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2020/11/121第二讲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2020/11/122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一、美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1、学校社会工作的建立:•1.1、时间:1906-1907学年:分别单独出现在纽约、波士顿和哈特福德三个城市。•1.2、特征:独立于学校系统,是这三个城市中的私人机构和市民组织提供服务。•1.3、功能定位:给生活水平相比较低的人群提供服务。2020/11/123纽约:Hartley之家和Greenich之家的安置工作者认为必须与安置儿童的教师彼此沟通,并且派两名工作人员走访学校及其家庭,通过近距离接触学校和社区组织以增进了解和交流。波士顿:妇女受教育协会安排人员去学校走访教师(visitingteachers),其目的是更多地增加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协调,使对儿童的教育更有效果。哈特福德:心理门诊的主任最早在该领域启动了走访教师的项目,教师帮助心理医生确认儿童的以往历史,使之成为门诊治疗计划和方法的有益补充。1913年,纽约的罗彻斯特教育委员会第一个推广并资助了“走访教师项目”。(学校社会工作者的前身)2020/11/1241.4、角色定位:沟通者角色:V.T.认识到他们所扮演的角色更多地是协调社会条件和社会运动,并寻求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儿童所在学校政策的改变,他们更应该成为学校和家庭沟通的桥梁。2020/11/1252、20世纪20年代的扩张•人数增加•纽约联邦基金为美国走访教师委员会提供经济支持,在全美范围内进行学校社会工作的试点和尝试,30名学校社会工作者被分派到30个不同的社区,包括农村和城市。•每个地方社区也为这些走访教师提供工资。•美国走访教师联合会成立,主要工作是为其成员建立一套专业的标准和制度。2020/11/1263、20世纪30年代目标的转换:•受大经济大萧条的影响,原有的工作大都变成提供食品、避难所和衣物。•学校社会工作者放弃了他们早期为了改变学校不利状况的工作,在联系家庭、学校、社区的基础上,他们寻求能够发挥更为专业的一种作用——为问题学生提供精神支持。•学校社会工作者渴望改进他们的形象,成为一个拥有更为专业化的技巧和更少负面效果的角色。2020/11/1274、1940-1960年对个案社会工作的强调:•到了1940年,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作用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家庭——学校联络员和负责调查旷课的职员了,而转变为一种更为专业性的角色。•个体儿童的人性需要成为了主要的关注对象。•团体治疗的兴起。2020/11/1285、20世纪60年代目标和方法的改变:•这一时期公立学校在各个方面都遇到了危机。•学校社会工作者开始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处理公立学校存在的问题。•学校社会工作者通常的工作像一个小组成员,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合作。2020/11/1296、20世纪70年代的扩张:•学校社会工作急剧扩张的时期:学校社会工作者的数量不断增长更多地关注和注重家庭、社区、与学校其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的合作以及残障学生。鼓励学校社会工作者发挥领导作用。实务模型的出现:模型是指一系列连贯的指示,通常可以说明工作者应该做什么或者在特定环境下工作者通常应该怎么做。开展工作的最基本的思路2020/11/1210案例•小明是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因经常上课睡觉、旷课去学校周边的网吧、游戏厅上网打游戏被要求来见学校社工。小明告诉社工,上课时他根本听不懂老师讲什么,感到无聊,父母都从事低薪、时长的工作,没多少时间管他的学习,对他的学业也没有高期望。小明的学校是位于旧城区的一个普通中学,环境比较拥挤、杂乱,校园外面就有一条老式商业街。社工从小明那了解到,像他这样的学生数量还不少。2020/11/1211Alderson四种学校社会工作实务模型A、传统临床模型:•关注点:有社会和情感问题的个体学生•目标:使上面所提到的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功能•目标系统:学生及其父母2020/11/1212•工作者的任务与活动:主要针对学生和家长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家庭可以成为一个小组;联合发挥学生、家长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育人员的功能;•工作者的主要作用:建立具有支持性的合作和咨询系统•理论基础:心理分析、社会心理学、自我心理学和个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2020/11/1213B、学校改变模型:•关注点:学校环境(特别是学校规范)•目标:改善功能失调的学校规范•目标系统:学校整体•问题来源:功能失调的学校规范2020/11/1214•工作者的任务与活动:确认哪些学校的规范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直接与学生接触,特别是运用小组工作个别地或以小组的形式向老师和学校管理者进行咨询•工作者的角色:倡导、商谈、咨询和调解•理论基础:社会科学理论,特别是有关非正常人的理论;组织理论2020/11/1215C、社区学校模型:•关注点:因为贫困和存在缺陷而会误解和猜疑学校的社区•目标:发展社区的理解和支持;开发学校性计划,帮助贫困学生走出缺知识少食物的境地•目标系统:社区、学校及其系统•问题来源:贫困和其他社会环境;学校工作人员不能完全了解文化的差异性和贫困的影响2020/11/1216•工作者的任务与活动:亲自参与社区活动;鼓励社区说出自己的问题并提出意见;帮助学校和社区互相理解;鼓励社区参与学校的一些相关计划•工作者的主要作用:调解、倡导和外展•理论基础:社区——学校概念,沟通理论2020/11/1217D、社会互动模型:•关注点: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互惠互动;在互动中鉴别问题。•目标:发展互相系统;扫清阻碍互惠互动的障碍。•目标系统:互动领域•问题来源:学生和各种系统在社会互动中出现问题,从而不能进行沟通和互助。