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电动混动同样重要!解读新能源汽车规划尽管2011——2020年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还在襁褓之中,但其距离真正发布或许已经为时不远。搜狐汽车昨日头条爆料,这项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新发展规划已经草拟完成,目前正在各相关部委征求意见,随后将上报国务院批准。不仅如此,搜狐汽车似乎还拿到了这份发展规划的草稿,笔者仔细阅读了报道的规划具体内容发现,和之前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同,新规划同样以纯电动作为中国汽车工业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不过与此同时,《规划》还对混合动力汽车方面做了具体的要求,以下是笔者根据搜狐的报道进行整理和分析后得出的部分结论,在此抛砖引玉,欢迎讨论。1.长远目标以纯电动车为主攻方向,关注燃料电池汽车在《规划》中已经明确提出,将纯电动汽车作为我国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方向,同时,持续跟踪研究燃料电池汽车技术,以试点示范为突破口,推进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实现我们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这段表述文字中我们可以理解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意图,那就是下大力气发展纯电动汽车,但同时也要关注并研究燃料电池汽车的市场动向,一旦纯电动汽车未能取得较大进展而全球其他国家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步,那么有可能会在最短时间内再次转型,跟上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节奏。除了大方向的确定之外,在新能源汽车的10年规划中,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提出了具体的数字要求。即新能源汽车在2015年要达到初步产业化,市场保有量超过50万辆(目前还未确定是50万辆还是100万辆);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要达到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之前,业内各方人士对2020年中国市场汽车保有量的预计大多在1.5-2亿量之间,那么5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在全部汽车中所占的比例仅为2.5%-3.3%,由此看来目标并不是十分困难。不过,《规划》中的阶段目标来看,国家对于新能源的发展还是保持清醒的头脑的。因为要实现2015年保有量为50万辆而2020年保有量就达到500万辆来计算,在2015年之后,中国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年平均销量要达到90万辆,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换言之,如果在未来的5年时间内,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能够达到产业化的要求,那么2015年之后这一目标就很容易实现,否则,中国汽车工业就需要考虑是否采用新的思路。2.混合动力车型将是中长期内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方式在这份即将出台的规划中,除了确立了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主导地位之外,还指出了2020年之前混合动力汽车将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主要途径。《规划》要求,在2015年后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要比2008年降低35%,达到5.9L/100Km;而2020年后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要与国际接轨,达到4.5L/100Km。《规划》中指出,在2015年以混合动力为代表的节能汽车销量要达到世界第一,年产销量达到1500万辆以上。另外对混合动力的混合方式的目标为将自动起停功能的微混系统纳入标准配置范畴,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而在2020年则要求中/重混合动力车型的年产销量要达到300万辆。另外,从第一点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在2020年之前,新能源汽车所占总汽车保有量的比例大约仅为2.5-3.3%左右,那么节能减排的任务就落到了传统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身上了。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到2020年,在中国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将主要以带自动起停系统的微混合动力汽车为主,未来5年内,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都需要在这一套系统上下足功夫。而对于2015年和2020年的阶段新车平均油耗来说,传统能源汽车在节能减排方面能否取得重大进步将至关重要。因此,企业必须传统能源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都要抓,还要两手都要硬。3.自主电动汽车零部件将得到优先扶持和保护在《规划》中还有让国内零部件生产和研发企业欢欣鼓舞的条款。那就是除了要求国内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要实现产业化之外,还要求“形成支撑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的关键零部件产业体系,实现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和生产装备的国产化”,动力电池、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分别形成3-5家骨干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60%。这些条款不仅仅是针对关键零部件本身,而且还针对材料和设备等有了具体的要求。由此可见,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相比以往思考得更为全面,也证明了相关部门在制定国家发展规划上的进步。国家将从税收、金融融资等具体情况上对新能源关键零部件企业进行扶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和生产都将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生产、研发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在金融扶持方面,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发展项目优先提供信贷支持,支持相关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为企业的再融资提供协助。除了在税收和金融方面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提供扶持之外,《规划》还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的准入管理提出了新的更加苛刻的要求,新建车用动力电池、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合资企业需要具有自主研发能力和知识产权,且中方股比不得低于51%。这就有利于防止国外先进技术公司再次在中国形成技术垄断地位。4.电动汽车产业是中国未来工业的主要投入点之一确立了电动汽车的主导发展方向之后,国家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投入巨资,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跨越式发展。同时,国家更加期望这种强烈的主导意识能够给民间的大量资本提供投资方向,让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避免过于依赖传统的诸于房地产之类的行业。可以说,如果真正实现了电动车的快速进步,将更加有利于中国整体经济的软着陆。《规划》中规定国家对于新能源的投入主要有以下组成:在2015年之前,中央财政共安排500亿元作为节能减排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重点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国家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联合开发机制;安排30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安排200亿元用于混合动力节能汽车的推广;安排50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安排10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固定投资专项资金。除了中央政府政府之外,地方政府也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资金,共同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笔者第二点一起结合起来看的话,未来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需要依靠新崛起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以及关键零部件汽车企业,而十年内的节能减排的主要任务则要交给目前国内的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当然,对于国内目前排名靠前的传统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来说,新能源汽车是断然不会放弃的,这就要求他们需要多方面投入精力,如何进行研发资金的调配将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尽管我也担心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热,若发展遇到较大瓶颈时非常容易走上推倒重来的道路,但站在国家整体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支持产业发展,避免国家经济过于依赖房地产等行业,不失为一个办法。总结:从即将出台的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规划》中我可以看出,与之前《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相呼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扶持力度非常之大。关注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的同时也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汽车企业的扶持力度。从这点上看,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新能源零部件研发和生产企业的良好历史机遇。不过,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过程中,腐败和浮躁这两点必须要消灭。腐败将会导致国家投入的资金打水漂,也会让民间资本不敢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来。而浮躁则容易让新能源汽车陷入歧途,阻碍新能源汽车在中国的发展。
本文标题:新能源汽车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08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