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推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主讲人: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章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第四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五章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第六章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第七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八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内容目录在一个小岛上,住着一个原始部落,在部落里有这样一个习俗:男方对某个女方有意是需要用牛作为财礼。岛上有个丑女,早已过了结婚的年龄,但没有一个男人向她家提亲,所以很焦急,越焦急越变得丑,越没有变得美的自信心。终于有一天,有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向她求婚,不久他们结婚了,而且丑女心情变得越来越开朗,人长得越来越漂亮。有时岛上妇女一起聊天,有的说我是用一头牛换来的,有的说我是用两头牛换来的,以前的丑女站起来说我是用六头牛换来的,满脸的喜悦。是什么促使丑女变成了美女?美国生理学家爱尔玛为了研究情绪状态对健康的影响,设计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他把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正好是0℃的冰水混合物容器里,然后分别注入人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气水”,即用人们在悲痛、悔恨、生气时呼出的水汽和他们在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水汽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当一个人心平气和时呼出的水汽冷凝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无杂质的;悲痛时呼出的水汽冷凝后则有白色沉淀;悔恨时呼出的水汽沉淀物为乳白色;而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沉淀物为紫色。他把“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十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由此可见,生气对健康的危害非同一般。【单元导读】第四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第一节情绪情感的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与培养第一节情绪情感的概述□李白一生经历坎坷,他的诗句中反映出了情绪的变化。同样面对着长江沿岸的景色,在流放途中写出的诗句是:“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而知大赦后重新获得了自由写出的却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前者体现的是抑郁、悲愤的情结,后者写出的却是诗人的明朗、轻松、愉悦的情感。【情境导入】□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年轻时,由于工作十分紧张,导致精神失调、身体非常虚弱,虽然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却毫无起色。后来一位名医对他进行了仔细的检查,但未开药方,临走时只说了一句话:“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大医生!”法拉第对这句话仔细琢磨,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从此以后,他经常抽空去看马戏、滑稽戏与喜剧,经常高兴得开怀大笑,愉快的心情使他恢复了健康。点评:可以看出情绪情感在我们的生活的影响是如此之大,它影响我们的认知、身体健康。因而我们在学前儿童教育过程中也要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并培养他们积极的情绪情感。本节来学习情绪情感的相关内容。【认知理解】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功能(一)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的产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人对客观事物采取任何态度,取决于该事物是否能满足人的需要。如果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个体就会对它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喜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如果事物不符合人的需要,个体就会对它产生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怨恨、痛苦、忧愁、恐惧、羞耻、愤怒、悲哀等内心体验。2.动机功能3.信号功能4.健康功能【认知理解】1.适应功能(二)情绪情感的功能【知识链接】微表情人们通过做一些表情把内心感受表达给对方看,在人们做的不同表情之间,或是某个表情里,脸部会“泄露”出其它的信息。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种烦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人类面部表情学家艾克曼曾走访世界各地,研究各种文化背景下的人,发现人类主要拥有七种表情。高兴时:嘴角翘起,面颊上抬起皱,眼睑收缩,眼睛尾部会形成“鱼尾纹”;伤心时:眯眼,眉毛收紧,嘴角下拉,下巴抬起或收紧;害怕时:嘴巴和眼睛张开,眉毛上扬,鼻孔张大;愤怒时:眉毛下垂,前额紧皱,眼睑和嘴唇紧张;厌恶时:嗤鼻,上嘴唇上抬,眉毛下垂,眯眼;惊讶时:下颚下垂,嘴唇和嘴巴放松,眼睛张大,眼睑和眉毛微抬;轻蔑时:嘴角一侧抬起,作讥笑或得意笑状。美剧《lietome》曾让无数人疯狂,原因是该剧以电视剧的形式,前所未有地很具体地展现了神秘的微表情的作用,让人觉得神秘而着迷。微表情的代表例子很多,以下列举几条:1.惊讶的表情不会超过1秒。2.撒谎时人们更倾向于盯着你,想看你相不相信他们的谎言。3.生硬的重复是典型的谎言。4.眉毛倾斜代表悲伤。5.男人鼻子里有某种组织,当他们想要掩饰时鼻子就会痒。6.摇头之前先轻轻地点一下头,是谎言。7.左手一直插在裤袋里顶着大腿,说明紧张。8.见到某人时,把某物举起放到胸口,产生阻隔形式,表示焦虑,害怕见这个人。9.说话时抿嘴,或产生后撤姿势,表示模棱两可,对自己说的话没信心。10.回答问题时手摸脖子-如果脖子没病,就是在说谎(经典的强迫行为)。11.揉眼睛,表达不情愿的做某事。12.说话时手突然向外摆一下—说谎13.说话时,下巴上扬—愤怒。【知识链接】二、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认知理解】(一)区别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不稳定,具有情境性反应强烈,具有冲动性皮下中枢起作用外显性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人类所特有稳定反应较情绪弱大脑皮层中枢作用大内隐性情绪情感(二)联系一方面,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离不开情绪。