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毕业论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
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毕业论文(2012)届设计(论文)题目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办学点(系)文经管理系专业国际贸易与实务(报关)班级09普专国贸学号090203350813学生姓名刘小康指导教师谢振华职称讲师2012年4月10日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教务处制2目录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我国汽车出口现状........................1(一)奇瑞汽车....................................................1(二)长城汽车....................................................2(三)吉利汽车....................................................2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下中国汽车出口的问题..................2(一)中国企业汽车出口本身的弊端..................................2(二)中国企业汽车出口面临的国际挑战..............................3三、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采取的对策........................5(一)应对企业本身采取的对策......................................5(二)应对国际挑战应采取的对策....................................7结语..............................................................9参考文献..........................................................9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摘要】: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TBT,是阻碍当今中国汽车出口的最主要因素。由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具有更加隐蔽和合理的特点,因此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汽车出口贸易的发展直接由汽车产业技术高低决定,而技术性贸易壁垒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汽车贸易的出口。中国政府在面对TBT时该做出如何调整,中国企业面对TBT又该如何发展,本文中将涉及到技术贸易壁垒问题应对措施。【关键词】:技术性贸易壁垒、汽车出口贸易、TBT、中国政府一、技术性贸易壁垒下我国主要企业汽车出口现状“技术性贸易壁垒(TechnicalBarriersToTrade,TBT)”最早诞生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协议)。指一国或一个区域组织维护国家或区域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为由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资源性的技术性措施,包括对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以及标签标志制度等技术要求而制定的苛刻规定,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或效果,这种限制或进口的技术性措施就是技术性贸易壁垒。而这种壁垒最早诞生于世界贸易组织的《贸易技术壁垒协定》(WTO/TBT协议)。自从我国成功加入WTO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汽车贸易往来就更加深入和频繁。我国政府已经把汽车产业定为国家的支柱产业,并且把汽车出口定为汽车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需求逐步恢复,汽车出口总体摆脱以前低迷走势,表现十分突出,共出口各类汽车23.14万辆(2011年1-4月),同比增长54.43%,累计出口金额达到276.15亿美元,同比增长41.76%。据了解,我国汽车产业前十年出口增长缓慢,这两年也一直没有恢复到出口的最好水平,从目前出口形势看,今年出口会超过历史最好的时期。以下列举我国主要几家汽车出口公司汽车出口情况。(一)奇瑞汽车2011年5月国内汽车企业出口7.21万辆,比4月增长6.79%,同比增长53.03%,出口量超过2008年3月创历史新高。其中,5月奇瑞汽车出口1.41万辆,同比增长475.21%,再创单月新高;1-5月,我国汽车企业累计出口29.71万辆,同比增长55.60%。其中,出口前五名的整车制造企业分别为奇瑞、长安、江淮、长城和东风,出口量分别为5.52万辆、3.51万辆、2.81万辆、2.68万辆和2.4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4%、48%、2.22倍、22%和44%,江淮汽车出口排名再次提高,表现较好,前五家出口量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为57%。目前奇瑞已在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埃及、马来西亚、印尼、乌拉圭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工厂、在建4个工厂,兵还有一批海外工厂正在筹建中。此外,奇瑞在俄罗斯、乌拉圭、马来西亚日本、伊朗和澳大利亚拥有6家一级子公司,产品出口至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长城汽车国内另外一汽出口“大户”长城汽车,在俄罗斯、印尼、伊朗、越南、埃及、乌克兰、保加利亚、塞内加尔、委内瑞拉、菲律宾、马来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建立的KD组装厂已达到12家,并且与意大利、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苏丹、南非、巴西、泰国、土耳其等国达成合作建厂意向。预计到2015年,海外组装厂将达到24家,产能将达50万辆。(三)吉利汽车吉利汽车未来几年也要在独联体、东南亚、南亚、南美、中东和北非6大经济区域内建立10家KD件组装厂。预计到2015年,吉利汽车海外市场年销量将达到100万辆,吉利将在海外建工厂,将在伊朗核埃及建立CKD组装厂。二、技术性贸易壁垒下中国汽车出口的问题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各家企业纷纷完善了自己的出口战略。然而,目前国内企业出口的表象看似一片大好,但其本质上仍存在诸多弊端。(一)中国企业汽车出口本身的弊端1、零部件发展仍然落后。目前,中国零部件企业正在陷入“低技术含量一低利润率一低研发费用一低技术含量”的恶性循环圈。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普遍偏小,而且研发能力明显不足,企业质量意识及自主创新意识仍然偏弱:汽车零部件工业的投资力度仍然不足,占整个汽车工业总投资的比例不到30%,且投资分散重复,没有形成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骨干零部件企业,也未形成按专业化分工、分层次合理的配套产业结构,难以体现规模5效益。2、自主研发能力薄弱,民族品牌严重缺失。中国汽车制造业的技术能力长期以来停留在拿来主义阶段和复制模仿阶段。这从根本上导致了该行业“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和“缺乏能力-只能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越缺乏能力越依赖”两大怪圈恶性循环的状况。