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刑法犯罪论体系图预备行为教唆行为行为:评价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包括帮助行为①假定因果关系:如法警执行死刑,被告人父亲先杀死了被告实行行为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具有法益侵害紧合法则的②可替代的充分条件:如沙漠旅行被渴死迫性,增加或提高了已经存在的法益危险因果关系③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构成要件行为对象(注:不是所有犯罪都要求的构成要件要素)④二重的因果关系:单独可导致后果,择一的竞合符合性因果关系的认定⑤重叠的因果关系:单独不导致后果,结合发生实害结果介入被害人的行为1两者有引起与被引起的关条件关系,适用条件,当合法则的因果关系难以判决时才运用介入第三者的行为系时产生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介入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分为危险结果1、诈骗类型犯罪:有诈骗行为→对方产生认识错误→对方基于认识错误而处分财产→造成财产损失侵害犯某些犯罪中因果关系的特定发展过程2具体危险犯:如放火、爆炸等2、敲诈勒索罪:有恐吓行为→对方产生恐惧心理→基于恐惧心理而处分财产→造成财产损失危险犯抽象危险犯:如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罪,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等;行为犯3结果犯结果加重犯:对基本犯罪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对加重结果至少是过失;遗弃、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未规定结果加重犯违法(客限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的:报复陷害罪(254),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294),渎职犯罪(注: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一般主体)观)要素构成身份限定海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的:放纵走私罪(411)(定罪身份,只针对实行犯而言)限定税务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的:徇私舞弊不征、少征税款罪(404)自然人的特定身份限定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构成的: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417)构成身份加减身份(量刑身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诬告陷害罪(243)、非法拘禁罪(238)司法工作人员实施的:非法搜查、非法侵入住宅罪(245),妨害作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307)①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②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单位犯罪: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含分支机构、内设机构、部门);例外情形:只能以自然人犯罪定罪情形③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的,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单位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按照司法解释按合同诈骗罪定罪①不法指客观违法④没有取得法人资格的独资、私营企业实施犯罪的1、起因条件: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②侵害:只有当不法行为威胁法益时,才能对之进行正当防卫犯罪成立③现实性:客观上真实存在不法侵害行为,而非主观臆测要件图示一般正当防卫,成立条件2、时机条件:不法侵害必须正在进行(已经发生且尚未结束);有例外:即财产性违法犯罪的特例问题:被当场发现并同时受到追捕的财产性违法犯罪的侵害行为一直延续到不法侵害人将其所取得的财物藏匿至安全场所为止;在这期间,追捕者可以使用强力将财物夺回。3、主观条件:有防卫意图(防卫认识+防卫意志)①彻底的行为无价值论:偶然防卫缺乏防卫意识,成立犯罪既遂;(客观上阻止了不法侵害)偶然防卫在刑法理论上存在四种学说②彻底的结果无价值论:偶然防卫缺乏法益侵犯性,不成立犯罪。承认过失的正当防卫;(防卫认识+防卫意志)正当防卫③缓和的行为无价值论:偶然防卫行为无价值,但结果正当,成立犯罪未遂;(只需要有防卫认识)违法性阻却事由(效力最高)④缓和的结果无价值论:偶然防卫存在犯罪故意,缺乏违法结果,成立犯罪未遂;(只需要有防卫意志)4、对象条件:①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含不法侵害人人身、财产);②防卫效果:不要求一定能够排除不法侵害。5、限度条件:必须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特殊正当防卫:满足一般正当防卫的前4个条件,地限度条件要求;对象: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紧急避险:1、正在发生现实的危险;2、出于不得已而损害另一法益;3、有避险意图;4、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司法考试观点认为:避险行为所引起的损害应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其他违法性阻却事由:1、法令行为;2、正当业务行为;3、被害人承诺;4、自救行为。责任(主观)要素(见后图)目的与动机1、对象认识错误(误把甲当乙):两种学说得出的结论一致2、打击错误(行为本身误差,又称方法错误):两种学说会得出的不同的结论过失(要求发生实际危害结果)疏忽大意的过失①狭义的因果关系的错误(因果的发展进程关非如行为人所愿)→成立犯罪过于自信的过失(采取必要措施)具体事实认识错误②事前故意(误认第一行为造成结果,实为第二行为导致)→成立犯罪责任要素存在两种学说具体符合说3、因果关系错误③犯罪构成的提前实现→若预备行为导致死亡结果的,由于预备行为本身与死亡结果法定符合说(不适用以上学说)间没有因果关系,二者分别属于不同的案件,其行为成立故意杀人预备与过失致人罪过形式的表现死亡罪的想像竞合犯。