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摘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语》赋予“仁”以丰富的内涵及显著的地位。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理想以及所有道德的总和,“仁”的理解和翻译多种多样。通过总结分析数种翻译方法的利弊得失,本文认为,为了忠实全面地传达孔子的哲学思想,“仁”最好是不译即用音译。关键词:孔子;论语;仁;翻译引言在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哲学思想形成的过程中,孔子是其创立和发展的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他的哲学人伦体系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可以说孔子的思想集中体现为道德范畴的“仁学”的哲学,自此以后,中国的文化传统或伦理文化传统就以“仁学”为轴心而展开。张岱年(2004:117)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仁”的思想极其丰富,寓义极其广泛,“仁者人也”,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杨树达,2006:《论语疏证》颜渊篇:二十二),以下凡引《论语》,均出自此,并只注篇目及章节)、“泛爱众”(学而:六)。Huang(1997:5)表明,孔子其人及其思想之所以有着长盛不衰的影响,首要原因是其“仁”道的道德哲学之理性精华。据杨伯峻(1980:16)统计,《论语》讲“仁”有109次①。《论语》对“仁”有多种解阐,如“孝弟为仁之本”(学而:二),“克己复礼为仁”(颜渊:一),“刚、毅、木、讷近仁”(子路:二十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卫灵公:九),“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慧)于天下为仁”(阳货: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子路:十九)为仁。杨伯峻(1980:16)认为“忠恕”是“仁”的真谛:“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十五)孔子不仅提出了“仁”所包含的具体内容,而且指出了实现“仁”的方法。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三十)后人称之忠,这是待人的积极方针。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二),并称之为“恕”,这是待人的基本原则。从词源学分析,仁的左边一半的字指“人”,右边一半的字指“二”,也就是至少两个人作为人类种族中的成员的互相关联和依赖。实现理想人格,即成为仁人君子,是孔子伦理观的重要内容。尽管“仁”字在《论语》中出现达100多次,但孔子很少深入讨论仁,也不轻易以“仁”许人。因为孔子对抽象概念不感兴趣,而主要关心的是其应用。孔子把“仁”当成道德完善的最高追求,但也知道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所以他只承认少数几个古人够得上“仁”,也不宣称自己称得上“仁”:“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述而:三十四)2.“仁”的种种英译及其理据《论语》的译本多种多样,对“仁”的理解和翻译也五花八门。以《里仁篇》第三段———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为例,在“仁”的翻译上,值得一提的有很多,笔者简单例举如下:(1)TheMastersaid,“Itisonlythetrulyvirtuousman,whocanlove,orwhocanhate,others.”(Legge,1861)(2)Hesaid:Onlythecompletemancanloveothers,orhatethem.(Pound,1969)(3)Oftheadage“OnlyaGoodManknowshowtolikepeople,knowshowtodislikethem,”theMastersaid,“HewhoseheartisinthesmallestdegreesetuponGoodnesswilldislikenoone.”(Waley,1938)(4)TheMastersaid:“Onlyagoodmancanlovepeopleandcanhatepeople.”(Leys,1997)(5)TheMastersaid,“Itisthebenevolentmanalonewhoiscapableoflikingordislikingothermen.”(Lau,1992)(6)TheMastersaid:“Onlyonewhoishumaneisabletolikeotherpeopleandabletodislikeotherpeople.”(Dawson,1993)(7)TheMastersaid:“Onlyahumanemaniscapableoflovingmen,andcapableofloathingmen.”(Huang,1997)(8)Confuciussaid,“Onlyatruemanknowshowtolovepeopleandhowtohatepeople.”(LinYutang,1938)(9)TheMastersaid,Itisonlythervnwhocanlikeothers;whocanhateothers.(Brooks,1998)理雅各(Legge,1861),考虑到了“仁”在不同语境下的多种含义,所以译成virtue,truevirtue,perfectvirtues,thegood,benevolentactions,theexcellence等。他(Legge,1861:29)在注释中说,virtue作为一个含义广泛的词汇,能够更好反映“仁”的多种内涵;但如果都用benevolence来译的话,文中很多章节会显得很不适合。庞德(Pound,1969:22)对“仁”的理解是:Humanitas,humanity,inthefullsenseoftheword,“manhood”,themanandhisfullcontents。他也把“仁”分别译成humanity,realpeople,therealman,manhood,thecompleteman等,应该是接受了《礼记·中庸》的说法———“仁者,人也”,强调人的本质和内涵。也就是说,仁就是要像人那样去生活,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简而言之,仁就是人的理想人格化。阿瑟·韦利(Waley,1938:27-29)指出,“仁”最早是指部落里的自由人,后来特指拥有该部落优良品质的好人,最终发展为泛指“善良、温厚、仁慈”的有别于动物的人类。