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综述间:四柱之间或相邻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以“间”为基本单元,不同的间组成一栋建筑。面阔:建筑正面开间的宽度,各开间的总和称通面阔。架:房屋的进深以“架”数或椽数来表示。“架”数指的是檩数,“四架椽屋”即五檩之屋。这种“几间几架”来表述建筑规模的方式一直沿用到明清。“凡屋有三分”:北宋都料喻皓《木经》,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穿斗式:汉时成熟,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柱,柱比较密,而柱径略小,不用梁,用“穿”贯于柱间,上可立短柱,柱顶直接承檩。优点是用料小,山面抗风性能好,整体性强;缺点是室内柱密二空间不够开阔。抬梁式:春秋时成熟,北方各省多用,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优点是室内少柱或无柱,可获得较大的空间;缺点是梁柱等用材较大,消耗木材较多。井干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成矩形的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实际是木承重结构墙。耗材量大,建筑面阔和进深受木材长度限制,外观厚重,应用不广。穴居:《孟子滕文公》:“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地势高亢处则营造穴居。巢居:巢居可能是地势低洼而潮湿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原始居住方式。廊院:主房与院门之间用廊围合三合院: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建为房屋,“四合院”。工官: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司空:自周至汉,国家最高工官称作“司空”。将作:汉代以后,“掌握宗庙、路陵、宫室、陵园土木之工”称作“将作”。将作少府:秦至西汉,将作的称谓。将作大匠:东汉以后,将作的称谓。大匠的副手称为“少匠”。将作监:唐宋时期,将作的称谓。监的副手称为“少监”。工部:隋朝开始设置的,用以掌管全国的土木建筑工程和屯田、水利等各项工务的机构,其职务范围比将作大很多。营缮司(营造司):明清时期,在工部下设营缮司,负责朝廷的各项工程的营建。清康熙以后,改为在内务府设营造司,负责宫殿和苑囿的营造。都料:唐朝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称“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房屋的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并以此为生。公输班:春秋时即东周,鲁国著名木、石匠师。宇文恺:隋代著名的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大师。长期担任隋朝主管建造方面的官员,主持建造了许多大型建筑,尤其是主持建造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为以后各代都城建设树立了样板,展示了他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卓越的设计才华。李诫:宋代建筑师,将作监,字明仲,编纂了《营造法式》一书,是中国古代完整的建筑专著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营造法式》:宋代建筑师李诫所编纂,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2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蒯祥、徐杲:明代初期建筑名家、北京宫城设计者。蒯祥主要负责了总体规划和布局,徐杲负责了明代故宫三大殿的重建。样式雷:明末清初“大木”匠师。清初主持设计故宫的改建,参与故宫太和殿的重建工程,后在工部样房主持营建和设计。后代子孙共七代都承续其业,举凡清代重要宫殿建筑的营建设计,都出自雷氏之手,被誉为“样式雷”。雷发达:明末清初大木匠师,样式雷始祖。烫样:样式雷家族的设计模型。画样:图纸。梁九:明末清初,著名建筑师,故宫太和殿的设计者。李春:隋代匠师,河北赵县安济桥设计者。刘秉忠:元大都的规划者。郭守敬:元大都水系规划阿尼哥:尼泊尔工匠,元代北京西四妙应寺白塔的设计者。《木经》:一部关于房屋建筑方法的著作,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五代喻皓所著。《考工记》:《周礼考工记》,战国,齐国官书,关于工艺标准和制度的官书。计成:明代造园大师,字无否,著作《园冶》。《园冶》:中国古代造园学著作,明代计成所著。