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教学要求社会主义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为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应对可能的挑战,须要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本章拟对此进行专门的分析。教学要点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教学要点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教学要点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首先,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再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最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教学要点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其次,是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教学要点三、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条件下,对外经济关系的范围广泛,形式多样,最主要的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国际旅游等。教学要点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国或地区进行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国家国内贸易向国际的延伸。从一个国家看这种交换活动,是对外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这种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称为国际贸易。教学要点利用外资的方式有两类。一类是外国贷款,其中又分为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出口信贷、外国商业银行贷款、发行国际债券。另一类是外商的直接投资,如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外资独资企业、合作开发资源等。教学要点利用外资必须适度、适效,兼顾眼前和长远利益、局部和整体利益。第一,必须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第二,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第三,保证重点,提高利用外资的经济效益。第四,改进投资环境,确保双方的经济权益。教学要点引进技术是指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和技术交流活动,从国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迅速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以促进国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包括购买专有技术、培训技术人才、引进先进设备和部件、经营管理知识和委托外国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等。引进技术的方式有技术贸易方式和非技术贸易方式两大类。教学要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一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可以节省研制和开发费用,弥补我国科研力量不足。二是通过技术引进,再加上吸收、消化和创新,可以加速我国科技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改造与优化。三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可以带动我国设备投资的扩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四是引进先进技术的过程,是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方法的过程,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研究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教学要点引进技术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一是要引进最新技术、尖端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重点是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并以引进软件为主。二是引进技术必须量力而行,讲求经济效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引进。在确定引进项目时,要做好各方面的综合平衡,考虑到国内的配套能力、利用能力和偿还能力。三是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相结合。引进技术要与独创结合起来,在引进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新,不能盲目照抄照搬,真正做到“洋为中用”。四是搞好综合平衡,防止盲目引进和重复引进。五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要努力扩大技术出口。教学要点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在国际劳务市场上同属劳务输出的范畴。对外承包工程,又称“国际承包”,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承包公司承揽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私人企业主的建设项目、物质采购和其他承包项目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形式。教学要点国际旅游是一种服务商品贸易,它是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劳动而创造收入的行业。旅游业主要包括旅馆业、饮食业、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与游览娱乐业等。旅游业是新兴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教学要点第二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教学要点国际旅游是一种服务商品贸易,它是通过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劳动而创造收入的行业。旅游业主要包括旅馆业、饮食业、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与游览娱乐业等。旅游业是新兴行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利润大的特点,是第三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行业。教学要点一、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按交换对象的形态划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技术贸易。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际分工有三种形式:一是垂直型分工,二是水平型分工,三是混合型分工。教学要点国际贸易一些新特点:一是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二是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三是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四是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教学要点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第一,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第二,通过对外贸易,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通过对外贸易,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第四,通过对外贸易,进口国内市场需要的物资,调整国内市场,繁荣国内商业与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第五,通过对外贸易带动经济发展来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教学要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外贸体制进行了有步骤、分阶段的改革。第一阶段,外贸体制的局部改革(1979—1987年)。第二阶段,外贸体制的全面改革(1988—1990年)。第三阶段,外贸体制的深化改革(1991—1993年)。第四阶段(1994年以后)。二、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一)国际收支和关税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战争赔款、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往来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把未发生现金收付的债权交易以及不需要货币偿付的经济交易(如捐款、赠款等)也列入国际收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教学要点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是通过一国对外货币收入与对外货币支出的对比表现出来。这种对比结果即差额,通常表现为顺差、逆差或平衡。国际收支顺差表明一国从其他国家收入的货币总额大于对其他国家支出的总额;逆差则表明对外货币支出大于收入;一国国际收支相抵,余额为零,就是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只是一种理论抽象,从实践来看,国际收支平衡是相对的。国际收支顺差说明一国对外债权大于债务,国际收支逆差是对外负债的标志。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该国在国际金融方面的实力和地位。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应采用外贸政策、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来加以调节。教学要点关税是进口或出口的商品货物和物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或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关税的高低直接影响各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商品价格的变化又直接对国内外市场商品的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对国内外的生产、交换、消费与分配等再生产的有关方面产生影响。关税积极作用表现在:一是可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二是可保护国内市场;三是调节国内市场物价和调剂国内市场供应;四是可作为对外贸易谈判中的手段;五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保护民族经济和反对发达国家商品倾销和转嫁危机的主要手段。关税消极作用表现为:一是增加消费者负担;二是保护过度会恶化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友好关系;三是影响自身的贸易与发展。教学要点(二)外汇与汇率外汇(ForeignExchange)是在国际间的债权债务进行清偿时,由于各国货币和货币制度的不同,需要进行国与国之间的货币兑换以实现国际结算的国际汇兑。动态的外汇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用以清偿国际间的债权债务关系的行为和活动。静态的外汇是指外国货币和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目前国际货币信用领域广泛使用的“外汇”概念,都是外汇的静态含义。广义的外汇概念泛指以不同形式表示的、能够进行偿付的国际债权,既包括自由外汇,也包括记账外汇。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国货币所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教学要点外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外汇是国际购买手段,可以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大大扩展了国际间商品流通的范围促进了国际经济交往。其次,是国际支付手段,可避免国际支付中支付黄金,节余交易费用和有利交易安全,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再次,外汇是国际储备资产,可以弥补国际收支逆差。最后,外汇是调节国际间资金余缺的手段,可以促进货币信用的国际化。教学要点汇率是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者是用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汇率有两种不同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而英国和美国则采用间接标价法。我国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汇率对经济活动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币升值即汇率上升,会刺激进口增加和资本流入而减少出口和资本流出,反之,会会刺激进口减少和资本流入而增加出口和资本流出。所以汇率是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教学要点教学要点(三)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规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可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国家间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构成国际货币体系基础的主要储备资产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把国际货币体系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教学要点(三)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规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国际货币体系可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国家间较常见的划分方法,是按照构成国际货币体系基础的主要储备资产的性质和作用不同,把国际货币体系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国际金本位制是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本位制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有四点内容:(1)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确立了国际储备资产。由于美元同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又与美元挂钩,从而使美元和黄金一起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3)协助会员国调整国际收支。(4)取消外汇管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后,逐渐形成现今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即“牙买加体系”。(1)承认浮动汇率制的合法性。(2)削弱黄金在国际货币制度中的地位。(3)增加会员国在基金组织中的基金份额。(4)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地位。(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教学要点教学要点在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中,争论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本位货币制度、汇率制度和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国际货币制度改革进程中出现了区域货币一体化倾向。其中欧洲货币体系最为完善。教学要点(四)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分为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当前国际资本的流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1)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日益脱离实物经济;(2)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急速变化,并呈现出证券化、多元化特征;(3)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资本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的总称。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包括资本的融通,也包括国际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等。教学要点第三节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1)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2)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3)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
本文标题: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20-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4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