因此他断言,《论语》中“仁”是一种“神秘的统一体”(mysticentity),唯一可能的翻译对应词是good,其他任何词语都不足以从总体上概括这个术语的广泛含义;所以像humane,altruistic,benevolent之类的翻译几乎在每种情况下都是不恰当的。他还特意把“仁”译成大写的Good,而把“善”译成小写的good。西蒙·利斯(Leys,1997:130-131)通常把“仁”译成humanity,但有时也译成goodness。他认为,“仁”是人性的完美状态和辉煌顶峰。从最早《诗经》里勇猛刚强的男性英雄形象,发展到后来道德层面上为人处世的理想标准,孔子在“仁”的概念演变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将“仁”树立为中国人道主义的基石。他还指出,像humanity,goodness,benevolence或virtue之类的翻译毫无疑问是远远不够充分的;而最可怕的误解是把孔子描绘成一个好心的慈善家或善意的社会工作者,这种形象与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大相径庭。刘殿爵(Lau,1992:xiv)认为,“仁”是人所拥有的最重要的道德品质,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虽然这个术语不是孔子发明的,但正是孔子赋予它丰富的内涵和突出的地位。他把“仁”自此至终地翻译成benevolence。雷蒙德·道森(Dawson,1993:xxi)觉得有必要把“仁”与“人类”联系起来翻译成humaneness,因为该字的构成(“人”加“二”)表示一个人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别人,也就是说它包含了所有的社会道德。ChichungHuang(1997:16)也从词源学角度分析了“仁”后,找出这个字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与人类自身的密切联系,二是在广义范围上的泛爱,所以他认为用humanity(humaneness)来翻译“仁”是很贴切的。林语堂(LinYutang,1938:20)说,“仁”的实质是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并且拥有人性,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做一个好人,都可以做一个孝敬的儿女或者顺从的弟妹乃至模范公民。因此认为,把中国的“仁”字译成英文的truemanhood是十分准确而周到的;有时只要译成kindness就可以。安乐哲、罗思文(2003:48-51)从哲学角度诠释《论语》并独出心裁地将“仁”译为authoritativeconduct、authoritativeperson、toactauthoritatively。他们认为,“仁”是指一个完整的人而言,即,在礼仪角色和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后天所获得的感性的、美学的、道德的和宗教的意识。“authoritative”、“authority”是同源词;后者是指一个人因成“仁”而成为团体的代表,并且通过礼仪活动,在其身上体现出其文化传统的价值和习俗。正是其作为社会公认权威(authority)的化身和作为新生文化的创造者(authorship)的对话使之成为“仁”(authoritative)。白牧之和白妙子(Brooks,1998:13)认为,“仁”是孔子价值体系的核心,“仁”的意义随着上下文的不同而变化,难以用一个固定的英语词来对应。他们觉得只有保留原词才能反映该概念的种种细致入微的内涵,所以创造性地音译为rvn。3.“仁”的翻译分析上面所列举的“仁”的种种翻译方法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大都是从某个侧面、某个角度来理解和阐释,难免以偏概全,把丰富而又深刻的孔子思想简单化。孔子率先把“仁”用来指一种普遍的、全面的道德体系,而在《论语》中不同的上下文里“仁”又是指某个具体的不同的道德品质,这样就造成了翻译“仁”的困难。赫伯特·芬格莱特(2002:38)认为,“仁”似乎是一种无所不包的美德。陈荣捷(1975)指出,孔子是第一个把“仁”看作为一种普遍德行的人。Schwartz(1985:75)分析,孔子的仁学是一个宽泛甚至类似苏格拉底神秘的道德观,从个体角度考虑是达到人格完善和所有道德的完美,也包含所有社会品德以及正确地践行礼的能力。所以从道德层面上可翻译成truemanhood或perfectvirtue,从社会层面上可翻译成love,benevolence,或humanity。上面种种“仁”的翻译除了存在片面性这个共性问题外,自身还有不足之处。下面对几个代表性的译法简要分析:Humane(仁爱、仁慈)或humanity(人性、人道)看上去像是颇为理想的翻译,也是好几位西方译者的首选。但humane或humanity是指“善良、同情、关爱他人”等源于人本身应该拥有的优良品质,与孔子的“仁”差别颇大。“仁者先难而后获”(雍也:二十二)说明“成仁”要经过自身的艰苦努力才能达到。“立于礼,成于乐”是实现“仁”的过程。西方的人道主义主要是指建立在基督教和文艺复兴基础上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精神,而孔子的仁爱主要是指建立在周礼基础上的理想人格和向善人性,是以宗法血缘性、名份等级性为根本而向外延伸的泛爱。虽然孔子的“仁学”思想中的爱人、忠恕、人本主义等观念有着原始的人道主义精神,但是其目的是为了培养知书达理的仁人志士、维护氏族统治体系的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修复礼崩乐坏的社会体系,从而达到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普遍和谐的大同境界。所以,孔子的“仁学”内涵比西方的人道主义更深刻。据程钢(2002:21)考证,理雅各将“仁”译成perfectvirtue的义理依据是宋明理学。《四书集注》上说:“仁者,本心之全德。”“仁”乃全德之名,即为一切德行之归依乃至人生最高精神境界。所以virtue更恰当的对应词是“德”,亦即具体的美德或优秀的品行。“仁”能通过自律和修身而后天拥有,“德”则可以是上天所赐或与生俱来,每个人都有此潜在的“德”并能依此成“仁”。据《牛津简明英语词典》(2004),benevolence(善意、慈善)的拉丁词根意为well2wishing,似乎与“忠恕”对应。但是该词主要指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并不能准确表达“仁”的真谛,因为孔子的仁学并不强调行善而更多地突出守礼。而且仁学还涉及到伦理学、社会学、哲
本文标题:《论语》核心概念“仁”的英译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21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