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浅析经典之十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or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浅析经典之十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or用人要疑,疑人也用(2010年国辩A组决赛解析)正方: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武汉大学(胜)反方:用人要疑,疑人也用马来亚大学正方反方郭彪(通信工程专业本科四年级)符永健(电脑科学四年级)彭飞宇(对外汉语专业本科三年级)江国兴(理科教育四年级)张文逸(地理信息系统四年级)郑秋桦(法律系四年级)一、正方立论陈词----彭飞宇(时间:3分钟)谢谢主席,大家好!2001年,武汉大学和马来亚大学的辩论前辈们,就是在新加坡国辩的舞台上,和大家一起探讨了“金钱是不是万恶之源”。2010年,同样的对手,同样的舞台,我们又回来了!(掌声)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甚至连辩题看起来都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平衡。因为如果从表面上看来,我方的论证任务似乎不可能完成----因为大家都知道,人不是完美的,用人者不可能像信上帝一样完全一点没有怀疑。而对方辩友的论证义务看起来似乎又少到没有,因为疑是普遍存在的,用人只要有了一点点疑,不就是“用人要疑”嘛。不过还好,大家都知道,俗语类的价值性辩题,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的。比如我们说“百善孝为先”,并不是说“孝”在任何时候,都比仁义礼智信要更重要,而只是提倡大家要多多尽孝。今天的辩题也是一样,我们要探讨的核心问题,就是用人之道、路在何方。我方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第一,“用人不疑”是对人才的尊重,更有利于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士为知己者死,只有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刘备不疑诸葛亮的忠心,临终以举国相托,换来的是孔明一生鞠躬尽瘁。唐太宗不疑尉迟敬德的忠良,当他人怀疑其叛变时,仍然赤诚相待,换来的是这位猛将一生的效忠。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曹操疑蔡瑁、张允,导致赤壁一战败走华容。赵构疑岳飞叛变,导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可见,只有充分的信任下属,用人不疑,才能消除隔阂,上下一心,共图大业!第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在现代社会的管理,是依靠制度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所谓“疑人不用”,就是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对人才进行周密全面的考量,从而降低用人的风险。而“用人不疑”,是指在选拔出了可靠的人才之后,在用人过程中,就充分放权,来提高效率。当今信用社会,每个人都是付出信任,如果得到了好的回报,就继续信任;如果信任被滥用,便不再信任。当今美国、日本和新加坡,都是这样在做的。这样既提高了社会效率,又能够净化社会风气,何乐而不为呢?将心比心,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但如果我们都不愿对他人付出信任,又如何得到真心的回报呢?面向未来,我们需要的不是怀疑的坚冰,而是信任的温暖。谢谢!(掌声)'.;.正方陈词概括如下:1、今天双方争论的焦点在于:在价值上,“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和“用人要疑,疑人也用”这两种用人之道哪一种更符合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为什么就不能从现实上加以争论呢?因为这二者属于俗语类的价值性辩题,是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的。(例:“百善孝为先”)2、为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当今社会更值得提倡的价值导向呢?原因如下:(1)事实证明:“用人不疑”对人才充分的信任才能得到人才充分的回报;而“用人要疑”,往往功败垂成。