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 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第1阶段练习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第一章至第二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根据中国青年、少年、儿童工作在体制上的划分,0~5岁主要由在各地()设立的专门的儿童工作部门来负责。A、共青团组织B、妇联组织C、工会组织D、民政部门2、儿童社会工作的对象是儿童,但它的意义却在于()。A家庭B社区C社会D学校3、()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A、青少年咨询B、青少年辅导C、青少年社会工作D、青少年服务4、心理风暴期主要指的是()。A、婴儿期B、幼儿期C、青少年期D、成年期5、艾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A、社会环境因素B、历史因素C、现代化因素D、教育因素6、艾里克森认为,儿童中期的主要冲突是()。A、信任对不信任B、主动对内疚C、勤奋对自卑D、自主对羞怯怀疑7、按照(),当青少年具有应付社会与生活问题的能力,并受到社会认可时,就结束青少年期进入成人阶段。A、生理观点B、心理观点C、社会学观点D、法律观点8、青少年在发展阶段对别人的评价特别敏感,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是把()放在第一位。A、尊重B、接纳与关爱C、个别化D、保密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关于广义的儿童社会工作,正确的论述是()。A、工作对象是所有的儿童群体B、是一种事后补救性的工作C、已逐渐成为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D、是指社会的方方面面,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所采取的一切措施2、从生理发展的角度,青少年处于青春发育期,其特点表现为()。A、依恋状态B、体格方面出现急剧变化C、大脑和神经系统高度发达D、性成熟3、按照法律的观点,各国对青少年年龄有着不同的规定。在我国,()规定,未满18周岁的男女为未成年人。A、《宪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最高人民法院公报》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儿童期有着与其他年龄阶段不同的独特特点,具体包括()A、基础性B、发展性C、稳定性D、未来性5、自闭症具有()特点。A、孤独离群B、语言发展正常C、行为单调刻板D、情感冷淡6、儿童语言获得的途径有()。A、模仿B、有先天获得语言的能力,不需要后天训练C、后天的训练及强化D、在语言交往中逐渐学习的7、下列()属于自我防御机制。A、退行B、攻击C、嫉妒D、升华作用8、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A、超我B、本我C、意识D、自我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婴幼儿期的语言发展包括语言发展的准备阶段,()和()。2、性别认知的发展包括()和()。3、对于儿童恐惧,我们采用的治疗对策是()和()。4、弗洛伊德认为,()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体现着恨和破坏的力量,使人们产生攻击性冲动。5、儿童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是按照三条法则进行的,一是头尾法则,一是(),一是()。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依恋2、意识3、转移作用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婴幼儿在情感上形成的依恋对其以后的成长有什么影响?2、对于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你如何评价?3、儿童中期是适应小学生活的关键期,父母的职责是什么?4、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请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附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B2、C3、C4、C5、A6、C7、C8、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1、A.C.D.2、B.C.D.3、A.B.D.4、A.B.D.5、A.C.D6、A.C.D7、A.D.8、A.B.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语言发展的理解阶段,语言发展的表达阶段2、性别的认同,性别角色的认同3、循序渐进,告诉真相4、生的本能,死的本能5、近远原则,粗细原则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依恋:是婴幼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这个人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别的抚养者或与婴儿联系密切的人,如家庭其他成员。依恋主要表现为啼哭、笑、喊叫、身体偎依和跟随等行为。2、意识:人以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过程为基础的系统整体对自己身心状态与外界环境的变化的觉知。它具有觉知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制约性。3、转移作用:用另外的对象来替代自己原有的冲动对象。五、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答:依恋的生物功能是维持生存,心理功能是获得安慰与安全感,有助于培养婴儿的信任感,积极的探索能力,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答: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论强调人格形成与儿童早期经验有关,与父母对儿童的教养态度有关,有积极意义。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来自临床的观察和经验,缺乏实验的支持与客观验证,而他把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归结于性本能,受到了批评。3、答:(1)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生活:激发孩子喜爱学校的感情;告诉孩子上小学的学习要求、纪律要求、生活习惯要求等;正确对待孩子的变化;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的群体生活。(2)摆正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3)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4)创建学习型家庭(5)提倡赏识教育,但也要合理地运用惩罚(6)放手让孩子体验4、答:感觉统合训练是指运用一定的辅助器材提供种种感觉刺激,以促进感觉输入的处理过程和脑的统整功能,改善自闭症状行为。六、论述题(本题共1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答: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1)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2)能区分自己与外界客体,逐渐了解动作与动作效果之间的关系(3)逐渐形成客体永久性观念,即使物体不在眼前(如被物遮住),他也知道仍然存在。这个阶段是智慧的萌芽时期。2、前运算阶段(2岁~7岁)(1)能用表象和言语来表征内心世界或外界事物(2)思维的形象性和直觉性(3)自我中心性(4)思维是非守恒性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1)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出现了逻辑思维,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但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缺乏抽象性。(2)形成了守恒性(3)逐渐掌握群集运算的能力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1)不再依靠具体事物来运算,而能对抽象的和表征的材料进行逻辑运算。(2)能够提出和检验假设,能监控和内省自己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抽象思维。
本文标题: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第1阶段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5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