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第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概述一、为什么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一)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发现的问题儿童多了:学习障碍、网瘾少年等)(二)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支点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目标才得以实现。只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离不开父母的照顾??)(三)以班级心理辅导方式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逐渐成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符合现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型和教育型模式。另一方面它还弥补了学校,尤其是中小学缺乏心理学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弱点。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涵定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为主线,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择业辅导为主要内容,通过情景体验、角色扮演、讨论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系列辅导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观念,树立理性的价值观,增强其情绪调控能力和耐挫能力,具有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活动课程。在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有不同的称谓:“学校心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心理素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目前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新增加的,如同一般学科课程一样,主要是向学生讲授心理学知识。×另一种观点认为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问题而开展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把辅导内容局限于学生的问题。√第三是观点认为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以正面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辅导目标重在发展、预防。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和一般学科课程的区别(一)内容不同(知识传授/感受)(二)形式不同(讲授/活动)(三)师生关系不同(权威/新型:民主平等)(四)评价的方法不同(考试/问卷等综合评价)(五)心理机制不同(认知过程/感受体验过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特点(一)形式的活动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会,去感悟,它不同于传授和说教。(二)结构的开放性:它集中体现在活动目标的开放、活动内容的开放、活动时间的开放、活动空间的开放、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开放五个方面。(三)训练的系统性:学科课程的系统性指学科知识内在的逻辑的系统性。(四)学生的主体性: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活动中能充分发挥其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咨询过程中不访不咨询)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定位心理健康教育课定位于活动课程。为什么?心理学认为,人的感受和体验产生于人的活动。通过活动,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引起学生相应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实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怎么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生动活泼、轻松愉快,让学生尽情倾诉,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体验,从中感受、领悟,自我心理调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做好心理品质教育的同时,突出品格修养的教育;高中以体验和调适为主,并提倡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服务的紧密配合。第二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设计熟悉学生明晰辅导理念选择辅导主题确立辅导目标理清辅导思路选择活动与方法时空规划确立效果评估策略一、明晰辅导理念辅导理念是辅导教师设计班级辅导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设计指南,它反映了辅导教师对组织某一次辅导活动的理性思考,它侧重于表述辅导教师对辅导主题的理解和把握。辅导理念是设计行为的指南和导向。它是辅导目标设置、辅导内容安排、辅导形式选择、辅导过程组织的依据。辅导目标为何这样设置,不那样设置?辅导内容为什么安排这几块,不安排别的?辅导形式又为何如此选择?这些都是受设计理念引导和制约的。(活动设计的理论基础,从思想上要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注意的问题:很多人只是为活动而活动,不考虑辅导理念的活动是危险的。辅导理念可从三个层面去设计:⑴对辅导主题在理论上的辨析。即弄清楚这些理论的基本含义——基本概念、理论的合理性适用性等。⑵确定辅导主题的针对性是什么?也就是学生在这一问题上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倾向是什么?这个问题要从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中去找依据:年龄特征、班级实际——问题、空间。⑶实施辅导主题要达到的目的或产生的意义是什么?(意义:当前、长远)辅导理念举例1在现有条件下,人难以增加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厚度,提高生命的质量。而要增加生命的厚度,学会积极思维(凡事爱从积极方面看问题的思维模式),抛弃消极思维(凡事爱从消极方面看问题的思维模式)是很重要的。一个人拥有哪一种思维模式,这与其他个性特征的形成过程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积极思维、消极思维都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自然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起着奠基的作用。为此在小学心理辅导课中教会学生从积极方面看问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辅导理念举例2快乐是一种能力。快乐能力主要由稳定的个性特征和快乐的方法构成。而人生态度乐观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思维模式,形成积极思维模式者,其人生态度是往往是积极乐观的,形成消极思维模式者,其人生态度是消极悲观的。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自然对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模式起着奠基的作用。为此在小学心理辅导课中教会学生从积极方面看问题,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一生的幸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节课的主题确定为: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辅导理念构想中的常见问题1)先有设计再有理念—成为摆设,失去应有作用常常是先设计再凑理念、抄理念。这种老师其实自己也不清楚指导课堂设计的理念到底是什么,或者说脑中根本无理念,设计课堂教学只是跟着感觉走,或盲目模仿别人的课堂教学设计。结果或似是而非,或冗长不得要领)。正确做法应是先有理念,再有设计,且理念是自始至终支配和指导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行为。2)抄大段的理论有必要的理论阐述即可。(与设计照应关系不密切的不要,可有可无的不要。)二、选择辅导主题(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留守儿童关爱”也可以设计一些与其自身特点相一致的活动主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1.智能方面-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2.情绪方面-乐观的人生态度、情绪的调节(良好情绪培养和不良情绪的消除)、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等。3.意志方面-自主独立性、勇敢坚强性、坚持性、责任心、敢于接受困难和挫折的挑战等。4.学习方面-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5.社会方面-认识和接受现实、乐于交往、适应环境、正确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等。(三)不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内容,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理解为什么设置这样的目标?)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初中各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高中各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1、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2、要深入研究社会、家庭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和要求。例:深圳市罗湖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引小学阶段:提高小学生对校园生活、学习生活的适应力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学习与自我)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爱学、会学、富有创造性,个性全面发展,能够适应学校、社会的要求,完善自我。以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调试、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人格塑造为主要内容。(自我与人际关系)高中阶段:培养群体意识、与人合作的能力、考试焦虑调试、升学及就业辅导、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为主要内容。(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四)确定适合自己教学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三、确立辅导目标辅导目标是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后应达到的学习结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目标确定的原则1.超前的社会适应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可操作性原则总目标——主题单元目标——小单元目标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具体目标: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主题单元目标小单元目标我是谁?认识并悦纳自我我的优点与自我欣赏我的缺点与自我改善自尊与自信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什么样的人令人喜欢学会交往什么样的人令人讨厌如何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人际交往的方法与技巧1)认知目标:掌握有关的心理现象及变化规律,了解和熟悉基本的操作技能。2)态度和情感目标:对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态度与情感。如关注、尊重、理解、体谅、善良、同情、公正、民主、积极、主动等。3)能力与问题解决目标:运用有关知识和经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繁杂现象中善于认识其本质特征并作出正确的选择。包括运用收集资料、开展调查、讨论交流、展开辩论等方法技能。小单元目标的设计例1:三年级目标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班队活动中善与更多的同学交往,萌发集体意识、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内容(乐学)1、头脑越练越聪明(动脑习惯)2、智斗难题真快乐(挑战难题)3、情绪气象台(认识情绪)4、让自己更快乐(调节情绪)5、让我也来“露一手”(自信心)6、当小朋友难过的时候(学会关心)7、愉快的假日生活(学会休闲)例2:四年级目标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有集体荣誉感,勤于思考,不甘落后。内容(自信)1、开放自己、表露自己(开朗心态)2、让大家喜欢我、需要我(期望自我)3、同学进步我高兴(排除嫉妒情绪)4、巧学苦练无难题(学习方法)5、集体成败牵我心(集体意识)6、“绝招”大比示(表现自我)7、再也不说“我不行”(排除自卑)例3:初一:学会控制、调整情绪、情绪稳定、遇到矛盾能自我控制,有驾驭自己感情的能力及青春期教育。1、性心理教育(异性同学交往指导、早恋心态及调试)2、情绪调节3、控制能力4、异性交往例4:初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和父母、教师、同学的关系1、与教师的关系(如我不喜欢的教师,我还要听
本文标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5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