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又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另一方面,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变化受情感支配,情感的深度决定着情绪表现的强度,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认知理解】【认知理解】三、情绪情感的分类(一)情绪的分类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从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认知理解】1、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漫性。如“人逢喜事精神爽”“山笑水笑人欢乐”“绿水青山带笑颜”“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草木皆兵”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暴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双目怒视,怒发冲冠,咬牙切齿,紧握双拳等;狂喜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极度恐惧、悲痛和愤怒之后,可能导致精神衰竭、晕倒、发呆,甚至出现休克现象。3、应激应激是指人们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应对某种突然事变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认知理解】(二)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2、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时,需要能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人们在智力活动中有新的发现,会产生喜悦的情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认知的兴趣;遇到问题尚未解决时,会产生疑虑、怀疑等都是理智感3、美感人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对祖国的锦绣山河、名胜古迹、艺术珍品、体育竞赛、文艺表演、英雄人物的行为等表示赞美等。【思考练习】1.你有没有试过情绪激动(例如发怒或感到恐惧)?试回想当时你情绪激动时,生理方面有些什么变化?当时你的想法是什么?2.成人有喜怒哀惧,学前儿童是不是和成人一样会有各种情绪反应?3.思考一下在进行下列活动时最能引发出儿童欢欣的情绪?并试着去验证(可通过统计欢笑的次数和时间)(1)玩玩具(2)练习画线条(3)进行大肌肉活动(4)写字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与培养【情境导入】在学前儿童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某班学前儿童平时很遵守纪律。但当有人来检查常规时,一个个就浮起来了:有的追追打打,有的用水撩人,有的互相扮鬼脸、装怪相。老师急的脸红、冒汗,一会儿暗示这个“安静”,一会儿又批评那个“别吵”。而孩子们却好像故意气老师,闹得更厉害了,教室像个乱哄哄的大商场。点评:学前儿童的“人来疯”表明他们的情绪抑制水平还很低,易兴奋,但情绪的控制能力差。所以学前儿童老师不要认为学前儿童有意搞乱,要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引导。【认知理解】一、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动机作用(二)认知作用(三)对学前儿童个性形成的作用(四)对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作用【认知理解】二、学前儿童常见的几种基本情绪(一)快乐首先,因为快乐的笑容是最有效的社会性刺激,是人际关系的一条纽带。其次,快乐与成就感直接联系。儿童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就的喜悦是继续学习和活动的真正动力。第三,快乐使学前儿童感到轻松自如,有益于身体健康。第四,快乐和兴趣的相互补充能支持学前儿童游戏、操作、学习等各项活动。【认知理解】(二)痛苦与悲伤分离被认为是最基本和最普遍引起痛苦的原因。与家庭和亲人分离是最常见的分离。分离是学前儿童不能与亲人交往和表达自己的感受,得不到亲人的同情,有被抛弃之感而引起儿童痛苦的体验。例如学前儿童得知父母离异,自己要和父亲或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强烈的痛苦体验。学前儿童在集体活动中被排斥也会体验痛苦。【认知理解】(三)惧怕※成人切不可以吓唬学前儿童,还要避免把自己的胆怯感染给学前儿童。※成人应该向学前儿童说明引起恐惧的对象和原因,以便减轻学前儿童的恐惧感。※在不可避免的威胁前面,如打针,要帮助学前儿童忍受打针的痛苦而尽量减少恐惧的成分。还要通过解释的方式来帮助学前儿童克服恐惧,如怕黑、怕动物等等。并且要鼓励他们独立地应付这种情景,对惧怕进行抵制而不是退缩。【知识链接】儿童惧怕的事物有哪些美国心理学家的研究,惧怕随年龄的变化而发生如下的变化:1岁时,婴儿对突然发生的巨响、陌生事物或妈妈离去而惧怕。2岁时,惧怕增强了。特别是听到某些声音(如噪音声、雷鸣声等、某些动物的吼声等)看到的某些事物(如高楼、汽车驶近的情景、黑暗等)使婴儿惧怕。3岁后,看到事物中可怕的事物逐渐增多。如生人和老人的面孔,黑暗、动物都会使学前儿童惧怕。夜里父母外出,也会使他们惧怕。4岁后,除了对3岁时惧怕的事物继续害怕外,对听觉的事物的惧怕,又开始增加起来,特别是对警报声感到惧怕。5岁时,已经不大害怕动物,但惧怕受伤或跌倒,对黑暗仍惧怕,特别是雷电交加的雨夜,报警声等。6岁,学前儿童的惧怕心增强了。声音、黑暗、孤独都使学前儿童特别害怕,由于想象力的发展,开始惧怕妖怪等。最近国外研究表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前儿童怕父母离异,怕受虐待等。学前儿童对有些事物的惧怕与日俱增,而对另一些事物的惧怕又是逐年减少。这种状况是与学前儿童的认知发育有密切关系的。【认知理解】(四)愤怒愤怒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出现较早。出生不久就会有愤怒的表现。例如婴儿的生活受阻时,就可唤起愤怒情绪。最早愤怒情绪的表现形式有哭、手足舞动等。随着年龄增长,由于愿望不能达到或与同伴争吵,也常常引起愤怒情绪。三、学前儿童常见的几种情感【认知理解】(一)道德感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小班学前儿童的道德感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的。※中班学前儿童比较明显地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例如,中班学前儿童常常“告状”,就是由道德感激发起来的一种行为。※大班学前儿童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和复杂化。开始形成了如尊敬劳动者、爱家乡等情感体验。在这个年龄,分清好与坏、爱小朋友、爱集体等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稳定性。(二)理智感【认知理解】※同时学前儿童喜爱进行各种智力游戏,或者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活动,如下棋、猜谜语、拼搭大型建筑物等。※学前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栽培。对一般学前儿童来说,5岁左右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在学前儿童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学前儿童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因此有的心理学家把学前儿童期称作“疑问期”。※学前儿童求知欲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认知理解】(三)美感※新生儿已经倾向于注视端正的人脸,而不喜欢五官零乱颠倒的人脸;※学前初期仍然主要是对颜色鲜明的东西、新的衣服鞋袜等产生美
本文标题:推荐-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26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