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材料
第1页《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材料听《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的反思体会今天听了王老师《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收获也是很多的。首先是以旧带新。《3的倍数的特征》看似一节知识简单的课,其实他属于数论的范畴,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一定的难度。王老师先复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王老师以学生原有认知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学生刚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产生的负迁移,直接抛出问题,激活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将“2、5的倍数的特征”迁移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问题中,由此产生认知冲突,萌发疑问,激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因此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猜测、否定、反思、观察、讨论,使得大部分学生渐渐进入了探究者的角色。其次是用摆玉米粒朴实的活动揭示大道理。看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只需看这个数的个位。个位是0、2、4、6、8的数就是2的倍数,个位是0、5的数就是5的倍数。而3的倍数特征则不然,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而要看它所有所有数位上的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在教学中,王老师更多的是关注两者的不同,注重让学生对两种特征进行区分,因此,教学中往往刻意对比强化,凸显这种差异。第2页活动一:王老师让每组同学准备了玉米粒,给好了数位表,让学生摆一摆能被3整除的数。但是每行所用的玉米粒的数量不等,有的组9颗,有的组8颗,有的组7颗、6颗、5颗。看哪组组成的能被3整除的数多?活动二:当揭示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王老师安排同学们自己选择玉米粒的颗数来组成被3整除的数。活动三:让学生探究为什么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呢?几个活动简单明了,但又层层深入,让学生自己如剥茧般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最后王老师讲解了对于一些大数如何更快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的方法。一节课学生始终处在活动中,在逐渐深入的活动中探究知识,并且允许学生犯错,真正的把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给学生充分学习的机会。听课下来让我更深的感受到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学生的错误是劳动的成果,关键是要看我们教师如何看待学生的错误,有个教育专家说得好:“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正式因为如此,我们的新课堂也呼唤“自主、合作、探究”,而真探究必然伴随大量差错的生成,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有意识地去避免学生犯错误。第3页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中要有沉着冷静的心理、海纳百川的境界和从容应变的机智,给学生一个出错的机会和权利《3的倍数的特征》评课稿昨天听了刘有珠老师的《3的倍数的特征》这堂课,收获颇多,尤其是在引导学生亲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3的倍数的特征比较隐蔽,学生一般想不到从“各位上数的”去研究,本课注重引导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上课开始先让学生写出了100以内3的倍数,然后让学生们猜测:“同学们,那你们猜猜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猜测是一种常用的数学思考方法,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受2的倍数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影响,有学生只关注到数字的个位,很自然猜测到:“个位上是0、1、2、4、5、7、8、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老师对学生的猜想不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让学生借助摆棋子,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刘老师先让学生确定一个3的倍数,如24,然后让学生自己摆棋子,十位摆的颗数,个位摆的颗数,共用颗数,这个时候学生就在十位摆2颗,个位摆4颗,共用了6颗棋子,然后再选好一个3的倍数,依次摆下去,学生在摆的过程中也渐渐的发现了蕴含在这中间的3的倍数的特征,最后在小结的过程中将十位第4页摆的颗数、个位摆的颗数、共用颗数抽象成十位、个位、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而把棋子颗数抽象成各位上数的和,是理解3的倍数特征的关键,而刘老师只是稍稍引导学生,最后由学生交流,用语言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整个过程清晰明了,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总结出3的倍数的特征后,老师又让学生举例来验证结论的正确性,加深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由此可以看出,猜想、验证、推理和交流是这节课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而教师一直在学生中进行指导,使得小组合作式的探究更有实效,但个人认为,如果在学生动手摆棋子、探索规律的过程之前,教师先示范摆法,使学生的操作更有章有法,我相信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加明显,总之,这是一堂值得去学习的课堂,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也会更多关注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3的倍数的特征》评课我按刘娜老师的课堂进程谈一些自己的看法:首先,刘娜老师创设了一个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数字的情境,让枯燥的数字充满情趣,拉近课堂与生活的关系,又复习了旧知,可谓一举多得。接下来在探究规律时,刘老师引导学生运用“猜想—验证—推翻—再猜想-再验证”的思维方式,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数学中常用的判断,思考方法,这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发展第5页会很有帮助。下面的时间刘老师充分放手,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为学生提供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教师贵在启发,重在信任,给了学生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学生们果然不负师望,得出了诸如“乘法口诀”“大数分解”等好几种方法。此时的学生不光知其然,还知其了所以然。最后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水平。真正体现了“人人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的理念。总之,本课的设计处处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创新的意识以及数学能力的培养,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美中不足的是课堂气氛还欠活跃,我想这也是刘老师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最后希望刘老师的教育明天会更美好!《3的倍数的特征》评课今天聆听了李祥老师讲授的四年级数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感觉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让学生在创造数学中学习数学”。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现过程,学着像科学家一样做研究,学习研究数学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是这节课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转自数学吧)本节课力图体现创造性的教学过程——引导感知,明确问第6页题,提出假设,参与验证问题解决。较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1、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立足于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严谨的思维,辅导学生学会研究一类数学问题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技能技巧,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3、教师把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思考方法的渗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让的思维训练和数学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的倍数的特征》观课短评“3的倍数的特征”是一节值得深入研究的课。学生刚刚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从观察数的末尾数字到观察这个数的数字和,具有很大的思维跨度。学生很难通过独立的探究得出3的倍数的特征,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采用让学生进行拨珠实验的教学策略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先后经历“用4颗算珠拨3的倍数——用任意颗算珠拨3的倍数——用3颗、6颗,9颗……算珠任意拨数”这三个不同层次的拨珠实验,从而使学生对3的倍数的特征认识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而越来越清晰,他们在实验、探究、猜想、验证的过程中,建构起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整体认知。虽然没有生动的教学情境,但教师巧妙第7页地把学生推上了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沉浸在一种浓厚的探索氛围之中,他们被数学知识本身的魅力所深深吸引。这样的数学学习活动,才是真正的、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认知过程。
本文标题:《3的倍数的特征》听课心得体会评课记录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15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