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用7、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78页例3和79页相应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生活中有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求总价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助学生初步建立“单价×数量=总价”这一数学模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正确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开火车口算。6×45×32×75×43×42×87×45×82、创设情境引入:看来同学们对我们的乘法口诀掌握得非常好,老师想给同学们准备些奖品奖励大家。二、探究新知、构建模型(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1、教师呈现如下主题图:(教科书78页例3情境图)教师:同学们,在文具店里这么多文具,你喜欢什么作奖品?预设:学生提出各种文具:铅笔、文具盒、橡皮等。2、提出问题:老师想买3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二)解决问题,初试构建1、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想一想:要解决“买3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应该选择哪些信息呢?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2、汇报。预设:1个文具盒8元和3个这两个信息。3、运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1)教师:怎么解答这个问题呢?同学们可以自己先写一写或是画一画图。(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决的策略。(3)汇报方法:①画图8元8元8元②列式:8+8+8=24(元)③列式:8×3=24(元)4、构建“单价×数量=总价”的数学模型。(1)提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填空:1个文具盒是8元,要求买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就是求()个()元一共是多少。(3)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构建模型。指着算式8×3=24(元)问:这里的8表示什么?(板书:1个文具盒的价钱)这里的3表示什么?(板书:买的个数)24是指什么?(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小结: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可以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乘买的个数。5、教师:回顾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你看看自己的解答正确吗?怎样检验?预设1:(用加法检验):1个文具盒是8元,3个就是8+8+8=24(元)。预设2:(再算一遍)要求3个文具盒的总钱数,就用1个文具盒的价钱8元,乘买的个数,也就是8×3,三八二十四,一共是24元。6、初次运用,深化“单价×数量=总价”的数学模型(1)教师:老师想再买7块橡皮,一共要多少钱呢?教师:想一想,买7块橡皮,一共多少钱?(2)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汇报①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预设:买1块橡皮2元和买7块两个信息。②怎样解答?2×7=14(元)③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填空:1块橡皮要8元,要求买7个橡皮一共多少钱,就是求()个()元一共是多少。(3)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模型的“型”教师: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请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4)小结归纳,深化模型教师: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些问题都是知道了某种文具的价钱,求买几个文具用多少钱,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师:像这样求买3个文具盒一共有多少钱、7块橡皮一共有多少钱、6支铅笔一共有多少钱等,都是求买几个物品的总钱数,也就是求几个几元的和是多少,我们都可以用一个物品的价钱乘买的个数,求出总钱数。三、解决问题,拓展应用1、基本练习:书本79页第1题。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后列式解答,并将结果转换为复名数,汇报时让学生说清是怎么想的。2、对比练习。(1)一枝钢笔8元,小红买了4枝,一共需要多少钱?A、8+4=12(元)B、4×8=32(元)C、4×8=32(角)(2)一枝钢笔8元,一本笔记本4元,小红买一枝钢笔和一本笔记一共需要多少钱?A、8+4=12(元)B、4×8=32(元)C、4×8=32(角)(3)8支钢笔多少元?下面哪个算式正确?A、4×8=32(元)B、5×8=40(元)学生读信息和问题,想算式用手势判断上面哪个正并说明理由。3、拓展提高(1)书本79页第5题。教师:从图上你都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求“全家人一共要多少钱?”这个问题,怎样解答?教师:这个问题一步计算能完成吗?怎么办呢?教师:解决正确吗?五、全课总结教师:今天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解决问题知道了什么?一些文具的价钱1个文具盒8元,3个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本文标题:用7、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03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