(2)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为什么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符合现代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趋势呢?因为现代社会的管理,是依靠制度来降低风险,提高效率:“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代表的就是:依靠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降低用人的风险(疑人不用),一旦选拔出了可靠的人才之后充分放权提高效率(用人不疑)。二、反方盘问,正方辩驳----符永健VS彭飞宇(时间:盘问总计时30秒,辩驳总计时1分30秒)反方:请问你,“用人不疑”的“疑”是“不一定疑”还是“一定不疑”?正方:“用人不疑”就是一定不疑。反方:一定不疑---那我请问,您告诉我们,所谓的制度就是要选拔机制对不对?正方:是的。反方:请问你,这个制度底下有没有要怀疑员工的能力和品行?正方:对方辩友,你想一下,我们建立这个制度是为了什么?是不是经过这个制度筛选的人我可以不疑他呢?反方:我的问题很简单,有没有包括要怀疑员工的品行和能力?正方:对方辩友,我们说了,制度建立就是为了使老板可以不怀疑员工。反方:是,所以老板要怎么不怀疑员工?是不是要确定他没有问题时,才可以不怀疑?正方:对呀,这个确定谁来确定,制度去确定啊!反方:那请问你,这个确定的过程是不是一个怀疑的过程?正方:对方辩友,这个确定怎么是怀疑?明明是消除怀疑嘛!反方:消除怀疑----你不怀疑怎么要消除怀疑?(掌声)正方:对方辩友,我刚见一个人可能不了解,但是用制度去考核他,打消我原来的疑虑,您告诉我,消除疑虑难道还是要疑吗?反方:谢谢!对方您告诉我们,您方“不疑”就是完全信任,那为什么你还可以用制度来怀疑?(反方盘问时间到)正方:对方辩友您看,我在立论中就知道您要这么说。(笑声)今天我们“不疑”难道是完全的信任,一点都不能有疑吗?我们大家都知道,疑是普遍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我相信,如果今天要来谈事实的话,我方要说一点都不疑,是不可能的;而如果看事实,您方要证必须用人要疑,也是不可能的。因为即使像曹操这么多疑的人,他也有几个心腹是他不怀疑的吧?所以可见,今天双方我们探讨的,是在当今社会用人的一个价值导向,到底是要越来越疑,还是越来越不疑所用之人?而我们看到,您刚才也提到制度,制度是为了什么?在过去没有制度的年代,我没有办法,只好靠自己的怀疑去确认我的猜测,可是现在不一样,有了制度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我们不用再靠主观的疑和信去评价一个人,而是交给制度去判断,如果制度上确定这个人有了问题,这不是您疑出来的,所以制度的确定是在不断的消除我们用人过程中的疑啊!谢谢!(掌声)1、在这一轮盘问中,反方是从这个角度进行质疑的:之所以要设立制度,就是因为有怀疑存在,既然有怀疑,那你又怎么能说“用人不疑”呢?而正方则用“制度就是要消除怀疑,使怀疑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加以回应。当然了,对于正方而言,既然有怀疑,在事实上,“用人不疑”说服力就要打折扣,而且既然存在怀疑,那么“疑人不用”恐怕就意味着无人可用。2、如果“事实中必然存在怀疑”成立,那么正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命题在事实上就难以成立,正方则用以下办法应对:(1)价值定性,躲开事实论证:这是个价值命题,不能用事实衡量(百善孝为先)(2)量词加入,形成“怀疑计量性”,使“怀疑”成为了可计量的物品,从而弱化本方立场的事实论证:尽管正方承认“事实中必然存在怀疑”,但是他们选择了加入量词“一点点”将“事实中存在的怀疑”表述为“用人者不可能像信上帝一样完全一点没有怀疑”,这个量词的加入使“怀疑”听起来仿佛成了一种像猪肉那样的可计量的物品(只是不知道一点怀疑是半斤还是八两),而且听起来也容易给人留下一种“事实中存在的怀疑”很少的印象。这种“怀疑计量性”,减轻了正方立场中事实层面的论证任务,也为价值上“用制度使怀疑越来越少,而不是越来越多”提供了最好的概念前提。(3)承接“怀疑计量性”的前提,进一步提出价值提倡:①利用“怀疑计量性”的前提进一步弱化事实论证,对对手进行钳制:如果是一种事实命题的争论,那么对手的命题也不好成立:这事实中存在“一点点怀疑”也不能证明“用人要疑”(多疑的曹操至少还几个他不怀疑的心腹)②并进一步强化本方价值论证的立场:对于用人,怀疑到底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如果“怀疑”真的是猪肉之类可以计量数量的多少,那么价值上借此提出到底是要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就是顺理成章了)'.;.(4)制度保障,使怀疑越来越少。