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攀岩试题----------0K
攀岩试题一、是非题。1.攀岩运动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十八世纪的欧洲。当时的登山者为了克服类似阿尔卑斯山等终年积雪的冰岩地形,进而发展出一套系统的攀登技术,只是当时无论在技术或者器材上都还相当简陋。答:(√)2.1985年国际攀登委员会批准人工岩壁上的攀岩比赛为国际正式比赛,并于当年在法国举办了人工岩壁上的首届攀岩比赛。答:(×)3.20世纪80年代初,攀岩运动作为中国登山协会的训练内容从北美进入我国。答:(√)4.全国攀岩锦标赛自1987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答:(×)5.看攀(on-sighting):运动员在比赛前对路线的信息一无所知,边观察边进行攀登,在攀登过程中一旦脱落或犯规即判其失败。答:(√)6.完攀(flash):运动员可以对路线进行反复的观察和试攀,只要最终达到终点即可。答:(×)7.攀石,也被称作抱石,指攀登者在没有绳索保护的状态下攀登不超过5米高的岩壁。答:(√)8.世界攀岩锦标赛是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下属的国际竞技攀登委员会(ICC)认可的赛事之一,是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攀岩赛事,每两年举行一次。答:(√)9.攀岩难度等级划分现在普遍使用的是美国YDS(YosemiteDecimalSystem)系统。YDS是按一条路线中最难的“技术动作”给路线订级的,有十个5.10动作和只在地面附近有一个5.10动作的路线都是5.10。答:(√)10.装备合格与否,一般地讲,通过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测试标准或欧洲安全标准(CE)的装备都是合格的,但绝不是说就可以随意使用了,还需要具备熟练、正确的操作能力。答:(√)11.穿戴坐式安全带,腰带和腿带必须反扣回去,反扣后的长度应小于8厘米。答:(×)12.所谓上方保护法,是指保护点事先已设置在攀登路线的上方,且攀登绳也与其连接。保护员站在路线下方,通过攀登绳与保护器产生摩擦从而对攀登者进行保护、制动等一系列的安全操作。答:(√)13.攀登中的脱落往往是一瞬间的,除去某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脱落,如岩点破碎,支点转动以外,大多数的坠落都是没有征兆的,这需要保护员具备一定的观察力。答:(×)14.通常在攀登者的脚超过地面3米后(约3块岩板的距离)应尽量收紧保护绳。答:(×)15.攀岩保护站位越远离岩壁,顶绳夹角越大,摩擦力越大,制动效果越好。答:(×)16.下方保护时,当攀登者攀爬到顶或准备脱落时,保护员要第一时间迅速收紧绳子并准备将其放回地面。答:(×)17.上方保护时,放攀登者下降前,保护员的站立位置也应站在贴近岩壁并靠近线路两侧的位置,同时收紧绳子进入状态,放人下降时一定要缓慢匀速,以免速度过快无法控制。答:(√)18.引体抓点:双手抓握支点,依靠上肢的力量引体向上,快速抓住下一个支点。适于目标点支点不大而且距离不远时使用。答:(×)19.单点钩挂:脚跟挂住两只手抓握的单点,通过脚跟钩挂减轻上肢负担,是更容易抓住下一个点。适于目标支点较大、距离较远时使用。答:(√)20.换手:通过重心的移动依次替换出抓握手,替换次序为无名指换抓握点手的食指,中指换抓握点手的中指,食指抓握点手的换无名指。适用于脚点位于手点下方区域,抓握点较小,需要换手的地方。答:(√)21.窜跃:两手抓点,一脚踩点,另一只脚踩住高于脚点的岩壁位置,通过上下肢瞬间爆发力,使重心大幅度提高,手脚点离开岩壁,飞跃到目标点。适用于当下方支点位于手点正下方区域,手点抓握方向向上或向目标点方向一侧,目标支点位于手点正上方较远区域时使用。答:(√)22.8字结:多用于攀登或与保护点的连接。在攀岩难度比赛中,保护绳必须用8字结直接与安全带相连接。答:(√)23.双套结:双套结是一种最常见的连接中间开放性固定点的绳结(树桩、铁锁等),当绳端负荷消失时易解开。