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薪酬管理 > 阿里巴巴的绩效评分标准和“271”制度
阿里巴巴的绩效评分标准和“271”制度DESIGH01阿里巴巴的绩效评分标准首先要说明的是,目前,在阿里巴巴,OKR还只是一种尝试,大部分的部门依然在使用KPI。而阿里巴巴制定KPI的核心又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公司利益、部门利益、员工利益三合一,所有力都往一处使。据此,阿里巴巴将其业绩评分标准划分为以下6档:3分:不合格3.25分:需要提高3.5分:符合预期3.75分:部分超过预期4分:持续一贯超出预期5分:杰出根据这个评分标准,目前在阿里巴巴,大概有20%的员工会拿到3~3.25分,而有70%的员工会拿到3.5~3.75的分数,只有10%的员工能拿到4分。这就意味着,拿4分是或者4分以上是非常难的,要得到这4分,不仅要付出12分的努力,更要有“真金不怕火炼”的真本事,能真正解决重要的难题。阿里巴巴的“271”制度归根到底,绩效评分标准就是为绩效考核而服务的,那么落实到具体的员工身上,这个绩效考核的分数又该如何打呢?管理者都知道,绩效考核最容易得罪人。有的管理者为了不得罪人,绩效考核都打高分。到头来,“小白兔”式员工不害怕被降薪,“骄娇二气”就更加浓厚了;“明星”员工见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回报,不再继续努力做业绩。这就完全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意义,团队迟早要散。除了阿里巴巴以外,网易等许多名企都十分推崇“快乐工作”,它们试图通过宽松、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为员工打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但这种模式也是有底线与原则的,即根据考核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位员工也做到有原则、有底线,在工作中不“摸鱼”,不混日子,将工作视为事业,并为之奋斗。为此,阿里巴巴出台了“271”制度。事实上,“271”制度并非阿里巴巴原创,它与双轨制绩效考核一样,是“中供铁军”的早期奠基人关明生先生从通用电气带过来的。直到今天,阿里巴巴还在坚持。在阿里巴巴,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271”的排名,甚至每一个层级都在贯彻“271”制度。什么是“271”制度“271”制度,就是管理者在每季度、每年根据双轨制绩效考核,把员工划分为三个档次:为此,阿里巴巴出台了“271”制度。事实上,“271”制度并非阿里巴巴原创,它与双轨制绩效考核一样,是“中供铁军”的早期奠基人关明生先生从通用电气带过来的。直到今天,阿里巴巴还在坚持。在阿里巴巴,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271”的排名,甚至每一个层级都在贯彻“271”制度。DESIGH01第一档(2)——超出期望的员工,占全体员工的20%这20%的员工不光有突出的业绩表现,同时也是阿里巴巴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阿里巴巴高层将他们视为公司的骄傲,不断提拔他们到重要岗位。DESIGH01第二档(7)——符合期望的员工,占全体员工的70%这类员工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思想觉悟没问题,但业务能力中规中矩,并无突出表现。阿里巴巴的大多数员工都是这种类型。公司将对他们进行针对性培养,挖掘其潜力,鞭策他们进入20%的佼佼者行列。但与此同时,阿里巴巴也不放松对其价值观的考核,以免他们思想懈怠,下滑到最低的档次。DESIGH01第三档(1)——低于期望的员工,占全体员工的10%这类员工也许表现得很差劲,也许业务能力非常突出,但他们的共同特征是不认同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按照阿里巴巴的用人原则,业绩拔尖但价值观考核不过关的就是“野狗”式员工,就是管理者要开掉的对象。“271”管理:抓“2”,辅导“7”,解决“1”那么,阿里巴巴又是如何对以上20%、70%和10%的员工进行管理的呢?在日常管理上,阿里巴巴重点关注两头,也就是抓住了“2”,解决了“1”;对中间的“7”,则是以辅导为主。20%的员工:树标杆、立榜样,给予物质与精神的褒奖对于团队里面最好的20%员工,阿里巴巴首先是给予了大量的褒奖,包括奖金、期权、表扬、培训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物质、精神奖励。这样是因为,阿里巴巴一直信奉一个观念:一定不能把“明星”员工给怠慢了,要让优秀的人得到最优秀的奖励。在阿里巴巴,“271”中的“2”占整个激励盘子的30%~50%。比如,今天要奖励10个人,奖金总额是10万元,第一名和第二名要拿走4万~5万元。这就对各类员工在奖励方面做了一些区分。