自主创新虽然已经被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但相关政策和实施细则还未配套,致使中国汽车业目前为止尚未形成完整的自主研究与开发体系。3、企业提前步入“高成本时代”。汽车产业链从研发、采购、制造,到营销服务等各环节都具有资金密集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链中的各环节就已表现出成本增加的趋势。现今汽车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产品开发速度加快,而且由于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汽车的资本密集度越来越高,新产品开发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在产品研发方面,据有关统计,目前开发一个全新车型,费用在几亿到十几亿美元之间。即使在亏损年份里,有的汽车公司对产品开发投入也不减少,甚至还要增加,使汽车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4、汽车产业集中度不高。随着经济全球化速度的加快,世界汽车市场的生产集中度不断提高。美国本国汽车业中规模最大的前三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之和为90%,一日本为80%,汽车生产集中度极高。反观中国,长期以来在地方政府根深蒂固政绩观的指导下,经济分割和财政分割、预算目标约束的软化以及投资审批权的下放等加剧了国内汽车业整体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二)中国企业汽车出口面临的国际挑战发达国家正在设置更高的汽车产品TBT来保护本国市场,他们制定严格的汽车油耗和排放标准以及安全标准,把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汽车挡在国门之外。中国汽车出口在2009年遭遇了自加入WTO以来强度最大的一次贸易围堵:2009年3月16日,俄罗斯两家企业拟推动政府对我国紧固件进行反倾销;4月24日,印度对我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临时反倾销税;6月18日,巴西对从中国进口汽车子午线轮胎征收反倾销税。据不完全统计,至2009年8月,短短几个月内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遭遇反倾销事件多达12起。而我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为欧、美,包括香港的转口贸易在内,我国出口的商品有近75%都销往欧、美、日等国家或地区。这两大大经济实体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较高。61、欧盟。欧盟是绿色壁垒的发源地,其环境意识最强,对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产品的限制很严,欧盟国家是最先意识并研究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国家,其成员国也是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最严格的国家,在有关汽车整体出口、汽车零部件出口、以及汽车售后服务比较明显。并且美、日、欧这些经济实体不同重点、不同程度的对进口商品实施严格、苛刻复杂的技术限制。要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至少达到3个条件之一:符合欧洲标准(EN),取得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认证标志;与人身安全有关的产品要取得欧共体安全认证标志CE;进入欧盟市场的产品厂商要取得ISO9000认证书。欧盟还明确要求进入市场的产品凡涉及欧盟指令的,必须符合指令的要求并通过认证,才允许在欧盟统一市场流通。在尾气排放规定方面,欧盟1992推行了“欧1”汽车尾气排放标准,1996年实施了“欧2”汽车尾气排放量值,2000年出台了“欧3”标准,加大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力度。2005年1月欧盟启用“欧4”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柴油发动汽车尾气排放的颗粒物每公里必须在25毫克以内,标准还要求为柴油车增加特殊的过滤装置。欧盟最近出台的法令要求上路行驶的车辆必须装有“车在检验系统”,在排放超标时提醒驾驶者及时维修。欧盟各国政府和汽车工业界代表了汽车工业《战略研究计划》,提出要让欧洲公路交通“更加安全、更少污染和更具竞争力”。由此可见,我国汽车出口到欧盟的难度非常之大。2、美国。美国除环保方面与欧盟有相似之出,对汽车的安全性能特别看重,近日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启用了新的、较以前更先进和更严苛的新车安全评价体系。NETSA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新车碰撞测试(NCAP)试验的组织。此次试验中一些在旧的评价体系中能够取得五星评价标准显示出了不足,大部分车型获得了四星评价。NHTSA新测试体系检测车型均为在美国销售的2011款乘用车,目前共34款新车完成了评测。在全部34款车型中,只有YF和宝马5系列拿到了五星级评价。其他都不能上五星。而在这34款车中没有一辆是中国企业研发的车,可见中国的汽车在美国的评价体系中毫无发展的余地。美国汽车法规制定的依据主要有“车辆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依据“车辆安全法”,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组织制定了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法规;依据“环境保护法”,美国环境保护署组织制定了机动车环境保护法规。目前,美国机动车安全和环保法规是世界上最完善的法规体系之一,它从各方面规定了对乘员、行人的保护及车辆应有的避免事故的性能,规定内容齐全,指标较先进。美国对7汽车实行的安全标准项目有54项,涉及噪声和排放法规有5个。美国法规规定的指标及方法对其他国家的标准具有较大的影响和导向性。美国还利用推行国内生产加工方法及其他标准设置技术壁垒。例如,美国为保护国内的汽车工业,在《空气净化法》和《防污染法》中明确规定,所有进口汽车都必须安装防污装置,并制定了十分苛刻的技术标准,使得排气量过大的汽车被挡在美国市场之外。中国汽车也难于幸免。由以上两大市场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TBT如此之高,我国汽车出口将遇到重重困难。商务部科技司司长常晓春指出,每年各国向WTO通报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数以万计,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国外对许多产品尤其是汽车产品的市场准入,技术要求往往并不是体现在一个专门的技术文件中,二十分散在不同的标准和技术法规中,并且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中国汽车出口要想克服TBT限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汽车生产企业就必须找到合适的路子,制定出详尽而切实可行的策略。三、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采取的措施针对西方世界愈加高筑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汽车出口应从政府和企业两个方面共同采取积极有
本文标题:毕业论文-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汽车出口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281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