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四章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结构主义•长期以来,以逻各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结构主义在西方占据了主导地位。•结构指的是“事物系统的诸要素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法或联结方式”。•逻各斯中心主义在哲学的体现:人们习惯于给事物定性,总希望从一个固定点出发,寻找到某个确定的结果和答案。(定向思维方式)•结构主义的翻译观认为,原文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源,把再现原文当做中心任务,以求得到译文与原文之间的等值。结构主义代表人物:1.结构主义之父------索绪尔2.结构人类学的缔造者-----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解构主义的发展历程•产生: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西方文艺理论界首先产生了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出现了解构主义。•定义:是在法国兴起的一种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全开放式的批判理论,以解释哲学作为基础,主张多元性地看问题,旨在打破结构的封闭性,消除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观念,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扩大:20世纪80年代起,这一思潮在西方翻译理论界的影响日益扩大,病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翻译研究中占有独特的地位。•解构主义的观点:•1.强调消解传统的翻译忠实观,突出译者的中心地位,强调“存异”而不是“求同”。•2.把翻译研究与权力、意识形态和殖民主义联系起来,以解构西方话语的霸权主义地位。•3.认为翻译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常常被用殖民者用来保持世界各民族语言之间的不平等地位。•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说,解构主义重新改写了西方的翻译史,否定了欧美中心主义的观点,提倡了各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平等关系,具有积极意义。•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学派与以前的翻译流派的不同之处:•1.解构主义翻译认为翻译是“存异”而非“求同”,译作不是去复制或传递原作的意义,而是对原作语言的补充,从而消解了传统的翻译忠实观;•2.解构主义主张用辩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解构主义者不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机械地把原文看成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而是认为由于能指和所指之间存在差异,原文意义不可能固定不变;•3.由于文本的结构与意义既不确定,又难把握,因而该派否定原文一译文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种种二元对立关系,主张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不是传统理论中的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原文取决于译文,没有译文原文无法生存,原文的生命不是取决于原文本身的特性,而是取决于译文的特性。主要代表人物•第一类:以法国的德里达和巴兰.巴特和米歇尔.福柯为代表,在哲学方面对翻译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他们大多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哲学,把翻译视为研究和实践差异的场所,从而打破了结构主义学模式的封闭性。•第二类:在解构主义思想影响下发展了新的翻译思想和观点,以解构主义的方法从政治、权力等角度探究翻译的问题和策略,反抗社会中的各种霸权。代表性人物:美国意大利裔学者韦努蒂。结构解构
本文标题:翻译的解构主义学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46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