优点是打好结后易于调整保护者和保护点之间的绳索长度,需要解开。在登山的修路和先锋攀登中应用广泛。答:(×)24.现在人工攀岩场地上多见的保护点都是与攀岩场连为一体,材质多为钢铁,可以说只要攀岩场地的建设符合国家标准,那么在它顶端的保护点也都是安全的。答:(√)25.由于扁带是织物,就容易在过渡摩擦或挤压后破损。这就要求,在使用中尽可能地避免扭曲或缠绕。答:(√)26.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是负责国际竞技攀岩运动各方面管理和发展的国际组织。答:(×)27.难度赛:线路以先锋攀登的方式攀爬,采用上方保护,运动员需按照顺序挂好每把快挂,以其攀登到达的高度(若在横移或屋檐部分,则按照沿路线最远攀爬距离)确定名次。答:(×)28.速度赛:线路以顶绳方式攀登,采用下方保护,按照选手完成线路的时间决定名次。答:(×)29.攀石赛:一组相互独立的、短的技术性线路,选手无须使用攀岩绳,只用垫子作保护。选手获得的累积点数和到达这些点所用的尝试次数,将决定他们的名次。答:(√)30.在每轮攀岩比赛之前,裁判长和主定线员应对每条线路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答:(√)31.当难度和攀石赛预赛分为两组或者多组进行比赛,并且每组运动员只攀登其中一条线路或者一组攀石线路时,应该根据种子选手的目前世界排名将他/她们平均分配到每一条线路或者每一组攀石线路。答:(√)32.预赛之后的每轮次比赛(超霸赛和攀石半决赛除外)的出场顺序,按照前一轮比赛排名的倒序出场,成绩最好的选手最先出场。答:(×)33.所有有资格参加某轮次比赛的运动员,需要在公布的隔离区关闭时间之前进入隔离区,隔离区开放、关闭时间由主定线员决定,并由组织者发布。答:(×)34.观察线路时,运动员可以使用望远镜,不可以绘制线路草图或做记录。答:(×)35.教练员可以在比赛期间进出隔离区。答:(×)36.到达过渡区后,运动员应该做好攀登前的一切准备。如穿好攀岩鞋,用规定绳结系好保护绳。答:(√)37.技术故障定义为,由运动员的行为引起的,产生对该运动员有利或不利结果的事件。答:(×)38.发生技术故障时,若运动员处于不合理状态,运动员将被终止攀登。这时国际裁判应立即决定是否宣布为技术故障,并根据不同项目处理技术故障的规定,允许运动员随后重新攀登。答:(√)39.若技术故障由国际裁判指出时,运动员仍处于合理状态,他/她可以选择继续攀登或者接受为技术故障而结束攀登。一旦选择继续攀登,此后仍可受理与此有关的进一步诉讼。答:(×)40.若技术故障由运动员自己指出,并且仍处于合理状态,他/她可以指出技术故障的性质,并经国际裁判的同意,可以选择继续攀登或者结束攀登。一旦选择继续攀登,此后将不受理与此有关的进一步诉讼。答:(√)41.难度赛应在人工岩壁预先设计好的线路上进行,设定每条线路的岩壁宽度不小于3米,高度不低于12米,并允许设计至少15米长的线路。经裁判长许可,也可以使用最窄部分小于3米的岩壁。答:(√)42.依照现有的规则,运动员在合理的位置把保护绳挂入最后一把快挂,则视为完攀线路。答:(√)43.如果预赛在两条不同的线路上进行,并且所有运动员都需要攀爬两条线路,则该轮比赛成绩将按两条线路成绩排名相乘来计算,总分的数值越大,代表成绩越好。答:(×)44.观察线路的时间由裁判长与主定线员协商后后决定,一般每条线路不超过6分钟。对于超长线路,观察时间可适当延长。答:(√)45.保护员应始终让保护绳保持一定的松弛度。任何的拉紧都被视作人为的帮助或阻碍,此时路线裁判可以宣布为一次犯规。答:(×)46.当运动员进入岩壁下的比赛区,每名运动员在开始攀登前有40秒钟时间,此40秒钟最后线路观察时间包含在整个的固定攀登时间内。答:(×)47.运动员应按顺序挂好每一把快挂。运动员应该在整个身体超过快挂下面的一个铁锁之前,或者通过下攀,将绳子扣入快挂。答:(×)48.如果运动员将绳子挂入快挂,但挂成“Z字形”,不可以通过解开和重新挂入前一把快挂的方式解决。答:(×)49.如果运动员脱落之后声称是由于技术故障导致其脱落,需要立即将运动员带到隔离区,等待调查结果。答:(×)50.支点破裂或松动属于技术故障。答:(√)51.针对某轮比赛结束后官方公布的成绩中运动员排名的诉讼,必须在成绩公布后的20分钟内提出。