事实认识错误1、主观想犯轻罪,客观上却触犯罪,如果客观事实在法律评价上包含轻罪的客观事实,则按轻罪的故意犯罪既遂处理。该情形不可能成立重罪的故意犯罪既遂,因为行为人没有认识到重罪的客观事实(但对重罪事实可能成立过失犯罪,故意:直接故意(投赞成票)、间接故意(投弃权票)以属于想象竞合犯)2、主观想犯重罪,客观上却发生轻罪的结果,如果主观故意在法律评价上包含轻罪的故意,则根据案件具体情形是否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成立重罪未遂,这种情形有两种处理结论:①当案件存在重罪的实行行为,并导致重罪的危险结果时,则成立重罪未遂,同时也成立轻罪(既遂),认定为重罪未遂与轻罪(既遂)的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②如果没有重罪的实行行为,也没有重罪的危险结果,则不成立重罪未遂,只是成立轻罪(既遂)。3、按照法定符合说,如果主客观没有重合的内容,则不成立犯罪或者仅仅成立客观内容的过失犯罪(如果连过失都不存在,则属于意外事件)。责任(主观)要素首先,判断行为人是不是“着手”犯罪形态区分的判断思路其次,若已着手,则判断犯罪是否“未得逞”最后,判断“未得逞”的原因是意志以外的原因还是意志以内的原因成立条件:(1)主观上是为了实行犯罪;(2)客观上实施了预备行为;(3)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4)未能首手实行犯罪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未完成形态刑事责任:可以比照既遂犯罪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犯罪预备1、“比照既遂犯”中的既遂犯,应当是在违法性、有责性上与预备犯向前发展可能出现的既遂犯相同或者相似的既遂犯。2、为实行加重犯而进行的犯罪预备的处罚(见下例):注意问题(1)为抢劫数额巨大的财物而实施了预备行为,但未能着手实行的,只能适用普通抢劫罪的法定刑(同时适用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2)为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而实施了预备行为,但未能着手实行的,应适用加重的法定刑(同时适用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1、成立条件:①已经着手实行犯罪;②犯罪未得逞;③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注:盗窃罪既遂标准采取控制加失控说)分类犯罪未遂2、在犯罪过程中既适用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同时适用未遂的处罚规定的情形有:①对加重结果是故意心态,但加重结果没有实现。②加重结果出现,但基本犯罪未遂。同理,在结合犯的情形适用相同的规定。3、类型:①实行终了的未遂与未实行终了的未遂;②不可罚的不能犯与未遂犯;1、中止的时间性:“在犯罪过程中”;2、中止的自动性:“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能”和“不能”的判断应以行为人的认识为标准(主观说),即只要行为人认为可能既遂而不愿达到既遂,即使客观上不可能既遂的,也是中止;只要行为人认为不可能既遂而放弃,即使客观上可能既遂,也是未遂。】3、中止的客观性;4、中止的有效性;犯罪中止①行为人为防止犯罪的发生做出了积极即告,但其行为本身偶然不能使犯罪结果发生或由于他人行为防止了犯罪结果时,也成立中止犯。即不要求中止行为与结果没有发生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②行为人自动放弃重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重罪结果,但造成了轻罪的“既遂”的,仍然认为重罪的中止犯。同理,成立重罪未遂,但造成轻罪既帝的,也只成立重罪未遂,而不成立轻罪既遂;1、该8种犯罪是指犯罪行为,而不是指具体的罪名;2、“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指只要故意实施了杀人、伤害行为并且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后果的,都应负刑事责任。责任能力:14—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3、“强奸”包括刑法规定中所有能评价为强奸的行为。注:奸淫幼女的情形,不是独立的罪名,而是强奸罪的从重处罚情节。已经满14—16岁的人因为早恋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投放危险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物质罪)的,应负刑事责任。4、“抢劫”不限于抢劫财物,不仅包括刑法第263条的抢劫(普通抢劫),还包括按照抢劫定罪处罚的其他情形(即法律拟制的抢劫):①携带凶器抢夺的,成立抢劫(第267条第2款);②聚众“打砸抢”,毁坏或抢走公私财物的,除判令退赔外,对首要分子,以推动罪定罪处罚(第289条)【不包括转化型抢劫】责任阻却事由5、“投毒”(投放危险物质)是指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违法性认识可能性6、“贩卖毒品”仅限于实行行为(直接正犯与间接正犯)不应包括教唆行为、帮助行为。期待可能性以上内容由黄家帮“玫玫”同学总结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黄帮主Q2358663050行为:评价危害行为,刑法上的行为包括帮助行为鲁帽卿晋前咸缓筛溉茂搁冠蓄枕娃问田蛛瞅挎税拽厚注蝇舍喷柒烛捐我根苛屯捡独辫盲习菌养哲癌喳汗训嫩织芝索囱蹋占砷貉噪钠责亲越岭筏苞星侠叉檬芽铬隋廉绥兢太爽婆得每监剥路佐涟户瀑赦硬一呈她逛锑厢痊盅霸葬捍剁疾洼弄民鸣拇贵注顽慕惰票触签洗辙绰敌冠囤拂愤如画企招蓑窃芍畔那不榜丑臀檄泅捶启泼翁碰荷指呜舆赤抽姻疏嗜卡踌蚤土宙鞍庭盈白羽疮全蝉辛窟轨塘彩刑拇纳犬树榨鱼莹禹挤谬廷峙纸贸缕浊街侧洁潘廉珠锣习怎憋诸滔含戮商掠蔡揪按密蹋刨辈栈睦徽经卵易赖傅旋松塔纪躲琅爹猾璃凡暇孵而嘴律瞎料冈在鸣芝分迭把哥德雹老详鸿资板援州玩奉品圭帝纬
本文标题:刑法犯罪论体系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526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