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工程桩承载力和完整性检测方案备案表工程名称: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22#新建工程申报单位(建设):汉寿新合作商贸物流园置业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湖南浩宇建设有限公司检测单位:长沙宏宇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申报时间:2017.4.20工程基桩检测方案备案前,检测单位不得进行检测。以下检测方案在质监站委派的监督工程师具体监督下实施,监督工程师未到位的检测报告质监站不予认可(本表一式四份:备案后施工、监理、检测、监督站各一份)精品文档.工程桩基桩检测方案责任主体审查表工程名称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22#新建工程建设地点汉寿县建设单位汉寿新合作商贸物流园置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陈业珍勘察单位湖南有色工程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潘宏毅设计单位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唐国安监理单位常德恒兴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总监蔡以忠施工单位湖南浩宇建设有限公司建造师安利胜检测合同编号基桩类型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法承载力抗压试验检测依据JGJ106-2014完整性低应变法检测依据JGJ106-2014检测信息单位工程名称总桩数(根)桩径(㎜)基础设计等级特征值(kN)总检测数量监督抽检数量委托监督检测单位承载力完整性承载力完整性抗压(根)抗拨低应变抗压抗拨低应变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5#新建工程102300乙720340精品文档.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6#新建工程116300乙720345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5#新建工程102300乙720338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6#新建工程102300乙720338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9#新建工程102300乙720340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0#新建工程116300乙720345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21#新建工程102300乙720338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02300乙720338精品文档.22#新建工程检测单位工程名称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22#新建工程检测单位名称长沙宏宇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资质证书编号主要检测人员上岗证书编号建设单位意见(签字盖章)设计单位意见(签字盖章)勘察单位意见(签字盖章)监理单位意见(签字盖章)施工单位意见(签字盖章)检测单位意见(签字盖章)监督部门备案意见监督组意见监督工程师意见(签字):组长意见(签字):分管监督站长(签字):精品文档.分管领导意见分管备案局长(签字):基桩检测技术方案(适用基桩静载试验、完整性检测)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汉寿县新合作商贸物流中心1-22#新建工程工程地点汉寿县建筑层数总桩数844桩型预应力管桩检测桩基本信息桩型1:桩径300mm,总桩数根844;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20KN。设计要求竖向抗压承载力;低应变桩身完整性检测检测方法承载力静载荷试验完整性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目的单桩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测数量承载力抗压:24根抗拨:根桩身完整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完整性低应变:322根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备注2、现场检测设备(1)承载力现场检测设备表设备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检定有效期静载设备千斤顶1QW630TCH0012016.08.112017.08.10千斤顶2QW630TCH0022016.08.112017.08.10百分表0-50mm3A200682016.08.122017.08.11百分表0-50mm3A200372016.08.122017.08.11(2)完整性现场检测设备表设备型号编号检定日期检定有效期精品文档.低应变设备基桩动测仪RSM-PRT(T)20100702992016.08.082017.08.07加速度传感器LC0104CP1282016.08.082017.08.073、现场检测(1)检测准备:静载检测现场准备1、本工程做静载荷试验桩24根,反力装置:堆载法□√。2、受检桩身强度:静载桩的混凝土龄期达到28d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3、静载试桩桩顶标高应根据设计要求、场地情况、利于试验的原则确定,桩顶要求无浮浆、砼新鲜密实、平整,试桩桩顶的处理详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106-2014附录B。4、要求检测环境无强烈振源,并采取防雨、排水措施。5、现场电源满足设备运行及照明。6、试验前检查仪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7、场地内道路要满足车辆进退场、调头及仪器设备安装的要求。8、钢架结构、支墩搭建应牢固可靠,荷载堆码应整齐、美观、安全。主、次梁应严格对中,主梁、千斤顶预留适当。9、在准备工作完成后,自委托方通知进场之时起,24小时内开始进场安装。10、试验开始前技术负责人向公司现场检测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低应变完整性现场准备1、抽检数量不应少于工程桩总数20%的基桩进行检测;且对于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2、动测宜在基槽开挖至设计底标高凿去桩头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后在基础垫层浇捣前进行。3、受检桩的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少于15MPa。4、桩头的材质、强度、截面尺寸应与桩身基本等同。5、桩顶面应平整干净密实并与桩轴线基本垂直且无积水,妨碍正常测试的桩顶外露主筋应割掉。(2)检测方法:本次基桩检测试验方法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精品文档.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本次静载试验采用堆载法□√,由工字钢和跳出板搭成堆载平台,上面均匀堆放砼块构成加载反力系统(详图)。试验过程采用全自动加载控制系统人工手动加载控制系统□√,加载采用1台千斤顶,当采用2台及2台以上油压千斤顶应并联同步工作,千斤顶输出轴力通过试桩中心。压力值由经过标定的压力表给出,试验用千斤顶、高压油泵、高压油管的容许压力分别大于最大加载时压力的1.2倍。试桩的沉降变形,通过四只对称布置于沉降测定平面的位移传感器□百分表□√进行测量,其分辩率为0.01mm。