早期即通览儒家典籍,因为家庭出身和出生地(巩县)均受儒家文化浸染较深,杜甫早期所受的教育是严格的儒化教育,这与李白是不同的。儒家思想原因:一是其家世,他的远祖杜预是一晋代名将和大儒,曾作过《春秋左传集解》,其祖父杜审言是武后朝位高才大名大的诗人,为律诗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其父杜闲也曾为奉先县令。故而他自称是出身于一个“奉儒守官”之家庭,儒家思想几本上占了其思想的全部;二是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处中原地带,这是受儒家正统文化的影响较深的地区。③漫游方面:这一时期,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他19岁游山西,20岁游吴越,24岁回到洛阳,举进士不第。25岁时游齐赵,30岁时回到洛阳,筑室偃师,在那里结婚,往来偃师、洛阳间。33岁时游梁、宋。三十四岁时再游齐赵。这与李白颇为相似。杜甫年轻时,其父杜闲为奉先县令,可能经济方面较为宽裕,因此,杜甫青少年时代还是有过一段“恣情快意”“势马轻狂”的生活的。④求官:开元二十三年(735)杜甫曾到洛阳参加进士考试,未中。但并未给年少轻狂的杜甫以打击,甚至,在此期,杜甫还没有进行过什么干谒活动,可能是因为年轻还不黯世事。⑤交友:与李白交往。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杜甫33岁时有幸在洛阳一睹诗仙风采并与之结下深厚友谊。此后,杜甫有许多诗篇咏及李白。洛阳相遇,李白与杜甫同游梁宋,在梁宋时对结交诗人高适,三人纵酒射猎,品文论诗,着实逍遥了一阵子。这一时期,杜甫还交了一个与他一生厮守,相濡以沫的知音,那就是他的妻子杨氏夫人。大约是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与司农少卿杨怡之女杨氏喜结伉俪,此后杜甫的荣通困顿,杨氏夫人始终守候在其身边,任劳任怨,是杜甫困顿蹇滞的人生路途的一大幸事。此期代表作《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困守长安十年时期(35岁-44岁)(746-755)这一时期,杜甫觉醒了,开始汲汲于仕途。他来到了长安。①天宝六年(747),他在长安再次应科举考试,因李林甫玩弄权术而落选。②献《雕赋》、《三大礼赋》,玄宗命待制集贤院,但一直将其闲置。其生活困苦艰难。他的生活是“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他饱尝仕途之艰辛,开始关注现实,关注政治。③困守十年,终于获得河西尉的一个小官,弃而不作,旋被命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掌器杖的小官)。④此期代表作《咏怀五百字》、《兵车行》、《丽人行》等3.陷贼与为官时期(44岁-48岁)(755-759)①安史乱起,杜甫被安火乱军所俘,被困在长安近一年,后越过战争最前线,冒死逃脱,达于行在,肃宗任为左拾遗,旋因谏房馆事激怒肃宗,遭疏远,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弃官到秦州到同谷、到成都。②曾有过一段优裕从容的为官生活。有过一些吟咏宫廷生活的诗歌。③疏远贬官之打击更拉近了他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距离。④代表作:《北征》、《三吏》、《三别》、《羌村三首》、《月夜》、《悲冻陶》、《悲青坂》、《春望》。4.漂泊西南时期(48岁-59岁)(759-770)①漂泊西南,曾在杜甫草堂过过一致闲适雅致的宁静生活,他与妻子孩子和谐地生活在一起。②严武两次镇蜀,对其资助颇大。③曾因叛乱而一度携家流亡于梓州、阆州、绵州一带。④严武去世后,携家由三峡出蜀。曾在奉节小住,旋漂泊于今湖北湖南一带,以船为家,备受流离困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之苦。于770年困死于一条破船上。《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⑤此期为杜甫创作的丰收期,其诗留传到现在的有1400余首,有1000余首作于此期,代表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八首》、《诸将》五首、《咏怀古迹》五首、《旅夜书怀》等。四、杜诗内容杜甫一生创作诗歌1500余首。战乱生活题材很自然地进入诗歌创作中。安史之乱带来了无数灾难,也给诗歌创作带来了变化。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这场大战乱所造成的大破坏、大灾难的是杜甫。他的诗内容博大精深,反映了天宝末到大历年间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以及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在揭露封建当权势力的腐败、贫富的对立、表现民生疾苦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有同时代的史书所不及之处,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被誉为“诗史”。杜甫用他的诗,反映了他所生活时代的重要的历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实,甚至可以补充历史记载的不足,具有史的认识价值。都说“文如其人”,杜诗内容的选择与它的人格追求是分不开的。对战乱的描述是它的儒家济世情怀的外现,它的诗歌中充满了对世人的悲悯,彰显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也是他被称为“诗圣”的原因。它想圣人一样关照着人类的生存状况。圣人本就是儒家的一个概念,如孔圣人,是指知行完备、至善至美之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与李白被称为“诗仙”都是特别贴切的,仙是一个道教概念,一人一山谓之仙,可以说是李白的写照,李白好像总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样子,我们对它的了解只知道他整天喝酒、游山玩水、写诗,从来不知道他是否娶妻生子啊,怎么挣钱养家啊~像游仙一样逍遥自在。这就是李白杜甫的区别,那么他们就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吗?这么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可以成为忘年之交呢?其实,李白跟杜甫可以说是人生的两个阶段,年轻的时候呢,我们可以像李白多些,活得理想浪漫、逍遥自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呢,可以把李白收藏起来,像杜甫多些,向现实而活,多些悲悯,多些社会责任。