伍子胥:春秋吴国,阖闾城设计者。李冰父子:战国,都江堰水利工程米芾:北宋,将叠石之法用瘦、透、皱、漏四字加以概括李渔:清《一家言》中“屋室部”中对园林建筑的阐述《鲁班经》:(《营造正式》)明代(天一阁本)。《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清雍正12年由当时政府主管工程的工部主编的官书,记录了27座建筑物的每一构件的规格,及工程的估算限额。《梓人遗制》:是元代薛景石在1264年撰写的一部关于小木作的著作。水平:宋代测量水准的仪器。曲尺:即短尺,木工的主要工具之一。承尘:罗盘:古代的风水操作工具,也是一种宋代以前的定向工具。风水:风水,为五术之一的相术中的相地之术,即临场校察地理的方法,叫地相,古代称勘舆术,目的是用来选择宫殿、村落选址、墓地建设等方法及原则。城:古代的城市主要为防御设施,功能简单,先有城后有市,为统治者所在地,是军事堡垒,发挥统治职能。市:古代商贸场所、区域,有时间限制。“市”为城的组成部分,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市”分东市,西市,草市(城外郊野较为自由的市)。陵邑制度:主要为政治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帝陵旁往往有贵族陪葬的陵墓,并迁各地富豪居于附近,号称陵邑。大量地主居于附近便于控制,后东汉帝后多葬于洛阳之邙,陵邑制废除。交河故城:交河故城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市西约11公里处的亚尔孜沟内。它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生土城市,是全中国唯一一处保存有汉代城市遗址的文物单位,是世界著名的研究古代城市的仅有标本,故址分布于一个柳叶形的孤岛3台地上,周围有深约30米的河谷环绕,故城遗址长约1650米,最宽处约300米,建筑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四周崖岸壁立,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建于公元前2世纪,14世纪毁于战火。交河故城于1961年3月4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始社会建筑(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冬窟夏庐:旧石器时代天然洞穴,构木为巢,冬窟夏庐均为远古人的住宅方式,夏季用树枝、树叶、树皮等植物编制成遮蔽风雨的粗糙棚屋,冬季用泥土或树枝,茅草封盖地穴。大房子:旧石器时代晚期北方仰韶文化中氏族首领、老、幼、病、残等非对偶夫妻使用的公房。木骨泥墙:内木柱密排,编制、捆扎,敷以草泥。半穴居:平面方形,圆角,直壁,穴深800毫米,室内对称的支上2-4根柱子,中央有个圆形大火塘。庐:在竖穴上部设有由树枝、草等编织的可移动的屋盖。陕西西安临潼姜寨遗址:仰韶文化时期的村落遗址。半坡遗址:仰韶文化时期西安半坡村的村落遗址。长安县客庄半地穴住宅遗址:龙山文化时期的住宅遗址,出现了吕字形平面,前堂后室的经典平面布局已经出现,开始有了功能分区,白灰抹面的普遍采用。秦安大地湾大房子:仰韶晚期遗址,出现白灰抹面。奴隶社会建筑(公元前2070年——前476年)楹:柱桷:方形椽子直以绳:用绳子来衡量以保证建筑线条的垂直擎檐柱:夏初二里头宫殿遗址檐柱外支撑檐口的小柱,后世演变成撑檐顶斗栱。山节藻棁:节:即柱上的斗。棁:即梁上短柱。斗栱、梁架、彩画,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瓦当:始见于周,瓦垄在檐口处的勾头。陕西岐山凤雏村:早周遗址,发现甲骨,据推测为宗庙遗址,是我国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的四合院实例。封建社会前期建筑(战国至南北朝公元前475——公元589)城郭:“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城,是用来保护国君的,郭,是用来看管人民的。子罗城:唐宋时府城通常有两道城墙,由内而外分别为子城、罗城。明堂: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僭越:西周时期,规定只有天子和诸侯才可以造城,规模按等级来决定:诸侯的城大的不超过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五分之一,小的九分之一。城墙高度、道路宽度以及各种重要建筑物都必须按等级制造,否则就是僭越。燕下都:河北易县燕下都,战国。如意栱:干:南朝建康居住区的称谓,“干”的意思为山陇间的平地,如大长干,小长干4等。长干里:南朝建康秦淮河南岸最著名的吏民居住的里巷,有大长干、小长干等处乌衣巷:位于长干里北面,东晋时期王、谢(王导、谢安)诸名族权臣的累世居住之地。建康:今南京,西晋末年都城。