2020/11/1218•工作者的任务和活动:确认共同和共享的领域;建立共同的目标;改进和帮助沟通;建立互助系统;直接与个人、团体和社区接触•工作者的主要作用:调解、咨询和激励•理论基础:系统理论、社会科学理论、沟通理论2020/11/1219Costin的学校-社区-学生关系模型:•关注点:强调学生、学校和社区间互动的复杂性•目标:改善上述三个部分之间的互动,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改不利的学校制度安排和政策•目标系统:学生小组、学校的特征,学生群体的环境2020/11/1220•工作者的任务和活动:帮助学生群体诊断并清楚地说明那些他们认为在学校中相当严重的问题;像调查腐败的政府官员一样,利用个人或团体的身份,为学生打抱不平;建立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非正式小组,说出他们的问题并解决冲突;形成改善或解决问题的期限;说明学校的状况,努力与学生相联系;协助教师和管理者确认那些不经意间会阻碍学生学习的学校工作和安排;评估学生目标群体的一般特征。2020/11/1221•工作人员的发展:成为跨学科的学生工作专业人员小组中的一员;在这个允许技术差异性的小组里保持最大的适应性,学会利用问题解决和小组权威的联合方法;注意与小组成员和其他可以帮忙的人一起公开共享信息•理论基础:社会学习理论;系统理论及其一些派生理论如组织发展、环境理论、角色分类和系统问题2020/11/12227、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注重学生小组特别是残疾儿童小组;•与学校其他工作人员的合作;•实务工作注重社会生态学视角;•提倡对实务进行评估。2020/11/12238、20世纪90年代至今:•关于学校社会工作者资格的规定;•关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标准的规定;•继续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协调;•继续强调多学科的协作;•为减少药物滥用、暴力、离家出走和特殊教育提供服务;•为特殊教育学生制订过渡计划。2020/11/1224•有一种趋势,就是在学校和社区机构中创建整合性的联合服务,为儿童和家庭或者附近的学校提供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就是这种合作关系的黏合因素,在学校基础上的联合服务;学校社会工作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如学龄前儿童、儿童孤独症患者、残病儿童。2020/11/1225二、中国大陆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1、专业学校社会工作开端:•1922年燕京大学应用社会学系学生到学校实习,协助教师从事学生课业辅导及行为指导;•1934年北平成立家庭福利会,支援学校开展个案社会工作;•1944年,成立儿童行为指导所,大学社会学系学生协助学校开展个案工作;•1946年成立儿童福利人员训练委员会,训练专业人员协助学校从事学生的行为指导和职业辅导;2020/11/12262、传统的学生工作:•解放后,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管理相结合,注重灌输,强调规范;3、90年代后,专业学校社会工作的开展:•开设社会工作课程的大学学生的实习;•社会机构提供的服务;•2002年在上海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支持下,国内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乐群社工服务社开始从事民工子弟学校的社会工作服务,再次揭开了学校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序幕。•2004年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实务编审会,通过学校社会工作教学大纲,并组织编写学校社会工作教材。2020/11/1227•香港是从1971年开始推行学校社会工作,到2000年,实行了“一校一社工”制度。而驻校社工在大陆的发展,尚且属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国家政策开始决定建立社工队伍是从2006年才开始的,2006年到现在还不到10年,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有6、7年的时间,所以发展时间相对来说还比较短。•国内最早的驻校社工是在广州,慢慢的北京、上海和四川、深圳等地区开始尝试将专业社工引入学校。2020/11/1228•2014年3月28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有我在伴——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启动仪式在滕州华晨育才学校举行。该活动是积极响应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弘扬社工精神,服务困境人群”的国际社工日主题倡导系列活动之一。•项目启动后,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师生和济南山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提供全面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将秉持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理念,以能力建设为主旨,全面提升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主要照料人和项目点教师的能力,促进留守儿童更好地适应当前环境,顺利融入社会,健康、快乐成长。2020/11/1229•据了解,“有我在伴——农村留守儿童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是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2013年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由香港凯瑟克基金会提供资金支持,香港理工大学提供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支持。全国共立项八个社会工作实务项目,本服务项目是全国唯一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同时,该项目也是山东省首个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项目。
本文标题: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07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