五、艺术风格1、“沉郁顿挫”“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是指表现手法的沉著蕴藉、感情表达的曲折起伏,音调节奏的抑扬缓急,顿挫变化,《登高》、《秋兴八首》、《北征》、《咏怀五百字》等许多诗均是这样。杜诗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2、萧散自然。在杜诗的多样风格中,萧散自然,是杜诗又一重要特色。闲适情趣,安静明秀境界,细腻的景物描写,形成萧散自然的特色。这类诗不少,如《水槛遣心二首》其一: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鱼鸟自得其乐,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生一份闲适愉悦情思。“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仰面贪看鸟,回头错应人”(《漫成二首》其一)。“野船明细火,宿鹭起圆沙”(《遣意二首》其二)。“芹泥随燕嘴,花蕊上蜂须”(《徐步》)。“仰蜂粘落絮,行蚁上枯梨”(《独酌》)。这些都是萧散心境、闲适情趣的产物。3、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杜诗的不同风格的形成,与杜甫不同时期的不同境遇,或者同一时期的不同心境似有关系。当他生活坎坷,颠沛流离,或处于战乱之中时,他的家国之思,身世之感,便自然涌出,悲歌慷慨。这时的诗,往往便表现为沉郁顿挫。长安困顿、陷落贼中、华州鄜州时期、陇蜀道上、夔州以后的诗,多数是这类风格。当他生活稍为安定时,他就写一些萧散自然的诗。成都草堂的一段时间,就有不少这类作品。六、丽人行赏析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本诗作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暮春时节。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侧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全诗分三部分:前十句为第一部分,描写上已日曲江水边踏青的丽人如云,体态娴雅,姿色优美,衣着华丽,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第十一至第二十句为第二部分,具体写丽人虢、秦诸夫人所得的宠幸,她们器皿雅致,肴馔精美,箫管悠扬。最后六句为第三部分,写杨国忠之骄横,趾高气扬,权大气盛。注释:①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三月三日:农历三月三日,为上巳节。唐代长安士女多到水边春游祭祀,除灾求福,实际上成了游春宴会的节日。丽人:这里指出游的贵妇人。②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态浓意远淑且真:姿色娇艳,神态高雅。态浓:姿态浓艳。意远:神气高远。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③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蹙是一种刺绣手法④头上何所有?翠为盍叶垂鬓唇。翠为廅叶:镶以翡翠的头花。鬓唇:鬓边。⑤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珠压腰衱:齐腰的后襟上缀着珍珠,压垂下来,使衣服合体,腰身匀称。衱:衣后裾。穏称身:妥帖合身。解析:诗开篇即点出时间——三月三日。诗中首先泛写上巳曲江水边踏青丽人之众多,并用细腻的笔法、富丽的词采,描画出一群体态娴雅、姿色优美的丽人。接着又言其服饰之华丽和头饰之精美,所有这些无不显示出丽人们身份的高贵。⑥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就中:其中。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紫驼:驼峰肉为当时极名贵的食物。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是说锅的色泽。水精:即水晶。行:传送。素鳞:指白鳞鱼。⑧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犀箸:用犀牛角制成的筷子,实指象牙筷。⑨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黄门:即宦官。飞鞚、飞驰的马。鞚:马笼头,此处指马。八珍:此泛指各种山珍海味。⑩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宾从:宾客随从。第二部分解析:总之,见丽人服饰的豪华,见丽人非等闲之辈。写到热闹处,笔锋一转,点出“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丽人中的虢、秦、韩三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逢出门游玩,她们各家自成一队,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云锦粲霞;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诗人对三位夫人宴饮的奢华场面描写得尤为细腻。她们在云帐里面摆设酒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用色泽鲜艳的铜釜和水晶圆盘盛佳肴美馔,那么不须明说,杨氏姐妹生活的豪华奢侈已刻画无遗了。然而,面对如此名贵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却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迟迟不夹菜,因为这些东西她们早就吃腻了,足见其骄矜之气。可怜了那些手拿鸾刀精切细作的厨师们,真是白忙活了一场。内廷的太监们看到这种情形后,立即策马回宫报信,不一会儿,天子的御厨房就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种山珍海味。“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内廷太监鞚马飞逝而来,却路不动尘,这是何等的规距,何等的排场!皇家气派,毕竟不同寻常。写得真好看煞人,也惊恐煞人。如此煞有介事地派遣太监前来,络绎不绝于途,到底所为何事?原来是奉旨从御厨房里送来珍馐美馔为诸姨上巳曲江修禊盛筵添菜助兴,头白阿瞒(唐玄宗
本文标题:丽人行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092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