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至宋581~1279)安济桥:隋代匠人李春设计,位于河北赵县,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或称空腹拱桥)。建于隋大业年间。里坊制(汉称“闾里”):中国古代社会出现的城市管理和布置模式,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据全城最有利的位置,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由吏卒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住宅不允许单独向大街开门,受到里门的约束。马面:城墙每隔一定间距,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射击攻城的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或“马面”。瓮城: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城门,形成“瓮城”。窝铺:城墙上军士值宿的窝铺城楼、敌楼:城墙上用来指挥战争的建筑物城垛(垛口、雉堞、女墙):城墙上用来抵御矢炮用的。战棚:城墙上临时架设木棚或用生牛皮被覆,以避炮石。市:唐以前集中设市,由市令管理,城外、郊野才能自由设市,称“草市”。宋以后出现商业街和集中于庙宇内的市场贸易。南禅寺:中国现存最早木构建筑,唐代,山西五台山。大明宫:唐长安主要宫殿,唐朝政治中心,位于今西安。瓦肆(瓦舍、瓦市、瓦子):两宋时期都城的戏场单独成立瓦肆,包括各种技艺:小唱、杂剧、木偶戏、杂耍、讲史、小说、猜谜、散乐、影戏等,名目繁多。金元以后,戏台作为一种建筑类型,已被各地广泛采用。槐衙:唐长安街道两侧槐树成行排列,当时人称之为“槐衙”。军巡铺:宋东京,房屋密集,常有火烛之患,城内每隔1里许设负责夜间巡逻的军巡铺。望火楼:地势高处砖砌望火楼瞭望。鸱尾:汉至宋宫殿屋脊两端之饰物。汉时方士称,天上有鱼尾星,以其形置于屋上可防火灾,逐有鱼尾形脊饰。或称鸱是“蚩”之转讹,蚩是海兽,其尾能却火灾,故以为脊饰。唐时鸱尾无首,宋时有首有吻,明清时鱼尾形仅在南方建筑中存在,官式建筑已演变为兽吻。合角鸱尾:廊屋转角相连,正脊上鸱尾亦相连造。圣母殿: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北宋。开封铁塔:宋朝,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在砖砌塔身外面加砌了一层铁色琉璃面砖做外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琉璃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石塔:宋朝,泉州开元寺两座石塔,用石料仿木建筑形式,高度在40米以上,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塔。河北开元寺料敌塔:宋朝,河北定县开元寺料敌塔,高达80米,是宋朝最高的石塔。5福寿沟:江西赣州宋代所建城市排水系统。平江府城:平江是北宋末和南宋时期的府城,即今江苏省苏州市,绍定二年(1229)郡守李寿明把重整坊市后的平江城平面图刻于石碑上,通称“平江府城图碑”。它是现存最古的苏州城图,也是流传下来最完整、最详密的宋代城市图。应县木塔:辽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唯一现存的木塔,是古代木结构高层建筑的实例。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1271~1911)广胜下寺:山西洪洞,元,飞虹塔为明代琉璃塔。永乐宫:山西永济永乐镇道教宫观,元,后迁至芮城拙政园:江苏苏州,始建于明,以植物景观配植为其最大特点。祈年殿:北京天坛祈年殿,明时修建,原名大享殿,清时改为一色青琉璃三重檐,更名祈年殿,孟春祈谷之用。太和殿:明清故宫中心建筑,建于明,后重建重修,是最高等级的建筑。串楼:南方多雨地区在整个城墙上建有连廊,称为“串楼”。以避烈日风雨的侵袭。关城:为了保证城门口外发展起来的居民商业区,许多城市陆续建造“关城”。无梁殿:明代出现的全部用砖拱砌成的建筑物,多用作防火建筑,如佛寺的藏经楼,皇室的档案馆等。(明中叶南京灵谷寺无梁殿原称无量殿,北京故宫皇史窚,山西太原永祚寺,苏州开元寺等处)十三陵:明皇陵,位于北京,以长陵为中心的成功的一组古代帝王陵墓群。充分利用的地理环境的优势。金殿:明清二代,个别全用铜建造的建筑。砖细:砖作细做的简称,即用刨子加工砖面及线条,可得到极为平直的效果。前三殿:圆明园:清朝雍正年间修建的皇家园林,经雍正、乾隆时期的修建规模很大,后来毁于19世纪的英法联军侵华。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现存者为清顺治二年五世达赖重建。
本文标题:中建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182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