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论齐美尔的时尚观作者:孙沛东,SUNPei-dong作者单位: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上海,200444刊名: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OFNORTHWEST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年,卷(期):2008,45(6)被引用次数:0次参考文献(26条)1.王宁消费的欲望20052.Spencer,HerbertthePrinciplesofSociology18793.Spencer,HerbertMannersandFashion18914.凡勃伦有闲阶级论20025.Tarde,GabrielTheLawsofImitation19036.齐美尔.刘小枫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20007.齐美尔时尚的哲学20038.SimmelGFashion1957(06)9.Simmel,GeorgFashion200310.Blumer,HerbertFashion196911.Blumer,HerbertFashionMovements200312.罗兰·巴特.敖军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200013.Bourdieu,PierreDistinction:ASocialCritiqueoftheJudgmentofTaste198414.让·波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消费社会200115.Benveuto,SergioFashion:GeorgSimmel200016.樊宝英论齐美尔的审美文化思想[期刊论文]-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3)17.Field,GeorgeATheStatusFloatPhenomenon:TheupwardDiffusionofInnovation1970(04)18.Blumberg,PaulTheDeclineandFalloftheStatusSymbol:SomeThoughtsonStatusinaPost-industrialSociety1974(21)19.Polhemus,TTheStreetStyle199420.柯林·坎贝尔求新的渴望200321.King,CharlesWFashionAdoption:ARebuttaltothe‘TrickleDown'Theory196322.Braham,PFashion:UnpackingaCulturalProduction199723.Goffman,ErvingSymbolsofClassStatus1951(04)24.Bell,QuentinOnHumanFinery197625.McCracken,GrantDTheTrickle-DownTheoryRehabilitated198526.Kaiser,Susan服装社会心理学2000相似文献(10条)1.学位论文莫国芳对消费时尚从现代到后现代的比较研究2005消费已不仅仅是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消费文化。本文尝试探讨消费与文化在今天之所以休戚相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时尚与传媒的引导。总的看来对时尚文化的研究的落脚点往往落在对具体客观的时尚文化现象的释义。而透过时尚缤纷的现象,把时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其文化本质,是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撰写《时尚的哲学》一文的初衷。该书从社会学的角度,以片断社会现象为对象,纵观时尚文化形成的缘由和本质,将人们的目光从通常对时尚文化单个现象的释义转移到时尚的整体性研究上来。时尚文化研究也是齐美尔研究现代性的重要对象,因为在他看来时尚是消费文化的表达形式之一,也是最能体现现代性的诸方面之一。然而,与他的其它著作相比《时尚的哲学》在今天研究齐美尔的学者中似乎没能引起太大的注意,而这一小册子哪怕在今天的消费时尚文化研究中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因为后来的研究很多都直接或间接地呼应齐美尔早先给出的现代性时尚的本质。在后现代条件下,消费文化和大众传媒成为当今西方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齐美尔的研究已经不足以用来揭示后现代时尚的发展。2.期刊论文杨向荣.曾莹.YANGXiang-rong.ZENGYing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齐美尔的时尚理论-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2(5)时尚具有从众性、区分性和转瞬即逝性三个特点.现代生活的碎片化和单一性带来个体的无聊与空虚,使现代人在现代社会中无所适从,找不到归家的感觉,而对时尚的追逐能不断破坏现代个体的常备反应,使个体从迟钝麻木中惊醒过来.为了拒绝日常生活的平淡与庸俗,现代人就不得不远离日常生活,站在日常生活的对立面,努力扩大自我与客体的距离来实现对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3.期刊论文洪星球齐美尔:忧郁的栖居者——从《时尚的哲学》等管窥齐美尔思想-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5)齐美尔对现代社会进行入微的细致考察,他不断游离的视点,片段性的思考,徘徊在主流思想之外的精妙思辨,都是后来者潜心研究的对象.而对于齐美尔来说,这种特异的思想,特异的视点,特异的论述,是否也是一种不得不栖居的外壳呢?本文粗浅地从这个角度试图接近齐美尔的思想内在.4.学位论文于明晖现代性视域中的齐美尔文化美学2007齐美尔对文化的分析建基于生命哲学,并从未脱离现代性视域。本文从美学的视角切入,把齐美尔作为一个文化美学家来研究,以货币哲学和生命哲学为着眼点,以齐美尔的现代性的诊断为宏观背景,透过齐美尔的看似断篇残简的零散叙述,试图对齐美尔文化美学思想轮廓作整体性勾勒,并择取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碎片作微观分析。无论从广义上日常生活中的审美文化现象,还是狭义上艺术的审美特质,都体现着他思想的涵盖之广博和论析之精深。,一百多年前他对现代性文化的独到分析依然令后世无可企及,他的美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依然有巨大的言说的空间,对都市现代人的审美化生存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引言部分首先通过对齐美尔的生平、齐美尔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角度和思路等内容的介绍。从生不逢时的命运遭际,冒险的原创性思想,独特的运思方式和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洞悉一切的睿智,悲天悯人的情怀和寂静忧郁的气质等方面对齐美尔的形象作了粗线条勾勒。正文以五大部分来论述齐美尔文化美学。