如果在决赛和超霸赛,应该在成绩公布后的10分钟内提出。答:(√)52.攀岩运动主要是通过四肢末端与岩壁形成支撑、悬垂和摩擦,产生向上的动力,从而达到完成攀岩的目的。答:(√)53.平衡是攀岩的前提技术,用脚来支撑重量,用手来调节平衡符合人体运动技能特点,可以避免上肢过大的负荷造成的伤害。答:(√)54.登山运动可分为登山探险(也称高山探险)、竞技攀登(包括攀岩、攀冰等)和健身性登山。答:(√)55.登山探险运动是指攀登海拔为三、四千米以上并覆有终年积雪的山峰。答:(√)56.中国的登山运动始于20世纪70年代。答:(×)57.中国登山运动员还没有实现登上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答:(×)58.健身登山活动一般是在海拔3500米以上山地进行,这种地形在中国国土上分布十分广泛。答:(×)59.中国享有主权和与领国共享主权的8000米以上的顶级高峰有14座。答:(×)60.20世纪90年代中期,攀岩运动在高校起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攀岩分会成立于2003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国已有上百所高校开展了该项运动。答:(√)一、选择题1.1985年()发明了可以自由装卸的仿自然人造岩壁。A法国人B英国人C美国人答:A2.1987年,中国登山协会派人员到()学习攀岩运动的相关攀爬技术和运动规则。A法国B日本C美国答:B3.攀岩运动进入我国的时间是()。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答:C4.攀岩运动按岩壁分类可分为自然岩壁攀登和()。A室内攀岩馆攀登B室外人工岩壁攀登C人工岩壁攀登答:C5.攀岩运动按攀登形式分类可分为自由攀登、器械攀登和()。A传统攀登B顶绳攀登C交互式攀登答:C6.难度攀岩又可分为看攀、完攀和()。A红点攀登B自我攀登C先锋攀登答:A7.攀岩比赛设有难度赛、速度赛和()项目。A超霸赛B攀石赛C半决赛答:B8.攀岩基本的个人基本装备包括安全带、镁粉袋和()。A扁带B攀岩鞋C机械塞答:B9.动力绳(单绳)一般的直径为()。A6mmB8mmC10.5mm答:C10.更换绳子时需考虑的因素有:承受过的冲坠次数、()、磨损程度、使用舒适度等因素。A使用者水平B维护保养的次数C使用频次答:C11.保护/下降器是利用器械与绳子产生磨擦力的,一般常用的包括8字环、ATC和。AGRIGRIBKlettersteigCQuickLink答:A12.人工岩场保护员必备的装备有:安全带、主锁和()。A下降器B攀岩鞋C扁带答:A13.上方保护时,当攀登者攀爬到顶或准备脱落时,保护员要第一时间()绳子并准备将其放回地面。A扔掉B放松C拉紧答:C14.难度赛:线路以先锋攀登的方式攀爬,采用(),运动员需按照顺序挂好每把快挂,以其攀登到达的高度(若在横移或屋檐部分,则按照沿路线最远攀爬距离)确定名次。A上方保护B下方保护C垫子保护答:B15.速度赛:线路以顶绳方式攀登,采用(),按照选手完成线路的时间决定名次。A上方保护B下方保护C垫子保护答:A16.攀石赛:一组相互独立的、短的技术性线路,选手无须使用攀岩绳,采用()。选手获得的累积点数和到达这些点所用的尝试次数,将决定他们的名次。A上方保护B下方保护C垫子保护答:C17.铁锁有三种基本形状:O形、()和梨形。A圆形BD字形C扁平形答:B18.人工攀登最好选择()铁锁。A圆形BO形C扁平形答:B19.攀岩以防手出汗时,使用()防止出现手滑现象或吸收岩壁表面的水分,以增大磨擦力。A滑石粉B小毛巾C镁粉答:C20.一般来说先锋攀登时,快挂位置()时,挂绳会比较顺手。A较高B较低C胸前答:A21.常用的绳结技术可分为五大类:固定绳结、接绳绳结、()、操作绳结、收绳绳结及其它绳结。A保护绳结B八字结C布林结答:A22.用单渔人结连接两根9.4mm绳子,最大静力承重有()。A100kgB175kgC500kg答:B23.用双渔人结连接两根9.4mm绳子,最大静力承重有()。A500kgB750kgC1400kg
本文标题:攀岩试题----------0K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238157 .html