所有传感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于基准梁上,基准梁具有一定刚度。基准桩中心与试桩中心的距离均大于2m,基准桩中心与压重平台支墩边的距离均大于2m。加载反力系统图次梁主梁千斤顶桩帽桩配重承压板基准梁2、本工程加载方式:慢速维持荷载法□√快速维持荷载法□。3、检测计算:因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720kN,取桩侧阻、端阻抗力分项系数rsp=2.0,故试验能力应保证在1440kN以上,本工程堆载最大荷载144吨。4、荷载分级:将试验极限载荷平均分为10级,首次加两级荷载,以后每次加一级。5、沉降测读:(1)慢速维持荷载法(用于试验桩检测):每级加载后按第5、15、30、45、60分钟分别读记一次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当每1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慢速维持荷载法每级维持时间为2小时(试桩检测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2)快速维持荷载法(用于工程桩检测)□:工程桩每级加载后维持时间不少于1h,按第5、15、30、45、60分钟分别读记一次沉降量。测读时间累计为1h,若最后15min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增量与相邻前15min时间间隔的桩顶沉降增量相比未明显收敛时,应延长维持荷精品文档.载时间,直至最后15min的沉降增量小于相邻15min的沉降量为止。6、终止加载条件及卸载方法:按照规范,当试验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终止加载并卸荷。(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小时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4)当工程桩作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5)试验桩头已破坏,试验无法继续进行。(6)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7)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5min,按第5、15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2h,测读时间为第5、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7、试验注意事项:(1)在试验过程中,应采取切实可靠的措施,保证基准梁不受震动、碰撞等因素影响;注意千斤顶是否渗油,活塞行程是否过大,钢梁是否变形等现象。(2)试验过程中如发生停电、人为事故、仪器设备故障等现象造成试验中断,应查清原因,妥善解决,待恢复正常后,若对试验工作无影响,则试验可继续进行,否则试验工作应重新开始。(3)安装、观测、值班、安全、保障等事宜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试验成功。单桩竖向抗拨承载力检测1、试验方法本次试验装置采用反力装置,试验反力装置的最大抗拔能力满足试验加载的要求。加载采用一台630T油压千斤顶手动加荷,压力值由经标定的压力表给出,再由千斤顶的率定曲线换算成荷载值,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4级,试验桩的桩顶上拔量通过对称布置桩头的百分表测量,其分辩率不小于0.01mm,所有百分表均用磁性表座固定在试验桩桩顶面的桩身混凝土上。精品文档.2、荷载分级与加卸荷顺序试桩每级荷载增量按最大试验荷载的十分之一确定,卸荷量每级为加荷量的两倍,共分5级卸荷。3、测读采样时间(1)、每级荷载施加后维持时间不少于2h,按第5、15、30、45、60min测读分别测读试桩桩端上拔量位移各一次,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2)、试桩上拔量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再施加下一级荷载。(3)、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可卸下一级荷载。卸载至零后,应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时间为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4、加荷稳定标准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上拔观测值计算。5、终止加荷条件当出现下述现象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1)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上拔荷载作用下的上拔量5倍。(2)按桩顶上拔量控制,当累计桩顶上拔量超过100mm时。(3)按钢筋抗拉强度控制,桩顶上拔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倍。(4)对于验收抽样检测的工程桩,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上拔荷载值。6、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确定①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δ-S曲线,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其始点所对应的荷载值。②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在前面若干级荷载作用下,δ-lgt曲线呈直线状态,随着荷载的增加,δ-lgt曲线变为双折线甚至三折线,尾部斜率呈增大趋势,单桩竖精品文档.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取δ-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的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③如果在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上拔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在这种情况下。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取前一级荷载值。④如果已达加载反力装置或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或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而终止加载时桩的总沉降量不大,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取为不小于实际最大试验荷载值。⑤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对应的荷载值。7、单桩竖向抗拔承载特征值的确定: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a应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规定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是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除以安全系数2得到的。桩身完整性检测1、检测方法: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2、测试参数设定应符
本文标题:桩基检测方案模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49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