第一章通过论述货币经济所引起的物化对文化衰败的外在影响,以及生命冲动要突破形式束缚对主客观文化的分离格局形成的内在作用,把货币哲学置于生命哲学的框架下来认识,并把生命形式冲突的思想视为齐美尔文化现代性思想的终极动力和文化美学理论产生的理论前设。第二章采用逐级递进式,从物化、主客观文化的背离、文化悲剧、距离四个方面阐述齐美尔美学思想的丰富内涵,这也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第三章专论日常生活和日常文化中的审美现代性,主要选取时尚、冒险等一系列碎片式审美文化现象,展开个案研究,力求从多侧面、多角度展示其思想内涵。第四章从艺术的本质、艺术品的现代命运、现代主义艺术三方面专论狭义艺术活动中的审美现代性。第五章从社会经济制度变化引起的目的和手段的颠倒以及都市生活风格变迁产生的心性体验重构两方面来呈现齐美尔宏阔的现代性视域,站在后现代语境下,归纳齐美尔现代性理论的基本思想,重新审视齐美尔文化美学的现代性意涵。余论部分主要对齐美尔的现代性理论和文化美学理论的学术个性和历史地位的分析,从学界影响和当代价值以及对个人生存的启迪意义来彰显齐美尔文化美学的独特价值。5.期刊论文于明晖.YUMing-hui自由与美的游戏追逐-大理学院学报2008,7(9)当今的时尚变幻不定,关于时尚的本质及特性,早在一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齐美尔已从时尚的发生、社会功能、群体的心理特征等方面对时尚问题作过透辟的分析.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于我们对时尚的解读仍有很大的借鉴意义.6.学位论文刘芳时尚杂志与中产阶级女性身份——以《世界时装之苑——ELLE》为个案2006本文是一篇关于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论文,着重探讨女性、社会与媒介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主要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吉登斯自我认同理论,采用人文主义取向的质化研究方法,辅以量化分析,以《世界服装之苑——ELLE》杂志为个案,分析1990年代以后中国的流行女性时尚杂志对中产阶级女性的呈现。妇女时尚杂志起源于18世纪后半叶的欧洲,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伴随着一系列的文化适应的实践活动,其中之一就是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进行分割,资产阶级妇女被排斥于生产劳动之外,专事于社交、礼仪、家政等家庭领域的活动。女性时尚杂志满足了这一社会需求,成为培养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物和装饰品的“女人形象”“女性气质”等女性性别技术的教科书。时尚杂志的研究属于传统的“愉悦政治”议题,前人研究普遍认为,女性流行杂志虽然给妇女提供了一个女性文化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特殊空间,但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妇女时尚杂志与消费主义合谋,在假设的女性性别意识之后,掩饰了其培养资本主义市场消费者的真正目的,仍然把女性局囿于一个物质与情感的狭小空间。本文回顾了中国妇女解放的特殊背景,中国妇女在1949年后即获得了与男人平等的政治、经济、教育权力,但这个平等却是以牺牲了妇女的特殊价值和性别差异为代价的。1990年代以后一个新的中间阶层在东部沿海大城市崛起,他们需要以文化符号来表达他们与其他阶级的区分和社会位置感。这个阶层的女性既不能认同传统的在家庭(族)本位、差序性个人主义结构下的女性身份,又不能认同解放后的“女强人”形象。在“现代化”的国家话语的背景下,当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与传媒形成合谋,资本主义大生产的逻辑加速扩张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个角落时,时尚杂志所再现了所谓的“中产阶级女性”就成为这些白领丽人的身份向往。在女性主义者看来,性别体现为一种社会性别,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最显著的符号资源,时尚杂志对女性的符号再现,并非反映的是一种社会真实。通过对中国中产阶级的构成分析、对个案文本及阅听人的详细调查与分析,研究认为中国的中产阶级的划界尚不清晰、群体利益诉求和生活方式尚在形成过程中,媒体所再现的中产阶级女性身份不仅是一种社会建构,而且吸引的更多的是渴望以形象、外貌、消费实现跨阶层流动的中下阶层的女性。作为一种对时代焦虑、梦想、幻想和恐惧的反映和安抚公众、粘合社会的工具,时尚杂志必然要在已有的文化工具箱中寻找熟悉的共识。这个旧有的共识最大的资源就是性别,就是传统的被客体化、.对象化而不能言说自己的女性。因此,时尚杂志所塑造的美丽、性感和自由消费者的形象不具备女性的主体意识,不能为她们提供自我认同的途径。最后,本文认为大众传媒应该将女性呈现为社会发展的积极行动者,并探讨了创造一种齐美尔所说的女性文化客体形式的可能性。7.期刊论文赵方杜.王伟国.ZhaoFangdu.WangWeiguo论齐美尔对现代性的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09,(1)齐美尔在看似平常、庸俗的生活碎片里把握现代性,将现代性的本质归结为个体对生活世界的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在货币经济逻辑和工具理性日益奴役下,人类社会正面临着现代性危机——文化悲剧:无限泛滥的客观文化越来越影响和控制着主观文化,造成个体的压抑、特性的散失.齐美尔的理论与法兰克福学派和文化保守主义共同构成了现代文化理论的三足鼎立之势.他认为个体在现代生活中借以实现自我救赎的两种典型行为是时尚和距离.8.期刊论文郑也夫.ZhengYefu论时尚-浙江社会科学2006,(2)齐美尔提出:人的两重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追求时尚的心理机制.继承坎贝尔的求新思想,笔者提出另一种两重性--熟悉与新奇,也是时尚的心理机制.齐美尔认为,时尚是自上而下的.而现代社会中下层也开始为社会提供时尚.笔者认为,不是齐美尔的理论错了,而是时代变了:时尚的生灭速度加快,时尚的需求几乎超过供应,文化的民主化开启.当下层为社会提供时尚时,时尚中的物质含量一定会下降.这是最耐人寻味的事情.9.学位论文江燕娟社会分层与消费行为研究——以桂林市居民品牌消费状况为例2007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消费方式与社会阶层分化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论证。在分析这种关系时,提出了基本的理论假设: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存在不同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偏好,处于不同社会阶层地位的人们也
本文标题:论齐美尔的时尚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7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