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运动训练学山西师大体育学院(本科)第一章运动训练学概论一、运动训练学定义定义: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如何理解训练学的综合性?–如何理解训练学的应用性?“应用性”不仅是运动实践提出的要求,也是运动训练学自身具有连接运动基础学科与运动实践媒介作用的充分体现。作为一门应用学科,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只有更加贴近实践,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解决那些与提高运动成绩相关的问题,学科才会有发展,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运动训练学的“实用性”要求其理论研究必需围绕运动训练的实际问题,针对性要强。二.运动训练学的缘起和发展(1)形成时期在众多的体育科学中,训练学的创建较晚。根据德国的卡尔(Carl,1983)的研究,训练学是在竞技项目单项训练理论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开的。早期的训练学雏形首先产生于田径、游泳等体能类项目中。因为这些项目首先开始进行长期的不间断训练,而且它们拥有多个单项,与其它项目相比,对训练方法的普遍性、共性和长期的计划性要求相对更高。1930年,德国的克律梅尔(Kruemmel)在其在《田径》一书中就提出了“一般练习指导”的概念。1937年,霍克(Hoke)和施密特(Schmidt)出版了从宏观理论方面概括田径训练规律的专著《田径训练法基础》。格施勒(Gerschler)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就开始在田径中长跑训练中运用“间歇训练”的方法。1947年,美国的鲍尔(Bohr)将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划分成不同年龄组,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分别采用不同训练方法和手段,开创了系统训练的先河。可见,田径、游泳等项目在逐渐形成自己的专项训练体系的同时,为一般训练学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训练学在苏联也初步形成。苏联和东德在训练学领域开始多种形式的合作研究,其中,以莫斯科中央体院、体科所和莱比锡体育学院的合作研究最为突出。这种合作的结果不仅开拓了训练学的研究范围,而且促进训练学在整个东欧国家的开展。另一方面,奥地利的珀考泊(Prokop)等和罗斯奈(Roessner)分别于1959年和1960年出版了《体育中的成就》,它们是该国最早的训练学专著。至此,训练学开始在东欧和西欧的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迅速发展起来。对训练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东德。当时东德莱比锡体育学院教练员系的教师根据该系培训来自不同专项教练员的教学任务开始探索和总结对各专项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一般训练学理论,并首先在教练员系将其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课程开设。1955年末—1956年初,训练学被扩展成为所有运动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1957年,东德的哈雷(Harre)等人出版了第一本训练学专著《一般训练和竞赛学导论》,这标志着训练学从此作为一门以运动训练规律和行为为研究对象、具有完整和独立理论体系的体育专业学科。(2)发展时期1964年,东德的哈雷在原基础上对《一般训练和竞赛学导论》做了修改和补充,使其成为更加完善的训练学专著。与此同时,东德和苏联一些学者对竞技运动的训练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验研究。如东德海廷戈尔(Hettinger,1968)的“等长力量训练”研究、苏联马特维耶夫(Matwejew,1965)的“训练周期”理论。这些研究均对以后训练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马特维耶夫的“训练周期”理论对训练实践的指导意义及其对训练学自身的发展的贡献远远超出了苏联的范围,被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的训练学所引用,成为训练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初,对运动训练方法和规律的研究也引起了当时西德体育学者的重视。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当属莱恩戴尔(Reindell)等人对“间歇训练法”的研究。他们在“间歇训练法”的创始人格施勒研究的基础上,对该训练法进行了实验和总结,使之在理论上更加完善,成为一个对田径中长距离项目的训练以及成绩提高具有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的训练方法。1977年,马丁(Martin)对运动训练的经验和理论进行了总结,出版了西德第一部训练学专著《训练学基础》。西德体育最高学府科隆德国体育大学于1979年组建了“一般训练学与体育教育法研究所”,(1980年改为“一般训练学研究所”,1985年又改为“运动与训练学研究所”),训练学开始成为大学本科教学的一门独立课程。随后该学科在西德的发展可谓是硕果累累,相继出现了诸如葛欧瑟(Grosser)、卡尔和莱奈尔兹(Lehnertz)等欧洲和世界知名学者。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训练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苏联的马特维耶夫和普拉托诺夫(Platonov)相继出版了《运动训练基础》(1981)和《现代运动训练》(1980),德国的威奈克(Weineck)出版了《最优化训练》(1980),它们不仅丰富了训练学理论,而且推动了训练学学科的发展。1983年,我国出版了第一本《运动训练学》。随后,北京体育大学过家兴等编写了《运动训练学》专业教材。1988年田麦久、武福全主编的《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训练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20世纪80末—90年代初期间,我国训练学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局面。田麦久、过家兴、徐本力、董国珍、茅鹏等我国知名学者相继出版了多部有影响的训练学专著。同时,德国和苏联的一部分优秀训练学专著先后被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表,如葛欧瑟的《运动训练学》、哈雷的《训练学》、普拉托诺夫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和比勒(Buehrle)等的《现代力量训练法》等等,它们对我国训练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3)变革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竞技体育的国际化、职业化和商业化,运动训练学在发展的同时也开始对一些传统的训练理论和观点提出了质疑与挑战。尤其是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放缓,人们对训练学原有的部分理论与现代训练和竞赛实际之间的不适应现象,产生了怀疑,对传统的训练理论进行必要的验证、变革并建立与之更加客观、科学和实用的训练理论体系已成为训练学界刻不容缓的任务。在德国,马丁.卡尔和莱奈尔合著的《训练学手册》(1993)一书,汇集了大量的新的训练理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基础课学的科研成果和数据资料,与以往的训练学相比,它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对诸如“训练周期”、“生物适应原理”、“力量训练”、以及“训练的控制与检测”等近年训练学的热点问题均进行了深入的论述。