这里面有个重点:管理者一定要把20%的员工树立成榜样,在团队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可以给大家指引方向、树立标杆,可以让其他团队成员沿着榜样的成长路径去快速的成长。在这方面,阿里巴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简单来说,最大挑战其实就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管理者一定要清楚团队里谁是“明星”员工。“明星”员工自己清楚自己是否是“明星”员工。管理者为“明星”员工做些什么。要明白,“明星”员工往往是内驱力极强、目标感极强的人。他们不缺目标,他们缺的是职业发展的路径,他们需要的是快速地成为管理者,这也是阿里巴巴能够为20%的员工做得极为务实的事情。70%的员工:做好辅导,帮助他们建立结果思维与目标意识“7”在“2”与“1”之间,“7”这个位置其实是很尴尬的,也是最难管的。“1”是管理者可以直接不要的,“2”是管理者可以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他去做的。而“7”是在业绩和价值观方面都不怎么突出的员工。对于这70%的员工公司更多的是采取技能辅导和目标设定的管理方式。如今很多企业都在对员工进行大量的培训,但事实上,大多数员工缺的不是简单的培训,他们缺的是辅导,缺的是管理者的口传心授,就像师傅带徒弟一样,真的教会他们,让他们具备工作的技能。说到技能辅导,阿里巴巴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阿里巴巴有辅导的16字方针,叫“我做你看,我说你听,你做我看,你说我听”。管理者辅导员工首要任务不是说,而是俯下身来实实在在地做,帮助员工拿到结果。然后在做的过程中“我说你听”,把积累的经验详细地传授给员工。在管理者教完之后“你做我看”,通过这一步检验员工是否学会,最后是“你说我听”,管理者要看员工的工作方式方法对不对,有没有抓住窍门。如果真的学会了,员工还要具备传承的能力。目标设定:70%的员工有一个共性问题是缺乏目标感。他们和“明星”员工最大的区别是“明星”员工往往有着极其清晰的目标感和内驱力,但70%的员工往往缺少清晰的目标设定。所以管理者要逐步帮他们建立目标感,养成结果思维和目标意识,最终形成以结果与目标为导向的习惯。10%的员工:心要慈刀要快,“不教而杀谓之虐”优胜劣汰,是管理者对待“1”的最有效的方式。正所谓“快刀斩乱麻”,管理者要及时将这部分员工剔除,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就算“1”有极强的业务能力与超高的绩效水平,管理者也不能给他们发奖金、加工资,因为他们不认同企业的价值观。这10%的员工代表着团队的最末等,如果给予他们较高的待遇就会给其他员工释放一个错误的信号,降低员工对团队的信任。除此之外,管理者就算欣赏这类员工,也不能将公司有限的资源全部放在他们身上,否则就会“祸起萧墙”。在阿里巴巴,有一个活动叫“圆桌论坛”,管理者不能参加,HR和团队所有的员工进行座谈。我在阿里巴巴带团队的时候,最怕的就是员工给我的点评都是“领导人真不错”“领导对我们怎么怎么好”。要知道,作为管理者,当你的团队里每个员工都说你好的时候,这个团队就出问题了。这往往代表的是管理者的不作为。管理者要一定要做到:对得起好的人和对不起不好的人,一定不能让优秀的员工吃亏。为此,阿里巴巴采用两个考核周期,连续两次处于末位的10%的员工才会被直接开掉。其中,年度考核两年进行一次,季度考核每两个季度进行一次。将考核周期拉长,是因为员工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可能会随着时间、环境、市场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拉长周期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公正的考核结果。所以,对于10%的员工,挑战最大的还是管理者,这时管理者一定不能做“老好人”。对待10%的员工的管理核心:一是心要慈,刀要快;二是“不教而杀谓之虐”。在开掉这个员工的时候,管理者一定要先在内心里问自己:我在这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做了哪几件事?如果你能准确地回答,那么说明你已经全力以赴了;如果你不能回答,那就是“不教而杀谓之虐”,这意味着该“杀”的不是员工,而是管理者自己。如今,员工在团队里最大的危机就是当他不会的时候没有人教。管理者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271”绩效考核原则是采取员工自我评估与管理者打分相结合的模式。当考核成绩在3分以上或0.5分以下时,管理者必须列出具体的案例来解释打分的原因,否则考核成绩不被承认。管理者在给员工做完考核后,要和他们进行沟通,讨论绩效中存在的问题。如果员工觉得不公平,可以向HR反映情况。HR则会检查管理者对该员工的考核内容,进而了解这个成绩是否公平合理。谢谢观看
本文标题:阿里巴巴的绩效评分标准和“271”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78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