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精品)
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魏晋南北朝时间:189年董卓入京至589年隋朝灭陈朝代:三国:189-280(魏、蜀、吴)西晋:265-316东晋十六国:317-420(东晋;十六国)南北朝:420-589(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魏晋南北朝时代特点1、分裂战乱2、民族融合3、门阀政治4、佛教流行5、江南开发三国鼎立一、三国形成1、董卓专权军纪败坏,废立皇帝。关东军讨伐董卓。军阀混战。2、官渡之战200年,河南中牟。曹操,袁绍。3、赤壁之战208年,湖北赤壁市。孙权、刘备。三分荆州。奠定三国鼎立基础。4、三国建立220年,曹丕,魏,洛阳;221年,刘备,蜀,成都;229年,吴,孙权,建邺(南京)。魏国1、曹操①字孟德,沛国谯县人,出身宦官家庭。②迎奉天子。③屯田。④严明法纪。⑤唯才是举。⑥汉丞相、魏公、魏王。⑦统一北方,奠定魏国。⑧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国2、九品中正制各州郡设置中正官,负责考察本州郡人才,根据德、才、资历分为九品,并写出评语,上报朝廷,作为选官的依据。3、曹丕七步诗曹植曾与曹丕争世子。曹丕即位,苛禁宗室。诸侯王国小、兵弱,严密监视。陈思王曹植迫害尤苦,几至处死。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4、司马氏篡魏249年,司马懿,曹爽,高平陵,司马师,司马昭,265年,司马炎,晋。诸葛亮治蜀1、严明法纪从严治蜀,挥泪斩马谡2、和好孙吴3、平定南中攻心为上,七擒孟获4、北伐曹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追赠武乡侯印绶,追封谥号忠武侯。成都武侯祠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西晋一、统治腐朽1、晋武帝荒淫后宫万人2、大臣奢侈王恺、石崇斗富,何曾、何劭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西晋疆域图西晋二、八王之乱1、晋惠帝愚痴2、贾皇后干政贾南风3、藩王出镇都督诸军事4、290年至306年东海王司马越5、破坏经济,削弱治权,加速灭亡八王之乱地图西晋三、流民起义1、李特起义。301年,益州。303年,李雄,成都,“成”。2、张昌、石冰起义。303年,张昌,荆州。部将石冰和封云攻占江、扬二州。同年失败。3、王如起义。310年,王如,宛。312年,投降被杀。4、杜弢起义。311年,攻占长沙、豫章。315年失败。另外:5、石勒起义。307年,石勒攻占邺城,往投汉王刘渊。6、王弥起义。306年,山东,转战河北、山东、安徽、河南,失败后投奔刘渊。西晋四、民族起义1、五胡。匈奴:山西羯:山西,深目高鼻多须。鲜卑:辽东至青海,横跨蒙古草原。分为慕容部、宇文部、段部、拓跋部、乞伏部、吐谷浑。羌:陕西氐:陕西聚族而居,结为部落。官府压迫,经常反抗。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形势图西晋四、民族起义2、匈奴起兵公元304年,匈奴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北)起兵反晋。公元308年,刘渊称皇帝,建国号汉,都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刘渊死,子刘聪为帝,永嘉五年311年,攻陷洛阳,俘杀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公元316年,匈奴围攻长安,晋愍帝出降被杀,西晋灭亡。东晋一、东晋建立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东晋二、门阀政治东晋政权之建立,依赖于以琅琊王氏为首的门阀士族的鼎立帮助。王导、王敦兄弟居功甚伟,分掌文武大权,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一代,王、庾、桓、谢四大门阀先后执政,皇权不张。[唐]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前秦对峙图南朝一、宋1、420年,北府兵将领刘裕迫使晋恭帝禅位于己,改国号宋。2、元嘉之治宋文帝刘义隆在位三十年,励精图治,国家安定,经济发展。3、皇室残杀宋文帝被其长子刘劭杀害,之后王室诸子争位混战,帝王荒淫残暴,朝政日益腐败。公元479年,宋顺帝刘准把帝位禅让给萧道成。四、南朝二、齐(公元479—502年)齐高帝萧道成和齐武帝萧赜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政局安定。武帝死后,齐国皇帝重蹈宋亡覆辙,纷纷杀戮兄亲、叔侄。萧衍起兵推翻齐朝。南朝三、梁(502年-557年)梁武帝萧衍活了85岁,在位48年。他优容士族,宽纵宗室,提倡文化,崇信佛教。曾三次出家为僧。晚年昏聩,北朝降将侯景叛乱,攻陷建康,梁武帝被囚禁饿死。之后宗室争位混战,陈霸先废帝自立,改国号陈。四、南朝四、陈朝(557年-589年)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和继承人陈文帝,平定了内部割据叛乱,恢复了经济文化。陈宣帝北伐战败北齐,拥有淮南之地。后主陈叔宝溺于文酒,被隋文帝所灭。五胡十六国1、五胡十六国西晋灭亡后,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到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先后建立了21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此时期北方民族矛盾和分裂战乱严重。