这一轮,反方试图从“现实中存在怀疑”的角度论证正方是在自相矛盾,但正方则用“制度消除怀疑”稳健防守,并结合“怀疑计量性”和“怀疑越来越少的价值提倡”进行保护,特别是利用了最后的陈述时间进一步陈述清楚:今天探讨的是用人的价值导向。三、反方立论陈词----符永健(时间:3分钟)谢谢主席!对方同学今天最大的错误就是定义错误。我刚才质询第一个问题我问对方,不疑是不是一定不疑,他说是一定不疑。可是后来回答却告诉我们,不疑也可以有怀疑,有时可以怀疑,有时没有怀疑----对方的不疑,岂不是等于我们的用人要疑吗?如果同题我方立场的话,那对方不是在论证我方立场吗?各位!我们说现代社会,速度快,咨询多,作为一个管理人,必然接受到各种资讯。因此,心生怀疑,那是人之常情,重要的是应对怀疑的态度。对方的立场是,用人就不要去怀疑,怀疑的人就不要去用,那是一种信任与怀疑截然对立的用人态度。而我方的“用人要疑,疑人也用”就是一种信任与怀疑的平衡应用,主张大胆用人,小心监督。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掌握。因此,我方将就人性的特点做出探讨。第一.人性存有主观意识。疑人、用人皆可出错。人有主观意识,因此,用人或疑人的判断都可能出错。当初,大家都以为新加坡仁慈院院监明义法师道貌岸然就不可能犯错。结果发生了伪造款贷的事件。相反的,诸葛亮虽知魏延有造反之心,但对疑人慎用,又让蜀汉增添了一位猛将。疑人、用人都可以是主观的,以一时的判断作为长久的依据,结果要么引狼入室,要么错失人才----这样的态度可取吗?第二,人性存在着变化动因,疑人、用人皆可改变。人性本身就存在着太多主客观的改变动因,必须相信人性会变,不能放任表现良好的人,也要给犯错的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巴林银行就是因为信任没有前科的前新加坡总裁里森,结果亏损了8.7亿英镑。相反的,美国的法兰克·威廉虽然曾是诈骗分子,但美国政府在不计前嫌的聘用他,后来才有打击诈骗网络的破案天才!各位,天使可以折翼,当浪子也可能回头。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才能正确的应对人性的改变,有效管理人才。第三,人性有善与恶两面,疑人、用人皆需监督。疑,不是针对特定的个人,而是认知到整体人性可善可恶。以怀疑为本,发展出各种监管制度,既防范人性中恶的蔓延,也发挥人性中善的力量。因为用人要疑,人民以三权分立来监督民选政府的腐败;企业机构,如微软和苹果,以稽查评估,甚至规章合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疑,不是为了惩罚任何个人,而是界定可靠的人加以重用或付托于责任,同时最大程度的预防错误,也可能最快的纠正错误,从而保障国家和组织的最大利益。各位,“用人要疑,疑人也用”才能让大家在客观上认知人性的不稳定,再以制度应对人性的弱点,而对方告诉我们,不疑就是一定不,那就请对方解释什么叫做刀枪不入,什么叫做深信不疑?谢谢!(掌声)'.;.反方立论陈词概括如下:“态度论”1、在现实中,心生怀疑是人之常情。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怀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2、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怀疑?这源自于人性:(1)人有主观意识,用人和疑人难免犯错,一旦“用人不疑”时用人犯错,必将引狼入室;一旦“疑人不用”疑人犯错,也必将导致失去人才;可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断不可取。(2)人性善变,单纯对一个人“用人不疑”,难保其现在很好将来不变坏;同样,单纯对一个人“疑人不用”,也难保其过去很坏将来不会变好。(3)人性可善可恶,整体人性如此,令人难保不生怀疑。3、既然人与人之间必然存在怀疑,为什么你方要提倡“用人要疑,疑人也用”的用人态度呢?因为这是一种“大胆用人,小心监督”的用人态度。尽管怀疑是必然存在的,但即使有怀疑依然可以大胆使用(疑人也用),但在用的过程中通过完善的监督制度加以制约(用人要疑),从而最大程度预防错误,也可能最快的纠正错误。看完了反方的立论陈词,对比正反双方立论,我们不妨来个对比:正方:弱化事实,价值为本用量词“一点点”对“怀疑”进行定量分析,设定“怀疑计量性”为前提,借此提升价值论证的重要性“到底怀疑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反方:事实为据,端正态度直接以“人与人之间存在怀疑本就是事实”为事实依据,设定“怀疑客观性”为前提,在事实面前,人们应该选择正确的态度予以对待:因此,以制度进行合理怀疑的前提下(用人要疑),对人大胆使用(疑人也用)。正方的关键在于“怀疑计量性”,这就使“人
本文标题:浅析经典之十二:用人不疑-疑人不用or用人要疑-疑人也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717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