1997年,施纳伯(Schnabel)、哈雷和博德(Borde)等原东德莱比锡体育学院的学者出版的《训练学》,向我们展现了全新的学科概念与范畴,提出以“训练科学”取代目前沿用的“训练学”,主张学科应分为“运动能力”、“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三大内容,同时,还强调对现有训练学中的经验成分进行科学验证,使其上升为科学的训练理论。在俄罗斯,训练学是在激烈的学术争论中不断发展的。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原苏联就已经展开了一场围绕着马特维耶夫经典的“训练周期”理论的论战,以波伊库(Boiko)和维尔霍山斯基(Verchoshanski)为首的学者对马氏理论的应用范围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该理论已不能适应当代高水平运动员竞赛和训练的要求,导致许多运动员在成绩进入高水平阶段之后,由于其在训练的指导思想以及具体的方法手段上违背了“生物适应”原理,致使运动成绩长期徘徊和停滞,不能达到世界顶级水准。对此,他们提出了新的“单元”训练模式和“负荷跳跃式转变”理论。该理论以具体训练实践数据为依据,从生物适应理论的角度对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周期性安排进行了详尽阐述。这些争论活跃了训练学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训练学理论。在中国,在引进和逐渐消化东欧的运动训练理学过程,广大的学者们也开始思考与验证其原有理论与中国运动训练实践相适应的科学性,提出和创建了较有影响的运动训练理论专著。其中田麦久与他的同事构筑的“项群训练理论,填补和丰富了运动训练理论体系;谢亚龙、王汝英的“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从剖析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入手,揭示和把握制胜因素的规律;刘建和等《运动竞赛学》首次将运动竞赛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探讨其内地的规定性,为运动竞赛的理论体系的形成开创了先河。国际运动训练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格局欧洲俄罗斯德国乌克兰亚洲中国系统、宏观北美洲澳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具体、实用欧亚学派美澳学派(4)发展趋势训练学三个层次的理论是以发展运动员的竟技能力、提高专项运动成绩为目的,从不同的层面上(各运动项目、同类运动项目、单个运动项目)研究运动训练过程的规律、相应的原则和有效的方法,并作用到训练实践中。由此可见,训练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应符合运动训练发展规律的需要,并能满足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的需要,这是衡量训练学理论科学性和应用性的重要标志。“科学性”是近年来高科技理论与技术对竞技体育渗透和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及竞赛竞争日趋激烈的必然结果,也是运动训练学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运动训练如何才能体现这种科学性:其一.运动训练学的内容,尤其是其中一些具有指导意义的概念、观点和理论,应该建立在大量的试验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并经过训练实践的反复检验。其二.对运动训练学中部分带有经验成分的内容尽可能地进行科学论证,使其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对于目前尚不能给予科学解释的经验内容均加以必要的阐明,因为这些来自训练实践的经验或多或少都带有主观和个体的色彩。其三.及时将运动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引进或借鉴到运动训练学理论中。其四.通过实验研究而获得的评价竞技能力的量化标准,逐渐代替那些以经验判断为主的检查评定方法。三、运动训练理论体系(一)层次体系专项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过程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项群理论是研究和阐明训练过程中具有共同特点的项目群组训练规律的理论体系。专项训练理论是研究阐明专项训练规律的理论体系。三者之间的关系(二)、训练学研究的内容体系训练目标训练原则能力训练训练方法训练计划三、学习运动训练学的意义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系统掌握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运用所学训练学知识,分析解决训练实践中的各种问题二、竞技体育的产生竞技体育产生的基本过程–生存、宗教、军事、健身、审美。–Play,Game,Sport.形成的基本动因:–生物学因素–个性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三、竞技体育的发展古代奥运与现代奥运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运动竞技水平及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四、现代竞技体育的构成(重点)运动管理运动竞赛运动训练运动选材五、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了解)竞争性规范性公平性集群性公开性娱乐性六、竞技体育的意义(了解)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振奋民族精神教育中培养人的作用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国家间的往来促进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竞技体育的现代社会价值第二节运动训练一、运动训练的定义运动训练(狭义)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运动员的参与下,为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广义)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所作准备的全过程。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关系定义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所起作用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主体,竞赛是运动训练的最终结果相互依存关系竞赛是运动训练的一种形式或手段合理安排比赛和训练二、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目的是提高竞技能力。任务–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自我训练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三、运动训练的特点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子能力的互补性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现代科技的全面性和导向性短跑项目的速度训练可能大多数在跑道上进行,内容主要是较短的距离的冲刺跑。而刘翔在跑道进行的速度训练并不多,特别是较短距离采用不多,进行较多的是100-120米跑。我认为速度并不主要是在跑道上跑出来的,更多地是靠平时的专门
本文标题:运动训练学(本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5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