2、淝水之战376年,氐族前秦统一北方。383年,苻坚进攻东晋,欲统一天下,在淝水(淮河支流,今安徽寿县)被东晋打败,迅速瓦解灭亡。北方重又分裂混战。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北朝1、北朝从公元439年北魏统一北方,至公元589年隋朝统一,与南朝同时代的北方王朝的总称,其中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2、北朝疆域北魏全盛时西至焉耆,东到海,北界六镇与柔然接壤,南临淮、沔与南齐为邻。东、西魏大抵以黄河为界划分东、西魏。北齐濒长江与陈对峙;北周占有长江上游、汉水流域。周武帝灭北齐,疆域之大,超过北魏。北魏1、鲜卑拓跋部建立。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2、太和改制太和年间,冯太后和孝文帝先后主持改革,内容:1)均田制人均授田,不得买卖2)三长制建立邻长、里长、党长基层政权3)迁都洛阳平成(山西大同)。4)禁胡服、断北语、改汉姓、通汉婚拓跋—元意义:促进了封建化和民族融合,缓和了矛盾,促进了安定繁荣北魏3、北魏分裂526年,爆发了六镇起义。尔朱荣镇压了起义,势力增大。528年,尔朱荣进入洛阳,发动河阴之变,将胡太后和大臣二千多人沉入黄河,控制朝政。534年,孝武帝元修不满高欢胁迫,出走于长安宇文泰,高欢则另立元善见为帝,迁都于邺,于是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550年,高欢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建立北齐。557年,宇文泰子宇文觉废西魏恭帝自立,国号周。北周572年,周武帝宇文邕杀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改革内政,毁灭佛教,和好突厥和陈朝,消灭北齐,统一北方。公元581年,掌权的外戚杨坚篡夺北周政权,改国号隋,北周亡。589年,隋朝消灭陈朝,统一中国。魏晋南北朝官制一、朝廷三公九卿徒具虚名,三省六部初步形成。中书省掌决策,长官为中书中书监。门下省掌审核,长官为侍中。尚书省掌行政,长官为尚书令,下设吏部、度支等六部。魏晋南北朝官制二、地方州、郡、县三级政区。刺史、太守、县令。三、强化军权朝廷宰相兼都督中外诸军事官,地方刺史带将军号、兼任都督。无将军号权轻。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佛教流行普遍信奉。僧尼众多。寺院林立。开凿石窟。云冈、龙门。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魏晋南北朝文化二、道教东汉张道陵创立,南北朝盛行。葛洪东晋人,隐居罗浮山,著《抱朴子》,论述神仙药方,鬼怪变化、养生延年。丹鼎派。陶弘景,南朝人,隐居茅山,山中宰相,上清派。寇谦之,北魏人,改革天师道。北齐灭道倡佛。罗浮山茅山魏晋南北朝文化三、玄学和竹林七贤1、玄学:魏晋时期,根据道家思想,探讨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等的关系,主张以无为本,崇尚自然。2、竹林七贤:晋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修武一带)竹林之下,放旷不羁,酣歌纵饮。竹林雅集魏晋南北朝文化四、文学1、建安风骨:三曹七子一蔡,慷慨苍凉。(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2、田园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山水诗人谢灵运: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魏晋南北朝文化四、文学4、骈体文:四六句式,对仗押韵,藻饰华丽,好用典故。5、宫体诗:齐梁之际描写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的诗歌。6、民歌:南朝情歌发达,艳丽柔弱。北朝质朴豪放。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魏晋南北朝文化五、书法绘画1、草书、楷书、行书形成并流行。曹魏钟繇精于小楷,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东晋王羲之号称“书圣”,行草流畅飘逸。魏碑书法都是楷书,结构严谨,笔力刚劲。2、绘画艺术初步成熟。流行人物画。东晋顾恺之、刘宋陆探微、南齐张僧繇号称画界三杰。顾恺之《女史箴图》。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1、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女史”,女官名,尊称知识妇女;“箴”,规劝。西晋皇后贾氏专权,大臣张华收集先贤圣女事迹写成《女史箴》,以为劝诫和警示。2、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诗人想象自己与洛水神女相遇。画卷中,岸边曹植表情凝滞,痴情凝望远方水波上的洛神。洛神高髻长衣,飘飘欲仙,欲去还留,顾盼留情。魏晋南北朝文化六、自然科学1、祖冲之圆周率2、郦道元.水经注和贾思勰.齐民要术3、华佗麻沸散及五禽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本文标题: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3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